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1-006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  (第六十集)  2014/6/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1-006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二百七十頁第一行:

  法會聖眾第一】

  從這起我們正式講到本經的經文,四十八品這是第一品,『法會聖眾』,第一品。科題,「丙一、標列五成就」,分五段,六種成就,這裡是五段。第一段,「丁一、信成就」。這一個字是個關鍵的字,信字,確實我們能不能成就第一個關鍵就這個字,這個字要沒有了,一切都不能成就,全是假的。正如湯恩比博士所說的,我們傳統文化被科學障礙了,科學第一個字不是信,是疑,恰恰相反。這是科學精神,就是科學所說的一切,一定有真實的東西拿出來給我看,拿不出來這就是假的,沒有足夠的證據。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這個人?三皇五帝有沒有這個人?只是一種傳說,傳說就可疑,信心就生不起來。科學是物質文明,崇尚物質文明一定要犧牲精神文明,這是一樁得不償失的大事。湯恩比最後的結論是希望精神文明要恢復,物質文明我們也不能不要,如何能夠兩全其美?換句話說,精神文明對於古聖先賢、對於宗教不能用懷疑的態度,用懷疑的態度,完全都被抹殺了。尤其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教育裡頭講求其義自見,如果沒有真誠的信心,是決定不能得定,不能開悟。真正能開悟能得定,他對於所學的一定是有堅決的信心,沒有絲毫懷疑,才能做得到。如果性情多疑,打破砂鍋問到底,他所學的有限,有侷限。侷限就是他信到什麼程度,到什麼程度他不能相信了,以後那個功德利益他就沒分。所以佛經,任何經典打開,第一句如是我聞,信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如是我聞」,這個地方講如是,信成就。「諸經皆置此四字於經首」,一切經,展開經卷第一句一定是如是我聞四個字。這四個字從哪裡來的?「蓋遵世尊之遺教」,這是遵守釋迦牟尼佛的教誨。「世尊將般涅槃」,將要,般涅槃是入,我們一般講入寂,寂滅,佛要離開我們,不再住我們這個世間,這就是滅度的時候。「阿難悲不能勝」,阿難只證得初果,定跟慧都還不到位,所以釋迦牟尼佛將離開人世,他非常悲痛。當時,阿泥樓陀就告訴他,「徒悲何益」,你這麼傷心有什麼用處?佛教化這一個階段圓滿了,圓滿他當然要走。這個時候你應該向前去向佛請教,向佛請教要問四樁事情,其中之一,一切經開端怎麼寫法?

  阿難問這四樁事情,《教乘法數》裡頭有,參考資料裡頭也有。第一個問題,佛在世我們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了我們以什麼人做老師?這第一樁事情。佛的開示是以戒為師,只要遵守佛所制定的戒律,跟佛在世一樣。後人也有說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如果這兩種不能忍受,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也入不了佛門,這句問得很重要。第二個問題,問的是佛在世大家依佛,跟佛住在一起,佛不在世了我們依誰去住?佛告訴大家依四念處。四念處:第一個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四念處上,就等於跟佛住在一起一樣,四念處是智慧。第三個問題,不守清規,擾亂大眾,這些比丘怎麼處理?佛在世的時候由佛來處置他們,佛制戒律約束他們,現在師父不在,佛不在了,我們怎麼辦?佛教他默擯,默擯就是不要去理他,隨他去,不要去理他。最後一個問題,將來結集經藏,第一句怎麼寫法?佛就教他,如是我聞。這是遵守佛的遺教,就問他這四樁事情。

  其中最後一個就是「一切經首,當置何字」,一切經一開端用什麼字眼?「佛即答曰:當置如是我聞,佛在某方等六事」,就六種成就。「其中我字,即阿難」,阿難是結集經藏複講的人。所以佛門培養弘法利生的法師,都是從複講訓練出來的。這個複講的方式開源就是阿難,阿難結集經藏,是複講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一切經。阿難的記憶力是所有同學當中第一,好像現在的錄音機,一遍聽過永遠不會忘記,記憶力之好找不到第二個人。所以結集經藏就請阿難升座,把佛所說的經統統說出來。五百阿羅漢作證,這是他的聽眾,聽眾是五百阿羅漢,沒有一個人反對,個個人都贊成,這才通過,寫下來成為經典。如果有一個阿羅漢提出,說阿難,這一句我沒聽說,好像不是這個說法,這一句就刪掉,可以刪,不可以增加,增加是阿難自己意思,不可以。這樣的嚴謹,目的是留傳後世,讓大眾對佛經產生信心,所以它叫信成就。「表如是法門乃我阿難所聞於釋尊者也。此正可破當時之疑」。因為阿難結集經藏的時候,大眾生起三種疑惑。第一個,「疑佛重生」,阿難升座,得佛力的加持,相貌非常圓滿,大眾一看,是不是釋迦牟尼佛再來了,這是第一個疑問。第二個疑問,「阿難成佛」。第三個疑,沒有上面,是不是「他方佛來」。阿難一宣布:「如是我聞」,這些疑慮就沒有了。

