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135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五集)  2014/11/1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13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七十三頁,最後一行:

  「別序又名發起序,蓋為發起全經正文」。現在因為阿難尊者啟問,提出問題,世尊允許為他說明,「演此究竟方便、最極圓頓之殊勝淨土法門」。念老慈悲,在發起序圓滿之後,特別做一個總結,說明這一分的大意。這一分只有大經緣起一品,德遵普賢是序品,序有兩品。這個裡頭最重要的就是演此究竟方便、最極圓頓的殊勝淨土法門,這句話非常重要,向下都是這一句的解釋。我們對這部經要有認識,有真正的認識,而且有深刻的認識才會得利益。這部經上講的什麼?前面經文裡說過,它講的是三個真實:第一個真實之際,第二個真實智慧,第三個真實的利益。這真實確確實實是達到究竟圓滿,不是一般的真實,真實裡面的真實,沒有比這個更真實的。

  實際是真心、是本體。本體是什麼意思?本是根本,體是能生的意思。惠能大師說過,「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真實之際能生萬法,所以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的理體叫真實之際,在哲學裡面講的本體。真實之際是講本體,只有它是真實的,它所生的萬法不是真的,那是現象,總的來說不外乎三大類:第一個是物質現象,第二個是精神現象(精神現象就是念頭、思想),第三個是自然現象。宇宙現象再多,不出這三大類。這三大類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相分,相分也叫境界相;念頭是阿賴耶的見分,也叫做轉相,為什麼?它轉變,轉變成物質;這前面還有一種阿賴耶的業相,現在科學叫它做能量。業就是動,要知道真心不動,動是妄心,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無明就是阿賴耶識。也就是業相、轉相、境界相在剎那之間,就是極短的當中出現了,這叫迷。

  用真心,不用妄心,這個人就是佛,至少也稱為法身菩薩。禪宗裡面說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證得真實之際,他成佛了。法身菩薩轉無明,明心見性,轉八識成四智,他用真心,不用妄心。他住在哪裡?無明煩惱習氣沒有斷乾淨,他住在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報土叫華藏世界,彌陀的報土叫極樂世界,真實之際變現出來的,它是能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法是所變。用現在的話來說,全宇宙,包括過去現在未來,全宇宙從哪裡來的?心現識變。《華嚴經》上佛說得很清楚,「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唯心所現,能現的就是真實之際。學佛終極的目標、最後的目標就是見性,見性就是回歸真實之際。回歸真實之際的人叫成佛,在華嚴稱為妙覺如來,他比等覺還高。菩薩五十一個位次,最高的是等覺,再往上去是妙覺,妙覺上面沒有了,妙覺稱為無上菩提。

  人間,咱不談別的,奇奇怪怪事情可多了,上午我看到一個碟片,報導是中國湖南少數民族有一個村莊,這村莊裡面有一百多人能記得過去生中事情,多半過去生中也在這個村莊,死了又投胎又作人,現在還能回憶過去,一點都沒錯。這個問題科學不能解釋,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很多,所以無法解釋。誰能說清楚?佛能說清楚。為什麼?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他曉得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佛不騙我們,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又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知道、清楚,我們每個人將來都會作佛,到那個時候你完全明白,現在你是凡夫不明白。凡夫跟佛的差別在哪裡?佛見性了,凡夫迷了自性,迷悟不同。迷失自性的人叫凡夫。迷心生煩惱,覺心生智慧。迷悟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佛陀的教育,終極的目標,幫助我們回歸自性,幫助我們大徹大悟,如此而已。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

  怎樣才能回歸自性?放下。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我們要會看,要會聽。他十九歲出家,放棄王位的繼承權,放棄宮廷裡面榮華富貴的生活,這個表演給我們看什麼?放下煩惱障。他為我們表法的是以知識分子,社會上絕大多數是知識分子,他示現這個身分。知識分子喜歡求學,好學多聞,他出去參學。在那個時代,印度是地球上宗教之國,學術最發達的一個地區。印度的哲學,他學了十二年,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他都涉獵、都去學過,不能解決問題。什麼問題?像這些人投生,記得前生的事情,這就是問題。把求學放棄,為什麼?這種學不究竟。到畢缽羅樹下去入定,放棄十二年所學,所學的東西叫所知障。佛說障礙我們明心見性有兩大類煩惱:第一類煩惱障,第二類所知障,統統放下,入甚深禪定。禪定求什麼?禪定求智慧,定到一定的程度智慧就現前。大定現大智慧,小定現小智慧。阿羅漢的定現小智慧,菩薩的定現大智慧,佛陀的定現究竟圓滿的智慧。

