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233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三三集)  2015/8/11  台灣台南極樂寺  檔名:02-041-023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六十六頁第三行,科題,「直心敬事」。請看經文:

  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這一段經文,接著前面「慈和勸進」,第二段「直心敬事」,說的是我們求學的態度。經文不多,意思很深很廣。我們要怎樣學佛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佛法的利益是開發性德,所學的、所得的一切都是自性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要怎樣才能契入,這三句經文非常重要。第一個,『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印光大師常常教人,「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誠敬就是虛偽諂曲的反面,沒有真誠,沒有恭敬,佛來教你、菩薩來教你都沒有用,你所能聽到的,頂多只是一些常識而已,皮毛的常識,對於性德(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不能開發,為什麼?你有障礙。虛偽,假的,諂媚、委曲,這種觀念、心態都不能學佛。所以這些經文我們要重視。從哪裡入門?「恭敬三寶,奉事師長」。如果對師長有懷疑,最好你就不要跟他,為什麼?你跟他不但得不到利益,還要造罪業。對師長輕視,對師長沒有信心,甚至於還有批評,乃至於惡意批評,這個罪業重,結罪很麻煩。真正好的善知識,你要去障礙他,你自己不信倒也罷了,你會影響別人,影響別人對這個老師產生懷疑,失去信心,這就是斷人法身慧命,這個因果責任你要承當。殺人身命罪不大,斷人慧命這個罪可大了,《戒經》裡面說得清楚。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恭敬三寶,奉事師長』,「自謙曰恭」,恭的意思,自己謙虛,自己真誠,這都是恭。「尊人之德曰敬」,老師智慧比我們高,德行比我們大,閱歷比我們廣,看人看事他看得多,就講經驗豐富,我們比不上,所以對他的智慧德能要尊重,這叫敬。學生求學,他能得多少,完全看他對老師真誠恭敬的程度,他有幾分真誠恭敬。現在這個社會,好的老師真的感嘆找不到學生,到哪裡去找一個真誠、恭敬對老師的人?到哪裡去找一個老實、聽話、真幹的學生?老師找學生找不到了,學生找老師也找不到了,現在是這麼個社會。我自己感覺到非常幸運,在這個時代還能遇到三位好老師,無限的感激,對老師之恩念念不忘,這一生有這麼一點小成就。老師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體會到了,我感恩。如果沒有遇到老師,我對於宗教那個誤會是沒有辦法洗乾淨的,認為宗教是迷信,認為宗教對人類沒什麼價值,輕視,這怎麼能入門?我對於方東美先生非常尊敬,跟他學哲學,在課程裡面把佛教介紹給我,我們最後一個單元講的是佛經哲學,我才第一次真正跟佛法接觸,不是在寺院,是在他家裡。我跟他學,也可以算是得天獨厚,無比殊勝的緣分,這個課程是每個星期天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在老師家裡小客廳上課,學生就是我一個人,真正把佛法搞清楚、搞明白了。老師告訴我,佛法,特別是大乘,真實智慧,最高的哲學,哲學到登峰造極,大乘佛法。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被他這些話打動,虛心來探討、來學習,果然沒有錯,他講的是真話,這麼多年我深深的體會到。不但佛法是高等哲學,現在我們知道,佛法是高等科學,大乘佛教的經典講科學,登峰造極,講到究竟圓滿,講哲學亦如是。

  所以我們今天總結,很簡單的,人家要問你,佛講些什麼?我們一句話就解決了,佛對於世間人所講的,叫普世教育。對天下一切眾生所講的,三樁事情,倫理、道德、因果,就講這三樁。這三樁我們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相信你一生會過得很幸福、很美滿,像方老師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的家庭幸福,你的事業順利,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天下太平,得到這樣的果報,這對世間。超世間,禪宗說向上一著,那就是究竟哲學、究竟科學,究竟是到圓滿,沒有再高的,這是大乘,這個學問是到登峰造極。這怎麼回事情?佛告訴我們,智慧德相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本來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大家是平等的。《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德能,我們的相好,跟諸佛如來完全相同,他不比我們多一分,我們不比他少一分。所以總結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跟他沒兩樣。為什麼現在有這個差別,怎樣形成的?天壤之別,佛在天上,我們在地下,不能相比,什麼原因?是我們迷失了自性所造成的。