  「或疑曰」,這是後人懷疑者,「佛成道廿年,阿難方出家」。阿難是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又過了十年,佛才命他為侍者。換句話說,佛講經已經講了三十年,他才當侍者。「如此」,則三十年前佛所說的那些經典,阿難怎麼可以說如是我聞?這個裡頭古人有三種解釋,一種是「輾轉聞」,阿難聽這些大阿羅漢、這些師兄們,聽他們說的。第二是「佛重說」。這是阿難做佛的侍者提出來的條件,過去沒有聽的經,希望佛能夠重複給他講一遍,佛同意了。第三個「阿難自通」,這個我們能理解,那就是其義自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要你修到清淨平等覺,自然就通了。阿難是大權示現,也不是普通人。所以這三種說法,都能夠解除疑惑。

  這下面,三個略加解釋。第一個,「輾轉聞」,《報恩經》裡頭說,這都是有經典做依據的,不是隨便講的。「阿難所不聞經,從諸比丘聞,或諸天子說」,諸天子是護法神,從他那個地方聽來的。第二,「佛重說」,也是《報恩經》講的,「阿難因佛命為侍者,乃求三願。其中第三乃所未聞經,請佛重說,佛許之」,這一條應該沒有問題。第三,「阿難自通:《金剛華經》言,阿難得法性覺自在三昧」,這是一種定功,這個定功叫法性覺自在,「所未聞經,自能憶持」,有這個能力。所以結集經藏,五百阿羅漢對阿難都有信心,認為只有他出來複講,記錄下來成為經典,留傳後世。

  所以以後佛門裡面講經教學的大德,都用這個方法培訓出來。怎麼訓練?並沒有正式開班教學,佛講經,這些人全是聽眾,聽眾裡面有兩種能力的,可以選為傳教的法師。第一種,記憶力強,聽一遍他不會忘記;第二個,理解力強,他一聽懂得裡面的意義,就是他所體會的經義比別人深、比別人廣。有這兩種能力,可以選為講經弘法的人才,這個就是所謂聽眾當中根性利的。在中國普通一般教學,私塾教學,老師他所教的學生年齡不相等,有五、六歲的小朋友,有十七、八歲的大孩子。這些人在一起,二、三十個人,具有這兩種能力,就是記憶力好、理解力好,不是多數,少數幾個人,這幾個人老師要特別培養他,他有這個能力。中下根性沒有這個能力,沒有這麼好的記憶,沒有這麼好的理解力,怎麼教他?就教他背書,學習文字,將來在日常生活當中,他能用得上就夠了。他將來的生活,所謂士農工商,士這一條他不能走,他要學工、學商、學務農,他會從事這些行業去了。

  所謂仕途是指現在公務人員,或者更說得清楚一點,就是政府各個階層的領導。古時候最高的宰相,大臣,大臣就是各部的部長,正副部長這是大臣,下面省、縣這些地方領導,這讀書人的行業,他們要幫助帝王治理國家。這是讀書人,要經過國家考試,縣考秀才,考取秀才之後,國家就給你一份,現在的話叫工資,你一生的生活國家照顧你。在那個時候不是用金錢,是用糧食,你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先生考中秀才之後,國家每年給他的糧食,大概九十多石。九十多石的糧食,他決定吃不完,十斗是一石,十升是一斗,所以那個用不完,用不完他可以賣掉,做其他的用途。也就是說,你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你可以安心讀書,參加政府的考試,縣考秀才,省考舉人,國家那皇上親自做主考官,考進士。一般拿到舉人、進士,大概都是各級政府的領導,像現在縣市長、廳長、局長這一類的,為國家服務。各人的機緣不一樣,福分不相同,福分薄的,中秀才再不能往上去了,多半都做公務人員,官吏。官是主管官,領導;吏是幫助他辦事的,像現在科長、科員這一類的,這一類的職務就這些人去辦,這些人是多數人。