  智慧不從外來,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從法裡頭就見真心,從真心裡面明瞭一切法。能大師末後這句話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沒有想到萬法從哪裡來的,宇宙從哪來的,從自性來的。誰的自性?自己的自性。佛的自性、眾生的自性跟我們自己的自性是一個性,所以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遍法界虛空界跟我什麼關係?一體。老子說過,「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是什麼境界?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老子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佛教是漢朝時候傳來的,老子是春秋時代的人,跟孔子同個時代。那老子是什麼人?他如果不是佛,也是八地以上菩薩。為什麼?只有八地以上這個境界才現前,他才能說得出來。於是這世間稀奇事情可多了,找誰?找佛菩薩,佛菩薩知道。找別人,沒有人能給你講清楚,沒有人能給你講明白,如果有人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佛就不必出現在世間。他不能,為什麼?他煩惱沒斷盡,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煩惱無量無邊,佛也把它分為三大類:第一大類叫無明煩惱,第二大類塵沙煩惱,第三大類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斷盡,清淨心現前,小定,小智慧。雖然小,它的功德可殊勝,為什麼?六道輪迴沒有了,他出了六道輪迴。菩薩禪定功夫比阿羅漢高,菩薩得平等心,我們的經題「清淨平等覺」,平等心是菩薩,禪定的功夫比阿羅漢、辟支佛深,所以智慧比他大。最後一個字是覺,覺是大覺,就是徹底覺悟,明心見性,這樣的人我們在《華嚴經》上稱他為法身菩薩,他住在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三輩九品,每個人修行程度不一樣,有等覺菩薩,有法身菩薩(就是地上菩薩),有三賢菩薩,也有人天沒有證得果位的,帶業往生的。可是這個世界特殊,這個世界跟一般佛剎土不一樣,即使是凡夫往生,生在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下下品是什麼?造作罪業的,臨命終時一心懺悔念佛往生的,帶著五逆十惡,帶這種罪業的,生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無量功德加持他,他就變成阿惟越致菩薩。

  阿惟越致是什麼意思?圓滿證得三種不退,就是法身菩薩。你看把地位一下就提升到跟佛平等了。所以淨土這個法門難信,沒有人肯相信!一身的罪業,在這一生當中,短短幾年當中,就可以修成佛,誰能相信?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每一門都要修無量劫才能達到這個境界,阿惟越致的境界,極樂世界哪有那麼便宜?這個也是我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問題雖然不能解決,你要真正相信它,那個利益你真正得到了。現在在此地,這問題我們無法解決,佛給我們講也不懂,可是如果往生到極樂世界,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給你講,你就明白。快,見佛問題就解決,世出世間一切法再也沒有疑難的,全知道了。所以這個法叫究竟方便、最極圓頓,圓是圓滿,頓是頓超,沒有階級,圓頓到最極,它到登峰造極,再沒有一法圓頓能超過它的。它超過一切圓頓,像華嚴、法華、楞嚴都是圓頓大教,淨土超越了。無比殊勝,這淨土法門。這個法門要遇到,大福報!遇到不能往生,福報也不可思議。為什麼?不能往生是你現在,你跟極樂世界結了緣,今生不能往生,來生後世得人身再遇到佛法,往生的機會就有了。