  自性也叫真心,我們迷了,我們現在用的是什麼心?是妄心,這要知道,這要承認。什麼叫妄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妄心。你是不是用這個?是。睜開眼睛看外面的色相,立刻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耳聽音聲,鼻聞香,舌嘗味,六根對六塵同時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起心動念是妄心的根,叫無明煩惱。無明是什麼?什麼都不明白,迷了,起心動念就迷了,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佛六根對六塵境界明瞭,為什麼明瞭?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他用真心,真心沒有起心動念,真心沒有分別執著。佛不起心不動念,圓滿回歸自性。一切諸佛如來,菩薩比佛差一等,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他雖然是用的妄心,迷失了自性,但是他能夠不分別不執著,這是佛教他的。只要不分別不執著,你就可以向上提升,提升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就圓滿了。阿羅漢比菩薩又差一等,菩薩不分別不執著,阿羅漢有分別,沒有執著,比我們強。所以六道凡夫,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而且執著非常嚴重,不肯放下,這就造輪迴業。

  輪迴業有善有惡,善的,身口意三業善,與倫理道德這個標準相應,這善業,與五戒十善相應,所感得的果報是六道裡面的三善道,人道、修羅道、天道;不善呢?不善就是五逆十惡,所感得的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到這裡去了。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是我們六根接觸六塵所生的善惡之感應。這個善惡有感,六道輪迴就是應。實際上佛說得明白,這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像作夢一樣,夢中境界好像是真的,醒過來之後,你怎麼找也找不到。幾乎多數人,一生沒有同樣的一個夢,每一次作夢都不一樣,不是真的。這才把事實真相說明白、說清楚了。只有佛菩薩能說,覺悟的人能說,用真心的人能說,不能用妄心,用妄心錯了。我們今天想學佛,目的是想成佛,真正想成佛,頭一個條件不能用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是什麼?真心是如如不動,從來沒有動搖過,妄心是動的,妄心就是念頭,前念滅後念生。有的執著非常堅固,前念跟後念是相同的,好像相續相,但是怎麼同,到這一生壽命盡了,來生再投胎別的地方去,它就斷掉,他控制不住,斷掉了。這都是現象,事實的現象,要清楚,要明白。

  學佛頭一個就認識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不分別不執著是真的,不起心不動念是純真,那就差不多快要明心見性了。用什麼方法達到這個境界?大乘八萬四千法門,淨土法門也不例外,淨土的特殊是靠佛力,不是靠自力,完全靠阿彌陀佛本願力成就的,所以它是個特別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要靠自力,沒有他力,全是自力,所以難!凡夫要修行成佛一世做不到,生生世世,大乘教上說的無量劫,才能修到菩薩的地位。菩薩要修成佛,也要無量劫,不簡單!我們現在慢慢的都搞清楚、搞明白了,明心見性的菩薩住在實報土。在實報土幹什麼?在實報土就斷無始無明的習氣,無明斷了,你才能生實報土。但是無明習氣沒斷,習氣不好斷,習氣沒方法斷,只有不要去理它,時間久了,自然斷了。要多長的時間?三個阿僧祇劫,所以叫無量劫。

  明心見性的菩薩,在實報土還要修無量劫。這個無量劫當中他們是修福修慧,福慧圓滿成佛,他修三個阿僧祇劫福慧。怎麼修福?供佛。此地講的恭敬三寶,奉事師長,修福。在西方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讓每一個往生的人,往生的人程度不齊,有菩薩往生,有聲聞、緣覺往生,有天人往生,有善人往生,有惡人往生,還有畜生、餓鬼、地獄,都有往生的,程度不齊,根性不齊。所以他無明煩惱破了,生實報土,法身菩薩。法身菩薩有四十一個等級,統統是法身菩薩。雖然等級不一樣,在極樂世界所現出來的智慧、神通、道力,沒有不相同的,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用我們容易懂的話來說,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待遇是平等的,品位是有不齊,但是待遇平等。這什麼待遇?最高的待遇,就是法身菩薩的待遇,阿惟越致,統統是阿惟越致的待遇。這個可不得了,沒有人敢相信,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哪有凡夫平白能夠做到阿惟越致的待遇?這還得了!阿惟越致菩薩,也就是到極樂世界,沒功夫,下下品往生,也是阿惟越致的待遇。阿惟越致像佛一樣有能力分身、化身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佛是修福;去聽佛講經,接受佛的教學,這是修慧。他們在極樂世界每天福慧雙修,同時能夠親近無量諸佛如來,天天得到無量諸佛的加持,所以不要多久他就成佛。緣太殊勝了,這個緣是阿彌陀佛加持的,阿彌陀佛幫助你的,彌陀的恩德太大了。