  所以人類根性不齊與過去世有關係。但是讀書的人多,想為國家服務的人多,為什麼?這個行業輕鬆,不是勞力的。農工商要勞力,很辛苦,都能夠致富,都有前途。所以中國人叫富貴,貴是有地位,富是擁有財富,農工商裡面都有富,讀書人裡頭有貴,地位愈高,國家給你待遇愈豐厚。我們看范仲淹《義田記》裡面所寫的,他做到宰相,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總理,那個俸祿是最高的。他把他一個人的俸祿養三百多人家,親戚朋友、有苦難的人,他統統照顧。自己一生過清淡的生活,節省下來幫助苦難的人。印光大師在《文鈔》裡常常對他讚歎,認為中國自古以來大成就的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就是范仲淹,真正是讀書人,真正是有愛心的人,愛自己的家、愛鄰里鄉黨、愛社會大眾、愛國家、愛民族。而且真的有行動,不是口說的,所以人積德,家裡子孫好。他做到宰相,他五個兒子,裡面兩個兒子也做到宰相,一個做御史大夫,還有做總督的。兩個兒子做到宰相,一個做到御史大夫,那是國家監察最高的官位,還有一個兒子做總督的。這是從因果報應當中去看,范仲淹一生,行誼、起心動念與倫理道德不相違背,後人世世代代都好,一直到現在。他們范家的後人來香港看過我,還帶了他的家譜送給我,這是有大成就的。小成就的,袁了凡,都是值得人尊敬,值得人敬佩的。了凡先生的後裔,袁家跟我也有聯繫,也把家譜送來給我看。我們看了非常感動,世世代代的子孫不忘記祖宗的教誨,這個教化的力量影響多麼深、多麼廣大!

  所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國人古時候無論是哪個階層,沒有不懂教育的,沒有不重視教育的。世界上四個文明古國,那三個都消失了,中國為什麼存在?就是中國人懂得教育,中國人重視教育,中國人真正在教育下了功夫,所以世世代代昌盛。我們這一代苦,是我們的先人疏忽了,也不過就是五、六代。清朝末年之後,大家看到外國的機器、科學技術,被這些東西迷惑了,認為這個東西稀奇,中國沒有。中國積弱的原因大概就是祖宗教錯了,這就產生懷疑,這一懷疑,受今天這些苦難。對中國歷史的認知、文化的認知,外國湯恩比博士,中國孫中山先生。非常可惜中山先生過世太早,他要多活十年,中國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我們在他《三民主義》講演裡面看到一段文字,民族主義第四講中山先生說,外國比我們中國強的,就是機器的製造跟科學技術。除了這兩樣東西之外,其他任何方面的都比不上中國,無論是學術、醫療、工藝,比不上中國。所以他說中國人學西方的,只要學機器的製造跟科學技術就足夠了,其他的我們中國有,都比他們完善,不能夠一昧盲目的學習。非常可惜,孫先生之後沒有人說了,一味盲從,把中國老祖宗幾千年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我們把它丟掉了。認為老祖宗都是封建、都是迷信、都是欺騙老百姓的,求鞏固政權的,這對古人是莫大的侮辱。

  古代帝王當中有這些人,極少數,那是什麼人?亡國之君,就是你們所說的。在中國歷史上看到,每個朝代都有盛世,太平盛世,封建迷信達不到這個境界。像中國每個朝代太平盛世,在外國歷史上找不到。外國是有強盛的,但是那確實是專制,確實是沒有把老百姓當人看待。中國沒有,中國自古以來,孟子都說「民為貴,君為輕」,這種民主的思想在中國幾千年。做上了皇帝,他也不能不愛民,他也不能不體恤人民、照顧人民,讓人民都能得到安居樂業,都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人民才擁護帝王。帝王愛民,真正為人民服務,所以才能享國幾百年,傳十幾、二三十世,這歷史上看到的。帝王不像話,自私自利,奢侈腐化,不理朝政,不為人民著想,人民起義把他推翻。在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末代皇帝迷在七情五欲上,國家就亡掉了,這在歷史上都能看見。