  我們這一生遇到,也是過去生中曾經修過這個法門,所以遇到之後心生歡喜。這一生能不能去?關鍵在信願,你是不是真信,是不是真想去。真願,真想去,這個世界要放下。如果對於這個世界有貪戀,還有放不下的,那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障緣,它障礙你,你就不能去了。徹底放下,一塵不染,知道這個世界假的。《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相包括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金剛經》末後一首偈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勸我們,這個世界不是真的,不但六道不是真的,十法界也不是真的。為什麼?阿賴耶變現出來的,阿賴耶是個生滅法,用今天科學的術語來說,它是一種能量波動的現象。這波動頻率非常高,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有二千一百兆次的波動,就在眼前,包括我們的身體,我們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叫迷。迷得太深,迷得太重,學佛要破迷開悟。用什麼方法破迷?用智慧。智慧從哪裡來?從清淨心來。清淨心從哪裡來?從持戒守規矩來。佛的教誡,我聽得懂,我明瞭,我依教奉行,求什麼?求定。定就是本經經題上的清淨心,一絲毫染污都沒有,這是什麼?這是阿羅漢、辟支佛。再向上提升,不但清淨,平等了,平等是不動,動就不平等,不動,三賢以上菩薩的大定。覺是開悟,見性。

  定起作用就是明瞭,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只要你見到自性,能變所變徹底通達明瞭,這叫大徹大悟。世尊為我們表演,他在畢缽羅樹下得的定,開悟。所以這個樹,我們以後都叫它做菩提樹,是紀念釋迦如來在這個樹下入定、開悟,演說一切經教四十九年。四十九年所演說的這一切經教,他從哪裡學來的?沒有,全是自性流出來的,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佛沒有老師。這裡頭很深的意思,告訴我們,成佛是不是要念很多經、要學很多教?不是的,那是世間法。學佛是怎麼成就的?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看得破,放得下」,這麼成就的。看破是明瞭事實真相,明瞭之後要放下。放下由淺而深,最初放下小乘的煩惱,見思煩惱。須陀洹證初果,放下五種見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放下了,他證得須陀洹,決定不墮三惡道。雖然沒有離開六道輪迴,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天上壽命到了,到人間來,人間壽命到,又到天上去,他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他決定不會變成阿修羅、不會變成羅剎。然後再把五種思惑斷掉,從二果就斷思惑,思惑是什麼?思惑是貪瞋痴慢疑這五個字。這五個字斷乾淨,他就成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於是我們曉得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就是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見思煩惱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是假的,像夢一樣,夢醒過來,夢中境界痕跡都沒有。

  脫離六道到哪裡去?到十法界聲聞法界去了。在十法界慢慢再提升,提升就是放下,阿羅漢見思煩惱放下,見思煩惱的習氣還有,所以在阿羅漢這個階段裡頭必須把習氣斷掉。習氣真斷掉,他超越了,他叫辟支佛,不叫阿羅漢,升級了。辟支佛要放下什麼?要放下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放下,他成菩薩。菩薩要放下什麼?塵沙煩惱習氣,有塵沙煩惱習氣。把塵沙煩惱習氣再斷掉,他在十法界成佛。十法界的佛是假的,不是真佛,天台大師叫他做相似即佛,很像,很像佛,不是真佛。真佛跟假佛從哪裡分?用阿賴耶是假佛,用自性是真佛。他還沒有見性,但是他對於戒定慧三學完全明瞭,而且都做到,所以從樣子上看,他跟真佛沒有兩樣。他要放下什麼?無明煩惱他沒放下,所以他必須把無明煩惱放下。放下之後他就成真佛,就不是相似即佛,天台叫分證即佛。為什麼有分證?因為他無明煩惱的習氣沒斷乾淨,叫分證。無明煩惱在《華嚴》裡面把它分為五十一個等級,就曉得不好斷。五十一個等級是習氣,無明煩惱的習氣,斷乾淨,他成佛。成佛到哪裡去?成佛,實報土沒有了,什麼現前?常寂光現前。他融入常寂光,回歸常寂光,這叫究竟圓滿佛,華嚴稱為妙覺。

  這是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成佛的祕訣是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再看破,看破又幫助你再放下,相輔相成,從初發心到如來地。我那個時候初學,大師善巧方便把這個道理告訴我。學佛之後才曉得,經教裡面所講的止觀,止就是放下,觀就是看破。華嚴修止觀,法華也修止觀,教下全是用這個功夫,所謂大道至簡,一點都不麻煩。淨宗是究竟圓滿的大道,比教下方便太多,教下搞多少年未必搞懂,這不需要懂,自然懂了。海賢老和尚給我們做了榜樣。你看早,釋迦牟尼佛,我們近代看到海賢老和尚,他一生就一句佛號,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跟六祖惠能一樣。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還告訴他,明白了不要說,不要亂說,不能說。明白了是什麼意思?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叫明白了,在淨宗叫理一心不亂,世出世間一切法他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瞭。