  想報彌陀的恩不容易,無法報,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真報佛恩;不能到極樂世界,這個恩是永遠報不了的。所以那個地方成佛快,直捷。往生到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必成正覺,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面,第十二願。十八願尤其殊勝,十念必生。每一天修十念法,對西方世界不懷疑,有信心;也有願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條件就能往生。所以往生不難。念佛功夫高下,是你往生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你功夫深,品位高;功夫差一些,品位低,這個是關於品位。最重要的是往生,品位低一點沒關係,好在那個地方無量壽。那個世界沒苦,真的是離究竟苦,得究竟樂。極樂世界的日子很好過,到那邊人人是無量壽,有的是時間,從小學一年級念起都沒關係。那個地方沒有留級的,沒有被淘汰的,只是往上提升,提升有快慢不同,有人提升得快,有人提升得慢,決定沒有墮落的,沒有退轉。所以我們要感謝本師釋迦牟尼佛,他要不給我們介紹,我們怎麼會知道?這個介紹人,大恩人,永遠不能忘記。

  念老引用《法華經嘉祥疏》第二卷解釋,「謙遜畏難為恭」,這四個字是恭的意思;「推其智德」,這是敬的意思,也說得很好。謙卑、恭敬,不僅是對於三寶、對於老師,應該在日常生活當中用謙卑恭敬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事、對待一切萬物,這個恭敬奉事是你真做到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幫助你這一生決定得生,你要這樣做。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能不恭敬嗎?蚊蟲螞蟻也是眾生,蚊蟲螞蟻也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小動物有嗎?都有,牠迷得比我們還深,所以牠墮到畜生去了,我們比牠輕一點。如果我們迷惑要嚴重,來生就變成畜生道、變成餓鬼道,餓鬼比畜生還不如,地獄是最苦。所以謙虛恭敬對自己決定有利益,因為你恭敬別人,別人恭敬你,你稱讚別人,別人稱讚你,一定要修,這是性德,自性本有的德相。

  下面講,「三寶者,一切之佛陀,佛寶也」。佛多,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數不清。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每一尊佛都在教化眾生,教化一方,那一方眾生跟他有緣,他到那個地方示現佛身。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你看幾乎在同一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中國人尊重聖賢,對聖賢人恭敬,佛菩薩在中國就現聖賢身而為說法;印度人仰慕佛菩薩、阿羅漢,佛在印度就現佛菩薩身、羅漢身而為說法。教學要懂得順眾生,眾生在過去生中學過,阿賴耶識裡頭有印象,順著他容易教,不順他教學就困難。所以佛法它一定出現在印度,然後從印度慢慢向四面八方去弘傳,這些弟子們傳法,兩千年前傳到中國,這些我們都應當要知道,這是佛寶。

  「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也」。這第二講法寶。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定要看清楚,他一生幹的什麼事業?他一生所做的事業是教學,他的身分是個教師,是一位老師。三十歲開悟,十九歲出家,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棄求學,印度那些宗教、那些哲學不學了,放棄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開悟了,放棄所學是放下所知障。佛講二障,兩種障,障礙我們的自性,不能明心見性。現在他把兩種障礙都放下,到菩提樹下入定,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成佛就無所不通,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怎麼通的?自己通的,這就是其義自見,沒有人教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現在我們把它編成為《大藏經》。《大藏經》裡面所收的我估計頂多三分之一,佛所說的,還有三分之二沒有傳下來,傳到中國來充其量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夠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說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明白這一句話,問題解決了。尤其是佛法教學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佛法教學的理念。無量法門你只能學一門,你不能學兩門,兩門就進不去,一門就進去了,進去之後全通了。為什麼?惠能大師給我們透了信息,他開悟最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宇宙,全宇宙一樣也沒有漏掉,圓滿的宇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的。自性能生,萬法所生,所以只要你見性,性所生的萬法沒有一個你不知道,你全知道,要不要學?不需要學。所以大乘教裡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肯定,見性自然全都明白了,不可能見性還有一樁二樁事情還不知道的,決定不可能,那沒有見性。所以佛所說的一切經,是從自性裡流出來的。我們能不能理解?不能。我們所理解的,只是自己妄想裡頭相應的一小部分。真正理解呢?真正理解要見性,那就不一樣。