  所以信這個字比什麼都重要,今天不但中國需要,全世界都需要,整個世界的社會亂了。我們最近十幾年,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看清楚、看明白了,這個社會動亂的原因是什麼?一個字就是信,信失掉了,普遍的失掉了,許多國家領導人失掉了,學者專家失掉了,知識分子也失掉了。自信心失掉了,對於父母信心、對於師長信心失掉了,對傳統、對民族、對古聖先賢、對宗教信心都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要想化解所有衝突,如何幫助人民建立信心。信心裡頭第一個要素就是自愛,現在人不自愛。唯有自愛才懂得愛人,他為什麼不愛人,為什麼怨恨人?他不知道自愛,只知道自己物欲的享受。物欲享受糟蹋自己的身體,錯了,自己完全不知道,人生的價值觀全都顛倒了。倫理道德那是古人騙人的,那是專制、那是瞎話。現在人不騙人,你不騙人?這些都是起源科學的精神,無論什麼人,科學精神四百多年了,你能不受它影響嗎?不知不覺的都受了影響,對什麼都懷疑,真正難得找到一個不懷疑的。像海賢老和尚不懷疑,對什麼都沒有起過懷疑,其實這個人善根深厚,你騙我、你坑我、你陷害我,對你都不懷疑。受不受害?可能眼前受一點小害,不會有大傷害。為什麼?能原諒別人的人,能忍受侮辱的人有福,忍辱是消業障,但是人不能忍,決定後福。現在騙人、坑人、害人,自己得一點小利,那個小利享受不了多久就消失了。可是結下來的罪,遇到緣決定有報應,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

  我們往下看,「如是者,信成就也。居六種成就中之首位」。我們可以說,世出世間一切成就法中的首位,第一個。中國人非常講究,你看五常裡頭它就是基礎,五常從上面講的,仁義禮智信。信德是基礎,有信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禮貌,有禮貌才懂得正義,有正義才有慈悲心,才能夠自愛愛人。所以信德是五常的基礎,五層大樓這是第一層,沒有信,仁義禮智全沒有了,你說多重要。過去祖師大德將五戒配五常,這是佛的根本戒,以不殺生配仁,仁者愛人,不會害人,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飲酒是智,不妄語是信。修行從哪裡修起?從不妄語始,這是真的。能夠一生不欺騙別人,不說假話,這個人是個有德行的人,這個人是一個善人,佛門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修行能證果,他們在世間無論從事哪一種行業,他有成就,為什麼?他有誠信,這信字重要。「《智度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佛法廣大沒有邊際,把它比喻做大海,誰能夠入?有信的人能入,懷疑是決定不能入的,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你懷疑,你不相信。這是今天這個時代,佛法、聖學承傳的困難在此地。

  誰能夠承傳?具足誠信的人能承傳。誠信的人到哪裡去找?有沒有?有,有誠信的人。這些誠信的人我相信都是再來人,諸佛菩薩、大聖大賢到這個世間來救苦救難,他們又回到人道來。不管他有沒有學,但是這種人就是老實、就是聽話,聽話要信他才聽,沒有信他不聽,有信他聽,不但聽,他真幹。所以今天傳聖賢之法、傳諸佛之法,要什麼人?要老實、聽話、真幹。老實、聽話、真幹就是個信字,他有誠信。誠信是從真心裡面流出來的;妄心裡面流出來的是虛偽、是妄語。我們看人要從這裡去看,知道哪些人會有成就,哪些人很難成就。

  下面又說,舉《華嚴經》上所說的,「信為手。如人有手,至珍寶處,隨意採取」,這就是人入到寶山,你有手你可以採取,你可以得到。如果沒有手,你「空無所獲」,寶山珍寶再多,你沒有手你拿不到,用這個來做比喻。「可見,信者乃入法之初門,捨此莫由」。這個法是佛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古聖先賢留下來之法。入法的初門,第一道門,第一道門進不去以後就沒法子了,就在這個信字。我們學佛,我們求往生,這個信就更重要了,往生的條件三個字,信願行,你就決定能往生。蕅益大師講得好,有信、有願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是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有信、有願的人就能往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品位高下,那是念佛功夫的深淺,這個念佛,一向專念。念佛講功夫,不講遍數多少,不講,講功夫。功夫是什麼?功夫是放得下,這是功夫。一心專念,萬緣放下,這功夫深。念一句佛號,念十句佛號,抵得一般人念一萬聲、念十萬聲、念百萬聲都不止,他念那麼多他沒放下,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所以功夫淺深也可以說心地清淨平等,這是功夫。念佛人必須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法,念佛的人在這個世間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我對阿彌陀佛的尊敬表現在哪裡?表現對一切人事物,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都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自性,自性能生萬法,萬法就是自性,沒有絲毫差別,這才能入佛境界。這個功夫深,一念就能往生。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念二十萬聲佛號,對這個世間有留戀,對這個身體有留戀;對身體留戀,貪生怕死,對世間留戀,心裡放不下,這種人不能往生,他有障礙。這個光碟裡頭,海賢老和尚光碟,你們用心去觀看,他說了多少句,勸人念佛,「念佛是真的,其他啥都是假的」,這個話他說多少遍!這是老和尚的口頭禪,無論對什麼人都是勸你要念佛,念佛去吧,沒有二話可說。你看他的信心多麼圓滿具足!他生活在哪裡?他生活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眼前。為什麼說他生活在極樂世界?他沒有苦,他沒有分別。人沒有好壞,平等的,事也沒有好壞,萬法平等,為什麼?等於零。一切法,善法等於零,惡法也等於零,零跟零平等,為什麼?它不存在。