  他什麼時候證得的?我叫諸位看光碟,一天看三遍,一年不要中斷(一天看三遍,一年就是一千遍),一天念一萬聲佛號,老實念下去,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學海賢老和尚。我看他的光碟,我判斷他二十五歲以前,他二十歲開始念佛,這個人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這是他的美德,他有這個條件,一般人不具備的,這是他成功的本錢。一般三年,念佛三年得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見佛,阿彌陀佛一定現身來告訴你、來安慰你。一般一定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多少年,時候到了我來接引你,讓你生歡喜心,堅定你的信心、願心,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極樂世界已經註冊,那上有你的名字。功夫成片再繼續努力,不急著求往生;求往生,壽命不要了,佛會帶你走,佛很慈悲。海賢老和尚是想去,阿彌陀佛告訴他,你修得很好,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給大家做個好樣子,給佛弟子做個好樣子,給念佛求往生的人做個好樣子。所以他是有使命來的。像他這樣的功夫再繼續五年,肯定得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就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往生生方便有餘土。還在這個世間繼續再努力,再有個五年,他就會得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什麼都知道。可是師父教他,知道了不能亂說,不能說。他做到了,他果然不說。我的看法,二十五歲之內功夫成片,三十歲之內事一心不亂,四十以內理一心不亂,他活了一百一十二歲,不是凡人,見性就成佛。見性的人是分證佛,比十法界的佛高,十法界的佛是相似即佛,明心見性是分證即佛。四十歲圓滿成就,阿彌陀佛還把他留多少年?留七十多年,一百一十二歲走的,去年一月走的,這麼長的時間都是做榜樣給我們看。

  這些年當中,最近將近二十年,很多淨宗同學對於教義了解得不夠透徹,反對夏蓮居的會集本,反對黃念老的註解,反對我們修學這個法門(依照這個本子來修學),聲音之大、人數之多、時間之長,史無前例,我們沒有動搖,我們還是堅持著做。老和尚最後為我們表這個法門,我們明白了,他必須堅持到七十年以上。四十歲開悟,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一百一十二,七十二年。七十二年這麼長的時間為我們作證,證明會集本字字句句是真經,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夏蓮居老居士沒有用自己的意思加一個字進去,沒有,你找不到,他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是原譯本的經文,沒有改動,這可以相信。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不是自己意思,你看他引用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的註疏,總共一百九十三部典籍,以經來註經,以祖師開示來解經,這是智慧,這是叫人佩服,沒有話說。最後為我們證明,我們這些年來學這個本子、學這個註解沒錯。怎麼知道的?他最後的表法是看到這本書,這本書上就是講這個法,肯定會集本是真經,念老的註解沒錯,我們學這個法門沒錯。他遇到這部書無量的歡喜,如獲至寶!為什麼?阿彌陀佛告訴他,只要這本書出現,你看到了,你往生極樂世界時間到了,佛就來接你。所以他高興得不得了,拿著這本書主動請人照相,老和尚一生從來沒有主動要求人給他照相的,只有這麼一次。照完相之後,三天,他就走了,表法圓滿。