  所以佛法的教學,要求的是你明心見性,這才算畢業,宗門也叫開悟,大徹大悟。悟,真的,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明心見性是徹悟,成佛了,大悟是菩薩,小悟是阿羅漢。所以學佛這一生,縱然不能徹悟,大悟跟小悟是肯定有分,特別是小悟。在中國這兩千年,佛法是公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來的,二O六七就滿兩千年,快到兩千了,很接近了。這兩千年,幫助中國人大徹大悟的,我估計大概有三千人,大徹大悟的,那大悟、小悟不計其數,太多了。悟有頓悟,有漸悟。頓悟的少,在中國只看到惠能大師一個,在印度釋迦牟尼佛,這屬於頓悟。他在很短的時間,甚至於一、二句話,他開悟了;沒有通過長時間的學習,甚至於短時間的學習都沒有,他學習的時間只幾個小時而已,他就開悟了。漸悟的人多,學三年五年開悟的,十年八年開悟的,二、三十年開悟的,四、五十年開悟的,都有,這歷史上例子很多。要以開悟為目標。

  怎麼樣能開悟?要把煩惱放下,煩惱把你的悟門堵死了,現在首先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把煩惱如何把它離開,沒有煩惱的障礙就開悟。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你看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這都是給我們做榜樣,教我們怎樣走通開悟這條道路。練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練,練什麼?先練不執著,真正做到不執著,再提升一級不分別,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是菩薩,最後再練不起心不動念,不練不行。眼怎麼練?在色塵裡頭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這是佛,完全是真心。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中等功夫,菩薩。像阿羅漢,小乘,他還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執著放下了。我們六道凡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同時現行,這就是六道凡夫。無量劫來都是這樣的,所以習氣很重,不需要提醒,自自然然它就冒出來。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是真心。真心是真正的清淨心,經上所說的。這叫真用功。

  我們淨宗用什麼方法?淨土宗用三經一論,讓我們明白事實真相,生起信願,生起執持名號這種修行方法。真正功夫都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學什麼?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而且怎麼樣?樣樣清楚,不是迷惑;迷惑那是愚痴,那是嚴重的煩惱。很清楚,很明瞭,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這是菩薩;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小乘。由此可知,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執著來的。執著斷掉了,於一切法都不執著,為什麼?知道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包括這個身體,身體不是真的,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我不喜歡我就把它脫掉,換一件,它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要搞清楚。這個要搞清楚了,對於身的生死就不留戀,不放在心上了。有這個身體很好,沒有這個身體,換一個,他知道人沒有死,為什麼?生命是永恆的,自性(就是真心)不生不滅,這身有生有滅,有生有滅都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我們要修那個不生不滅的,真身,真心。這個妄心,假身,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價值,不要老是念著它。念著它,對它起貪心,這就是造作輪迴業,你很不容易脫離六道輪迴。知道它是假的,不當真,離開輪迴容易。所以佛陀所教的,都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法寶。

  「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也」。僧本來的意思是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稱之為僧,僧團。不管在家出家,在家居士四個人在一起,依照六和敬去修行,也是一個僧團。出家人不依六和敬,那是假僧團,不是真的。這些道理都要懂得,都要明瞭。隨順佛陀的教誨,修學完全靠個人。老師重要,沒有老師自己修很困難,非常困難,你找不到門路。有老師指導,對老師真誠恭敬,老師所教給你的,你都能體會,你都能感受到。真誠恭敬到極處,老師沒有說,那個真實義你就悟出來了,為什麼?真誠跟真心相通,真心裡面的智慧就從這露出來了,沒有老師,它自己也流出來了,真實智慧。如果我們有雜念,有妄想、有執著、有分別,這裡面流出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流出來的是煩惱、是知識,這個一定要知道。西方人的教學跟東方,跟中國、印度不一樣,西方人學知識,知識對老師不恭敬可以學到,智慧不行,因為智慧要跟真心相應。知識跟妄心相應,妄心跟妄心,行,可以能夠學得到。乃至於許許多多今天的哲學家、科學家都是學知識,沒有重視戒定慧。這個智慧是要靠戒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千萬年不會改動的,真理。