  大乘教裡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因緣生,因緣生法就不是真的。又何況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整個宇宙所有的現象都是從波動裡面所產生的,整個宇宙的脈動,像我們把脈,脈在動。這個脈動的頻率是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也就是說明,整個宇宙萬事萬物都是在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頻率之下產生的幻相。每一個幻相都是獨立的,沒有兩個幻相是相同的。所以《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既然是虛妄,就得要放下,為什麼要放下?它不是真的。真的是什麼?自性是真的。自性是空寂的,它永恆不滅,它能生萬法,它是活活潑潑的,雖生一切萬法,一切萬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想一想,二千一百兆次的,一秒鐘,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你怎麼能控制?你怎麼能掌握?你怎麼能得到?所以給你講老實話,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貪瞋痴慢疑放下了,過日子隨緣,什麼都好,沒有自己說,這個喜歡那個不喜歡,沒有,萬法平等,你多自在!這叫解開了,解開就脫離一切苦厄,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往生到極樂世界。不需要阿彌陀佛加持,你也是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你的境界跟他一樣,自自然然感應道交。這是大乘教上常提醒,常提醒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境界就是極樂世界。

  下面,「又為攝法之上首」,法是大乘,攝是攝受、攝取,取得如來大覺之法,上首是首要,首要的就是信,「故云:才入信門,便登祖位」。你只要真正有信心,你距離佛就不遠了,祖位就是成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不遠了,可見信字重要。現在老師沒有了。今天中午國內有些朋友來看我,有兩位說過去來看過我,我都記不得了。我跟他們談到信心重要,學佛要從信入門,「信為道元功德母」,入道的根源,能生一切功德,特別是要建立自信心。今天我們將湯恩比博士兩篇翻譯的資料送給他,勸他認真好好的去研讀,為什麼?幫助我們建立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佛法有信心,對中國傳統有信心,對國家有信心,我們國家就有救。中國有救,世界就有救。根、源就在這個信字,這個東西多重要!

  再看下面這一段,「又如是者,指所聞之法體,即實相之理體。實相妙理,古今不變,故曰如。如理而說,故曰是」,這個意思講得深。經典上展開第一個字,「如是」,如是什麼意思?如是是指這部經裡面所說的法,這法從哪裡來的?有個體,理體,根據什麼道理講的,這個道理就是事實真相,實相就是事實真相,宇宙的事實真相,生命的事實真相,萬法的事實真相,我自己的事實真相。佛法說什麼?就說這個。離開事實真相哪來的佛法?這個事實真相古今不變,叫如。只有這一樁事情如如不變,如如不動,是實相理體,實相妙理。妙是什麼意思?妙是能生萬法。所生萬法跟能生的理體沒有妨礙,在哪裡?就在眼前。非常可惜我們看不到,我們聽不到,我們也想不到,從來沒有離開。

  講到這個地方,我常常用電視屏幕做比喻。我們今天面對著屏幕,把屏幕比喻作實相的理體,把畫面比喻作實相的妙理。妙,妙是什麼?它能現相,雖現相,又沒有妨礙到理體,對理體沒有絲毫妨礙,妙!我們看到屏幕上這些色相,屏幕上有沒有色相?我們知道沒有,為什麼?我們把按鈕一關就沒有了,看到的屏幕,色相就沒有了。我們再一按,它打開了,色相現前。有沒有妨礙到屏幕?絲毫沒有妨礙到。它們兩個可以重疊,雖重疊,各是各碼事。屏幕能現,色相所現,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如果我們這樣看電視會開悟,會明心見性,會成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現在人不會看,不會看只看色相,色相笑他就笑,色相哭他就哭,跟著色相去轉,這就不妙了,這就怎麼?這生煩惱,就造輪迴業。所以會,你會麼?真正會,看電視都能成佛,看電視跟念阿彌陀佛,跟念《無量壽經》,念《華嚴》沒有兩樣,能成無上道。有沒有會看的?我相信有會看的,少數,他會看他也不告訴你。