  我們看到這種表法,對這個法門信心堅定,不再動搖,徹底放下,不但世間法要放下,佛法也放下。《金剛經》上教導我們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放下。世間一切不要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這一句佛號,念茲在茲,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這一句佛號要一句接著一句,口不念出來,心裡頭有。怎麼修?學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觀世音菩薩怎麼聞?現在我就教你,你聽你自己念佛的聲音,不要聽外面。我口不念,心念,心念有沒有聲音?有,別人聽不見,我自己聽見。自己只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不管外頭的,這叫反聞聞自性。阿彌陀佛就是自性佛,阿彌陀佛就是真如本性,你修成功肯定得智慧。得什麼?首先得念佛三昧,得到念佛三昧,這個三昧起作用就是智慧,不但這一部經你通達,所有一切經你全通,你全都明白,沒有一樣你不能講。你不認識字不要緊,字可以問別人,別人常常告訴你,意思你通達無礙,符合古人所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千遍是什麼作用?千遍是收心,不念你會胡思亂想,念經的時候妄念沒有、雜念不生,那就是修禪定,用讀書來修禪定。書裡頭什麼意思?在經裡面什麼意思?不要管它,它沒有意思。開悟了,無量義;沒有開悟,什麼意思也沒有。它是本體,哪來的意思?它是自性!真實之際沒有意思,起作用的時候,有人來問你,你就能講給他聽,他是菩薩你講得很深,他是凡夫你講得很淺,個個都得利益。所以法師講經要開悟才行,這個道理要懂得。完全在用心。用心是什麼?用心頭一個就是放下,經典裡頭我只要一門,我不搞太多。為什麼?多,心就亂了;一門,心是定的。把這個註解,初學的人看三十遍;把這部經,《無量壽經》念一千遍。一天念三遍,一年就念一千遍,三年就念三千遍,你就能講,你就有能力接引初學。這樣堅持下去,你肯定會跟海賢老和尚一樣,得功夫成片,得事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所以這個意思很深,「最極圓頓之殊勝淨土法門」。

  「但以此乃超情離見」,情是情識,最難斷的,我們叫感情。母子之情、兄弟之情最難斷,要超越。見是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想法、看法,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要把情見放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眾生情執深重,信不能及」,為什麼不能相信?雖相信,半信半疑。從哪裡看?章嘉大師早年給我一個標準,這個經你學了,你懂得多少從什麼地方看?從你做到多少。你沒有做到,大師說你沒懂,如果你懂,哪有不做的道理?你能做到十分,你懂十分;你能做到一百分,你懂一百分;你沒有做到,你根本就沒懂。這個標準好,我這一生得受用,絕不自以為我懂了。

  淨土法門,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第一個介紹給我的懺雲法師,我在他茅蓬裡面住了半年,我半信半疑。第二個人是李炳南老居士,勸我修淨土,言辭非常懇切,我很感恩他,我還是不能接受。我學佛大概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我講過《楞嚴》,講過《法華》,講過《華嚴》。在華嚴會上,有一天突然想到,我們最尊敬的菩薩文殊、普賢,他是學什麼法門成就的?《華嚴經》我還沒講完,前面沒講到,《華嚴經》往後面翻,在《四十華嚴》第三十九卷看到了,文殊、普賢統統都是修念佛法門求生極樂世界成就的。我看到這個經文,寒毛直豎,怎麼會有這種事情?然後才想到經裡頭所說的,文殊、普賢二大菩薩率領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到極樂世界去參拜阿彌陀佛,向阿彌陀佛求教,我這才相信了。這相信,回過頭來對李老師非常感恩,李老師過去多次勸我那是根,《華嚴經》上文殊這是緣,因緣具足,我接受了,我才相信。大前年我八十五歲,那個時候講《華嚴》,雖然沒講完,不講了,真的把大乘放下,法尚應捨,真的捨了。這一生還有餘年,專修這個法門,專弘這個法門,其他一切經我都不講,請我講經都講這個。為什麼講這個?這個法門究竟方便,最極圓頓,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個個人得真實利益。縱然你不相信,也給你種善根,種的是無上的善根,好!海賢這樣給我們一表法,我們的信心堅定,決定再不會動搖。