  持戒,簡單的講就是守規矩,要守老師教的規矩。我這一生,三十一歲,跟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拜老師的時候,老師給我三個條件,那就是戒律。第一條,我以前跟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所學的,不承認,叫我要放下,從今天起跟李老師學。第二條,聽講經只能聽他一個人的,任何法師、大德、居士經過台中,在這邊講演,或者教學,不准聽。第三個條件,從現在起你看的文字,無論是世間的,還是佛法的(佛法是指經典),沒有經過他許可,不能看。三條戒律,我當時都呆了,完全接受,他才收我做學生;有一條不接受,他說你另外找高明,我教不了你。好在我們還學了一點謙虛恭敬,我沉默了大概三分鐘,接受了。接受之後,老師補充一句話,有時間性的。不是無限期的,有時間性的,多長時間?五年。以後我們才明瞭,古時候五年學戒就是守這個規矩,不是三皈五戒,不是那個戒,就是這三條。並不是李老師的專利,是古代師徒祖祖相傳。我那個時候沒問,不曉得。以後老師也過世了,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演培法師在新加坡,我們是老朋友,早年間,他是台北善導寺的住持,那時我剛剛學佛,聽他講經,所以就跟他很熟。有一天我們聊天,談到這個故事,他就告訴我,他小時候,他是大概不到十歲出家的,是小沙彌,跟諦閑老和尚,諦閑老和尚也是給他這三條。他沒有聽,聽到太虛法師在閩南(就是廈門),開了一個閩南佛學院,他很羨慕,偷偷的就溜了,就是逃走了,跑到廈門去了,跟太虛法師去了。我覺得很可惜。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李老師跟過去這些長老所說的是一樁事情,跟諦閑老和尚說的是一樁事情。在香港晚年講經的倓虛法師,他是諦閑和尚的學生。如果他要不離開,要遵守這五年學戒,我們相信他是天台宗的一代祖師,這個緣非常可惜,失掉了。我如果當年李老師提出這三條要不接受的話,就不可能有今天。

  這很重要!要接受老師的教誨,老師要負完全責任,把你調教好,老師不能把你教好,對不起你。我們自己不遵守規矩,那是怪自己,不能怪老師。現在這個老師沒有了,現在連像方東美先生這樣的老師都沒有了,誰肯教你?我們對老師第一次見面,談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就約定了,從下個禮拜開始,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給我上這堂課,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五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認識佛教,也認識宗教。所以自己謙虛重要,恭敬重要。老師約你見面,就是看看你,老不老實,聽不聽話,最重要是這個。學了以後真幹,把所學的落實在生活,落實 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真學到了。

  所以這是佛法僧三寶。「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釋迦牟尼佛過世之後,這些弟子們把佛陀的教法,自己依照修行,成就自己,有證果的,證須陀洹、斯陀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統統都有,有證果的,這是佛的正法時期。佛滅度之後五百年,是佛的像法時期,沒有那麼純了。正法時期,依照規矩去做都能證果,證須陀洹也算是證果。淨宗法門往生就是證果,不能往生,那得來生後世繼續再幹,要看因緣。

  佛過世之後,我們造佛形像,「木佛畫像,佛寶也」。木雕的、泥塑的、畫像,都是佛寶。特別是現代,現前的社會印刷術發達,好的佛像,我們都用照片照下來,然後把它放大印成佛像,可以隨身攜帶,旅行也能夠不間斷,早晚佛像掛起來做早晚課。這是住持佛寶。法寶就是經典,「三藏之文句」。僧寶,這是出家人,「剃髮染衣者」,受持戒律,依教奉行的,這是僧寶。「所以名為寶者」,為什麼叫寶,稱為三寶?「據《寶性論》」,它有六個意思,這稱為寶。第一個,「世間希有」,這是真的,佛要不出世,這個世間哪來的三寶?一樣都沒有。佛什麼時候出世,一定有因緣,這個地區有眾生能接受,能接受、能修行,能弘揚度一切眾生,佛就來了,佛菩薩就來了。總而言之,這麼多有善根的人出現,佛住世間;沒有善根福德的,佛不現身,至少不現三寶之身,示現一個好的國王、好的老師,像示現孔子的身分,孟子的身分,堯舜禹湯這些國王的身分,來幫助眾生,也都是救苦救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這稀有。

  第二,「離垢」,垢是染污。佛法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染污,心靈上的染污。身體染污沒有關係,所謂身外之物,它是附帶的,它不是主體,主體是心。妄心,念頭,它最容易被染污。我們開始修行就是修這個妄心,如何叫妄心離開染污?那就是順境善緣,境界很好,很喜歡,遇到的人都是好人,怎麼染污?你喜歡他,被染污了;你愛他,被染污了;你希望擁有他,不離開他,這都是染污。為什麼?清淨心裡頭沒有一樣東西,現在你有這麼多東西圍繞,你的心不清淨,被染污了。被染污是凡夫,搞六道輪迴。逆境,環境不好很惡劣,遇到的是惡人,冤親債主,你被染污了,被什麼染污?怨恨,甚至於求離開,還要想報復,這就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糾纏不清。這些事情就在眼前,你只要留意,時時刻刻你都會看到,然後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就在染污當中沒離開。佛教我們斷煩惱求菩提,煩惱是菩提的障礙,菩提是智慧,有煩惱,智慧沒有了,智慧現前,煩惱就不見了。所以佛教我們修戒定慧,目的是開慧。戒律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定還是手段,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你要不從戒定,慧不可能有,你生煩惱不生智慧,因為你沒有戒定;有戒定就會生智慧,智慧會把煩惱化解了。順境善緣沒有貪戀的念頭,沒有,遇到逆境惡緣也不會起怨恨,這就功夫,這戒定慧的功夫。功夫,戒定的功夫愈深,智慧也愈深,智慧也愈大,看得愈清楚。你所看到的都變成自己的功德,用這種功德就可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垢。

  第三個,「勢力」。它有一股力量,無形的,這個力量幫助你斷煩惱,幫助你證菩提。第四,「能莊嚴世間」。世間,這個世間在這個地區,有一個真正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區磁場就不一樣,讓人感到很舒適,這是莊嚴世間,有佛菩薩住在這裡,有阿羅漢住在這裡。在這個世間,這個地球上,我們相信在中國大陸,名山寶剎,佛菩薩修行的道場很多,朝山的人,有在家的,有出家的,到五台山三步一拜。像虛雲老和尚,他四十七歲,為報母恩,許願朝五台,把這個功德迴向給媽媽,三步一拜,從普陀山拜到五台,用了三年多的時間才到。這三年當中有兩次生病,病都很危險、很嚴重,在什麼地方?荒山曠野,附近村莊都沒有,需要人救他,不救,他活不了。遇到一個乞丐,這個乞丐救了他,乞丐討飯來餵他,跟他住了半個多月,一直到他身體調養好,可以再拜佛了,乞丐走了。第二次,隔了幾個月,第二次生病,又遇到這個乞丐,這個乞丐給他找藥草,幫助他調理,半個多月身體恢復了。老和尚問他,救命恩人,尊姓大名。他說他姓文,文章的文,名字叫吉,吉祥的吉,文吉。乞丐告訴他,他說我就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他就記住了,他拜到五台山到處問人,有一個乞丐叫文吉,沒人知道。一直拜到大雄寶殿,這很多出家人在一起,他向他們請教,其中有一個人說,那是文殊菩薩,他恍然大悟。你有急難的時候,菩薩化身,陪同他兩次,將近一個多月,天天在一起,非常難得。菩薩用應化身幫助他,完成他的孝心,完成他的心願。四大名山,地藏菩薩在九華,文殊在五台,普賢在峨嵋,觀音在普陀,這些名山,我相信菩薩住在那裡,阿羅漢住在那裡更多,一般沒有緣的人見不到。

  所以有人說將來會有全球性的大災難,哪個地方災難比較輕一點?中國。中國有佛菩薩住在那邊,沾佛菩薩的光,所以比較起來會輕一些,也就是比較起來中國比外國安全。我在國外,有很多同學問我這些問題,哪裡安全?我都告訴他中國安全。他問我為什麼?我是從邏輯上來分析,中國這個地區千萬年來,老祖宗都是修善積德,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中國人把老祖宗丟掉,不相信,頂多不過兩百年。老祖宗縱然是發脾氣,打你幾耳光,懲罰你一下,不會要你命的。像父母、老師對待子弟學生,不會要你命的,做錯了懲罰,希望你回頭,回頭他就歡喜,這一點要知道。所謂風水,這就屬於風水,絕對的真理。風水在人心,現在人心不好,兩百年前的那些祖先,他們的心地好,善良。中國人從來沒有欺負過人,沒有虐待過人,沒有征服過別人,這歷史上找不到。而且中國人度量很大,能包容,你得罪他,他會原諒你,他不跟你計較,不是記恨在心,天天想報復,中國沒有。所以有些外國學人,高等知識分子,對中國文化非常讚歎,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外國人聽了不服,但是現在慢慢他們相信了,為什麼?科學將走到盡頭,不斷再往前提升的時候,副作用太大,會帶給全世界一切眾生存亡的危機,這個太可怕了。所以哪個地方最安全?中國這塊大地最安全,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中國選擇香港做為我念佛往生的處所,我不到別的地方去,年歲這麼大了,求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我就心滿意足了。