  正因為眾生情執深重,信不能及,所以在「發起序中,深入證信。共計五重」,這五重念老都給我們列出來了。「第一、世尊放光現瑞證信。第二、阿難歡喜啟問。阿難之問有兩要義:一者,阿難見佛放希有之光,必是住奇特之法、導師之行、最勝之道。但此法此行此道,必是佛佛相念,而非其他」。這些話的意思要搞清楚,阿難是看到佛放光,光太稀有,他是佛的侍者,佛每次放光他都看到,從來沒有看到今天放的這個光,這個太稀有,心裡想著佛為什麼放光?肯定是佛佛相念。佛佛相念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一尊佛不念阿彌陀佛。同樣的,阿彌陀佛也念阿彌陀佛。那什麼意思?原來阿彌陀佛是自性佛。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可以說是一切諸佛如來共同的名號。所以念阿彌陀佛所有佛全念到了。你想想阿彌陀佛這一句怎麼講法?全是從梵文翻過來的,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無量佛,無量!所以佛給我們解釋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表時間,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光代表十方,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總名號,所以念它全念到了。佛的德號,這裡面包含佛的法,所修的法、所行的法、所證的法、所教的法,全部都在這一句佛號當中,你全念到了。阿彌陀佛第一個是自性佛,是自己的真如本性,把它擴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諸佛無量無邊功德都在這句佛號當中。所以佛佛相念才有這樣殊勝的稀有之光,這是奇特之法、導師之行。導師,能夠導引一切眾生一生成佛,這叫導師。只有這個法門,最勝之道就是淨土,信願持名往生淨土這個道,這條道路。但是此法、此行、此道怎麼完成的?佛佛相念,不是其他法門,真正是稀有之法。八萬四千法門像一棵大樹一樣,是枝葉,阿彌陀佛是樹根,找到根本,所有樹葉都在裡頭。找到樹葉,沒有找到根本,那還差很遠;找到根本,全部得到。找到枝葉,你只知道這一枝,別的枝不知道。

  「二者,阿難何能問此妙義」,阿難看到這光,為什麼會問得出來?「正表阿難本是德遵普賢、從果向因之大菩薩。會中純一無雜,演說圓音,今正是時。會眾殊勝,正表妙法希有。」念老說得好,這個法門是純一無雜,淨土法門。純一是什麼?是一乘法。像《法華經》上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示現在六道、在十法界,教化這一切眾生用什麼方法?就是用《無量壽經》這個方法。附帶說其他法門,那是對這個法門不相信的,佛才說,那些都是枝葉。如果你能夠相信、能夠理解、能夠發願,佛決定不會囉嗦。像海賢這樣的善根、這樣的福德,老和尚高明到極處,只教他純一無雜「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他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這一句佛號;念到一定的時候,他什麼都知道,是他不肯說。這個表法的意思很深!我們的心不能純一無雜,對這個法門接受的就很少,利益小,不是多,真實利益,雖然少,它是真實,也非常可貴。那有時間,知道了,要加深,要加大,要發大心,要發大願,希望在這一生成就,不要等到來生,那就是真信切願,念佛求生,你就成功了。

  世尊在今天時節因緣成熟,也就是說這一會當中有不少的菩薩、聲聞、天人能相信這個法門,能接受這個法門,能發心求生淨土,緣成熟了。佛說這個法門比說任何一部經典都歡喜、都快樂,因為說其他的法門度一類的眾生,說這個法門普度,上至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統統得度。你才曉得這個法門真正暢佛度生本懷,歡喜到極處!像老和尚遇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本書,阿彌陀佛交代他,遇到這本書,你的表法功德圓滿,佛就接引你往生,無比的歡喜、高興!在這個世間做好榜樣做了九十二年。我們看清楚、看明白,跟老和尚學習決定沒有錯,那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以幫助我們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幫助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究竟圓滿成佛去。

  下面第三重證信,「第三重證信,則是世尊讚歎此問之功德難思。佛說:當來一切含靈,皆以此問而得度脫。一語道破淨土法門所以興起之真因,故本品名為《大教緣起》。」阿難問,問的功德大,不問佛不講,一問佛就得要講法。阿難是代表一類根熟的眾生,歡喜這個法門。這一個法門統攝一切法門,這個名號普含一切諸佛名號,顯示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智慧不可思議,名號德能相好不可思議。阿難如果不知道,怎麼能問得出來?阿難形相上是初果須陀洹,實際上至少也是等覺菩薩應化而來的。正是大經上所說,「一佛出世,千佛擁護」。釋迦牟尼佛發願到這個世界上來度眾生,一千尊佛陪著他一起來,像唱戲一樣,釋迦唱主角,他們這些人唱配角。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圓滿這無比殊勝莊嚴的法會,令一切眾生看到、聽到,沒有一個不得度的。這是大教緣起。