  五、「最上」的意思,沒有超過三寶。三寶的確功德無量無邊,為什麼?他不是人王,他不是慈善家,他是教師,老師。他不做人王,他不做天王,他用老師的身分出現在世間,一生從事於教學,而且身行言教,他所教的他做到了,三皈依他做到了,五戒他做到了,十善他做到了,沙彌律儀他做到了,小乘三千威儀他做到了,大乘八萬細行他也做到了,最好的榜樣,最上的示現。最後一個,「不變」。為什麼?它從真心流出,永恆不變。經典所講的道理,三千年前好,現在還是好,三千年之後它也不會變質,都能幫助人破迷開悟,幫助人離苦得樂,它不是假的。所以有這六個意思,這六個意思《寶性論》上說的。

  下面,「又佛者,覺知之義」。什麼叫佛?佛是覺悟的人,佛是有智慧的人,真能幫助我們,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他是個教育家,他的身分是老師,我們要認識清楚。「法者,法軌之義」。法是人生所履行的大道,這是個軌道,我們循著這個軌道,可以達到目的地。這個目的地是我們的願望、是我們的言行、是我們的念頭,能夠依照佛陀教誨的,必定能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八萬四千法門,最方便的法門,最簡單的法門,無過於念佛,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每個人都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的。其他法門難,靠自己;這個法門完全靠阿彌陀佛,靠定了。阿彌陀佛決定不會食言,不會妄語,他說話負責任,必定能幫助我們,帶我們到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修行證果。

  「僧者,和合之義」。所以叫和合僧團,修六和。這個六和就是「見和同解」,這是第一條,我們的看法、想法是一致的。怎麼來統一?經教,我們依照這一部經,大家共同學習這一部經,我們看法、想法都相同,就不會鬧意見。不和就是各人有各人的執著,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彼此不能相讓,這就引起鬥爭。所以和的基礎,和的根本,就是看法、想法要相同。修淨土,我們一個目標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們每天所想的,就這一句阿彌陀佛;我們有問題不能解決的,就這一部經典。這部經典常常讀誦,讀誦的時候不要求解義,什麼意思不管它,我只是念得清楚,沒有念錯字,沒有念漏掉。要念多少時間?真正要產生效果,一天需要念十個小時。初學的人念一遍大概要二個小時,十個小時念五遍,一年之後,大概一個小時就念一遍,換句話說,十個小時念十遍。兩年之後,大概半個小時念一遍,你一天念二十遍,念足十個小時。為什麼?心跟佛相應,好!心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心,你怎麼能不往生?肯定得生。所以見和同解。

  下面五條是事。第一個,「戒和同修」,要守規矩。淨土宗的同學,早年我在美國成立第一個淨宗學會。這個是黃念祖老居士教我的,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出來的,在中國大陸沒有建成,所以希望我在外國,無論在哪個國家地區講經,幫助他們成立一個淨宗學會。所以早年我在美國、加拿大,總共好像有三十多個淨宗學會。美國淨宗學會成立的時候,我寫了個緣起。我們第一個是加拿大溫哥華,第二個是美國淨宗學會,在聖荷西,靠近舊金山。我寫了個緣起,提出行門,就是戒律,五科,五個科目:第一個淨業三福,第二個六和敬,第三個戒定慧三學,第四個六波羅蜜(六度),第五個普賢十願。戒律這麼多夠了,就行了,真正能把這五科落實,這個僧團是和合僧團。戒,也就是我說的這五門,統統落實,統統做到,起心動念想想跟五科有沒有違背,違背了不可以,不違背就好好修。下面,「身和同住」,我們住在一個道場;「口和無諍」,我們只聽到念佛的聲音,沒有聽到爭論;「意和同悅」,法喜充滿;最後一條是「利和同均」,十方的供養大家平等,沒有哪個多哪個少。這一條就是共產主義,這是說物質享受是平等的,每人都有分。所以戒律要遵守,守這六條這是和合僧團。世界上有一個和合僧團出現,全世界人都受到佛菩薩、護法神的保佑。你就曉得這個和合僧團功德多大,能幫助多少人減輕災害,佛法的威神不可思議。「恭敬三寶,欽仰其德也」。這是無比的恭敬,用真誠心,仰慕出家人的德行;就是這五樁事情,五科,就非常難得,出家人真正修這五科,社會災難就沒有了,人心就平了,太平盛世就出現。過去歷史上,這種例子很多很多。