  「第四重,佛告阿難,如來之所以出興於世者,只為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佛應化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就為一樁事情,把真實之利帶給大家。這個惠就是布施、就是給予,這是真正的恩惠、真實的利益。「云何惠予」,用什麼方法來恩惠大家?「唯賴彌陀願海六字洪名」。彌陀願海是指四十八願,四十八願總歸一句名號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裡面圓滿具足四十八願,一願都不漏掉。四十八願展開就是全部的《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就是全部的《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南無阿彌陀佛全包括了。於是我們就曉得,我們的念頭什麼念頭最好?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念頭最好,世出世間找不到比這個念頭更好的念頭,找不到了。言語,什麼言語最好?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言語最好。念頭當中第一念,言語裡頭第一語,這很少人知道。真正知道的人,海賢老和尚,所以他的念佛是分秒必爭,一秒鐘可以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一秒鐘他不肯放棄,放棄那一秒鐘是雜念,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念六字、念四字都一樣,你喜歡念六字行,喜歡念四字也行,無量無邊殊勝功德,為什麼不修?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少造業障,多修一點功德,積功累德,求生淨土。你用什麼方法積功累德?念佛。

  念佛的功德,海賢老和尚表演給我們看,三年一句接著一句,沒有丟失,功夫成片。功夫成片就感得佛來送消息給你,你見到阿彌陀佛,有人見到極樂世界,信心堅定,再不會動搖。一直念下去,三年到五年事一心不亂,再三年到五年理一心不亂。所以證得理一心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大概在什麼時候?十年到二十年就畢業。畢業之後還不走,那就是受阿彌陀佛的囑咐、阿彌陀佛的拜託,你留在娑婆世界做好榜樣給初學的人看,不學的人看到你,想學了,生起信心;已經學佛的人看到你,知道怎樣修行能成就,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大眾。海賢老和尚四十歲之前成就自己,四十歲以後七十年度眾生,做好樣子給人看,他所做的都是對的,沒有一樁事情是做錯的。你看他有一樁事情,電工收電費這段故事。他感到很驚訝,為什麼這個月的電費跟上個月比多了這麼多?那當然是貪污,假帳。老和尚提出這個問題,這收電費的人沒有跟他說話,打他兩個耳光。老和尚把錢趕快掏出來給他,他要多少給他多少。這個事情他又沒做錯,旁邊人看到都不服氣,想找這個電工跟他評理。老和尚說:別了、算了,度量要大,學佛的人要能忍耐,能忍自安。這一般人不能忍受,他全能忍受。吃虧上當不喊冤枉,若無其事,也就是根本不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叫佛門弟子,這叫彌陀弟子。為什麼?世間假的,各人造業各人受報,絲毫不爽,何必要爭?做出好樣子給人看。我們相信這個電工回去,一定有一天想起來感覺得慚愧,對不起老和尚,那麼大的年歲,這欺負人,這個罪多重!這都是我們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佛度眾生就用這句佛號,這句佛號意思深廣沒有邊際,因為它確確實實總攝無量無邊的法門。阿難這一問,佛就為大家演說。這個法真的「希有難逢,如優曇花」,不容易見到,「當來一切眾生,全賴阿難之問而得度脫,故佛讚阿難以證信」,這第四個意思。

  「第五重,世尊深知此實為一切世間難信之法,故曉喻眾生曰:如來覺智難量,神通無礙,定慧究暢,於法自在。世尊所說,真實不虛,萬勿輕疑,但當仰信」。這幾句話比什麼都重要,我們能信、能接受、能依教奉行,是大智慧的人、大福德的人,為什麼?他這一生成佛了。不是大智慧、大福德肯定有懷疑,叫半信半疑,他不能夠依教奉行。他會講給別人聽,他自己做不到,什麼原因?善根福德不足。怎麼樣把它補足?老實念佛就補足,很快就補足。像海賢老和尚那樣子,一年、二年、三年就補足。為什麼?你現在真正曉得,什麼是大福德,什麼是大智慧,什麼是大因緣,南無阿彌陀佛。只要把這句佛號抓住,念念不忘,行住坐臥不離這個,很快你的善根福德因緣全補足。要修別的法門,要去補,太難太難了,你要做多少樁好事?人家做一萬件好事、十萬件好事,不如你念一聲阿彌陀佛。為什麼別人不幹?不相信。他要相信,真得到了。袁了凡先生做三千樁好事才能把命運改掉,做一萬樁好事才能延年益壽,他不知道,如果是念阿彌陀佛那更不得了,他的福報增長十倍都不止。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能夠理解,句句是真話,佛知道。我們一定要曉得,如來覺智難量,神通無礙,定慧究暢,於法自在,佛所說的一切不能不信,不信就錯了。所以念公在此地勸我們,世尊所說,真實不虛,萬勿輕疑,但當仰信,仰是恭敬,一定要相信。我們愚痴,煩惱習氣很重,事實真相不了解,但是只要是世尊說的,我們就不懷疑。「是乃喻示我等,佛是果覺,我是凡夫,焉可以凡夫愚昧之分別心,妄測如來聖智」,所以「但當信受,必滿所願。」這個所願就是我們求生極樂世界必定能滿我們的願望,我們要相信、要接受,可不能懷疑。

  底下一段,「由上可見,經之序分,全為證信。本經小本之宗」,小本是《阿彌陀經》,「蕅益大師指為信願持名」。世尊為我們講這個法門就這四個字,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願生淨土,一定要念佛。不念佛,你念什麼?念別的都造業,只有念佛能成佛。希望我們從此往後,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放下。我這多少年來講四弘誓願,我都告訴大家,四弘誓願我只落實前頭兩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發這個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用什麼方法斷?念阿彌陀佛就斷了。阿彌陀佛裡頭沒有煩惱、沒有習氣,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切煩惱都會斷掉。賢公念佛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我相信在四十歲之前,多痛快,多稀有。二十歲到四十歲,二十年當中問題解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難!誰肯幹,都能得到。佛法不吝法,希望個個都成佛,沒有嫉妒障礙。

  信願持名是行,這叫「三資糧,缺一不可,而信居首,其要可知」。信擺在第一,有懷疑就不能成就。「序分中先說此經之本,乃真實之際」,這是這部經的根本,乃真實之際,所以可信。「本經之用,乃廣惠眾生以真實之利」,信願持名的利益無量無邊際,真實的利益,所以你應該要相信。「何謂真實之際?」下面給我們個解釋,「正如蓮池大師《疏鈔》中,所開口便道者: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就是真實之際,這些話是形容,這是真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真心靈,我們今天講反應非常敏捷,明是智慧,洞是洞察,徹是徹底究竟,這對什麼?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自性起作用,自性本有的,它的樣子湛寂常恆,湛寂是不動,湛然、清淨、寂滅,沒有一個妄念。我們常常介紹給同學,提醒同學,自性是什麼樣子?不起心不動念就是自性起作用。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起作用,阿賴耶是迷。我不用妄心,我用真心,真心是覺,本覺、自覺,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它起作用就是大覺。下面還是形容這兩句話,非濁非清,濁是染污,清是清淨,它有沒有被染污?沒有。惠能大師見性,頭一句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個清淨就是此地非濁非清。濁跟清是相對的,沒有濁哪來的清?沒有清哪來的濁?它是相對的。自性裡頭找不到一法是相對的,沒有,所以它也沒有背也沒有向,它是一體。所以無佛也無眾生,佛是覺,眾生是迷,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迷悟。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是真心。佛完全明白,為什麼?所有障礙他全放下。我們今天有障礙放不下,所以沒有見到真相。我們要努力去放下,放下之後真相大白。所以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無法想像,無法說明,你說不清楚,你想像不到,這就是自性。

  「故知真實之際,即當人之自性也」。當人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念阿彌陀佛念誰?念自己的自性,念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念佛不迷信,這個道理要懂。阿彌陀佛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自性,念阿彌陀佛是念自性佛,不是念他佛,他佛自佛這就是分別妄想,是一不是二。也是一切眾生的自性,諸佛如來的自性,蚊蟲螞蟻的自性,餓鬼地獄的自性,同一個自性。會產生這麼多的差別現象,都是迷悟淺深不一樣。把迷統統放下,然後就是完全相同,常寂光就現前,能融入常寂光就是成佛。下面這一句,「何謂真實之利?《疏鈔》又曰」,我們把這句念下去,「澄濁而清,返背而向;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疏鈔》是蓮池大師註解《阿彌陀經》,註得非常詳細,完全用《華嚴經》來解釋《彌陀經》,義理很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