  「奉者」,這個意思「尊崇奉養」。「事者,承侍」,侍奉,承侍、侍奉。「奉事者,敬養服侍也」,對父母要盡心,對老師也不例外。「師者,教我以道者」。「長者」,德行高,或者是輩分高,或者是年歲高過我的,都應該以老師來看待,以對待老師的態度來對待這些老人。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裡頭有一段說,「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沒人教你。禮義是什麼?五常,仁義禮智信。這是中國人老祖宗古聖先賢給我們留下的標準。什麼是中國人?中國人是什麼樣子?中國人知禮,中國人仁慈,中國人講義。義是什麼?義是隨順大自然的法則,不能違背。像種植,春生,春天播種,夏天長成,秋天收割,春夏秋冬,這是大自然的規則,什麼時候該播種,什麼時候該插苗,什麼時候收成,不能錯過時節。處事待人接物都有規律,這個規律就是倫理、道德、因果。不違背倫理道德,不違背因果,不違背聖賢教誨,這就對了。這是什麼?老師教的。「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不知禮義,則同於異類」,跟畜生沒有兩樣;「不解佛法,則何異俗人」,世俗人不懂佛法,起心動念都在造輪迴業,他將來來生還搞六道輪迴,生生世世脫離不了六道輪迴,多苦,太苦了。「師長恩重,故應奉事」。奉事師長,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他的教誨常常記住,不能違背,要把師長的教誨落實在生活,我真用上了,用在工作,用在待人接物,真受用了,才知道師長恩重。

  「又密宗以恭敬上師為根本戒」。密宗對於師長特別尊重,為什麼?師長是直接教你的人,佛菩薩那是久遠,不是現前教你的,他留下來的是經典、經論,老師教導我們,所以老師是根本戒,恭敬上師是根本戒。「又謂」,這密宗說的,「一切供養功德中,供養上師最為勝。可見奉事師長,實為修行要務」。修行人不懂得尊重老師,白修了,他怎麼會有成就?「又《會疏》云:此中」,此中就是指奉事師長,「含攝孝養父母之句」。換句話說,奉事師長,孝養父母,是一樁事情,孝養父母裡頭有奉事師長,奉事師長裡面有孝養父母,是一不是二。「師者,出世大本;父母,世間福田。菩薩必須恭敬奉侍故。此說亦有所據」,有根據。「如《觀經》云: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就是淨業三福第一條,下面「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下面說,『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虛者,虛妄不實」,不誠實,不老實。「偽者,詐現假相」。這要有修養,能看破,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諂者,佞也」,巴結人,「逢迎人意而吐其言」,阿諛奉承,他不是真心,他是有目的的,有求於你,他才這樣做法;無求於你的時候,他貢高我慢,目中無人,那是他的本來面目。這個都是現前社會,無論國內國外,到處都能看到的。「曲者,不直也,枉也,邪也。無有虛偽、諂偽、諂曲,則心端直無過」。那是我們沒有虛偽,沒有諂偽,沒有諂曲,心端正沒有過失。「如《淨影疏》云:無有虛偽諂曲之心,明離心過。」身口意三業,這是意業,意業的過失我們能夠遠離,這就很難得。「肇公」,僧肇大師,他的註解裡頭說:「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也。」這句話重要,無論世法佛法就是講要用真心,真心是萬行之本。這是僧肇大師,他是「以質直無諂之心,為萬行之本。語至切要,未可忽之。」這兩句話是黃念祖老居士勸我們的。肇公的話說得非常好,真心是萬行之本,完全要用質直,沒有諂曲,用這個心做學問。中國傳統文化要用這個心,學佛要用這個心,沒有這個心,學佛、學儒都學不到。這個要用真的,跟西方的學術完全不一樣。西方學術,這些虛偽他也能得,因為西方所得到的這些科學技術,統統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只有佛法。佛法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有心性,只有倫理道德是真的,聖賢教誨是真的,他們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些人不欺騙我們。好,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