  實相的妙理古今不變,它沒有空間,它沒有時間,它就在當下,三千年前就在當下,三千年後也就在當下,換句話說,它沒有空間,它也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沒有四方、四維、上下,這叫如。如理而說,把這個真相說出來,這叫是,沒說錯。「今依本經,蕅益大師曰」,蕅益大師這些話,《彌陀經要解》裡頭的,「依實相理,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曰是」。我們要把這個理搞清楚、搞明白,對淨土的信心就是真的,這個信心裡頭沒有絲毫疑惑。從什麼地方看?你真能放得下。如果你有疑心的話,你放不下,真正能放下,他真信。信什麼?這個宇宙之間,一切萬事萬物剎那剎那在變化,沒有一樣東西你得的到,包括身體,得不到。用什麼態度來過生活?一切順其自然,這就完全對了。順其自然的心是真心,順其自然的心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順其自然。有一念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不自然了。自自然然的好,自自然然的跟如是相應,不自然跟如是不相應。所以念佛求生淨土,決定無非,你把這句話圓滿具足承當了,當下就肯定了。

  「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實相妙理是什麼?當前跟當下是一個意思,一念心的自性就是本體,一念心的自體。這個東西是真的,能生能現。現的是什麼?全宇宙,整個宇宙就是一念心之自性,一念心之自現,一念心之能生。整個宇宙在佛法裡頭的術語,叫十法界依正莊嚴,是一念心之所生所現,阿賴耶之所變。阿賴耶是妄心,真心能現能生,妄心把它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如果沒有妄心,十法界、六道全沒有了,假的,乾乾淨淨,那剩下來是什麼?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是一念心之所現。十法界、六道輪迴,加上一個阿賴耶,一念妄心的所變,妄心把真心、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輪迴。在這個裡頭你一定要知道,十法界或者是六道,能不能說它就是一真法界?能,放下妄心就是。十法界、六道,是妄心把真心所現的現象扭曲了而已,妄心一放下,真心所現,原來就是一真法界。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過,哪個人我忘記掉了,大概是六十多年前,剛剛學佛的時候,喜歡看這些東西,這人往生,佛來接引他,他旁邊人問極樂世界在哪裡?在隔壁,他就走了。極樂世界在哪裡?在堂屋,這些話是什麼?就在此地,難懂。我們用電視比喻你就懂了,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當下,那個屏幕按鈕換一下就是了,就在現前,這完全給你講真的。

  這些年來我們提倡三時繫念佛事,冥陽兩利。中峰禪師開示裡頭有一句話說,「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兩句話的意思深,這兩句話把實相說出來,事實真相說出來了,妙極了!都不離一念。諸佛剎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一念心變現的,這一念純真無妄,就是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加上妄心就是阿賴耶,就變成十法界,就變成六道。這是事實真相。

  所以底下接著說,蓋實相妙理,只是當前一念心之自性,一點都沒有說錯。「非生非滅,無去無來,湛然常住,故名曰如」,這個意思說得深。一念心的自性,本體,非生非滅就是不生不滅,沒有來去。沒有來去,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沒有先後,先後是時間,過去、未來是時間,此界、他方是空間,沒有。時間、空間是我們凡夫一種錯覺,根本沒有事實。大乘《百法明門論》裡頭,把時間、空間放在不相應行法裡面,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不相應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話來說,只是一個抽象概念,沒有事實,找不到實體,完全是抽象的概念。有沒有這個法?有,不能說沒有,它不是真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是依他起,抽象概念什麼也沒有。從哪裡產生的?可以說從錯覺裡頭產生的,找不到實體。湛然常住,這自性,而且如如不動。它在哪裡?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我們的六根接觸不到,眼看不見,耳聽不到,連心也想不出來,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還有個意,對它完全不能起作用。實在講不是不能起作用,我們現在這根性迷了,迷失了本能,必須破迷開悟之後,我們六根能見到了,眼可以見到,耳能聽到,那是什麼?天眼、天耳,天是天然。換句話說,本能,六根的本能恢復,鼻能聞得到,舌能嘗得到,身能觸得到,能感觸到,意能緣得到,能想得到。什麼時候?大乘教裡頭佛常說,八地以上,我們證得八地、九地就看到、就聽到了。就在當前,說什麼?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的波動現象我們全看到了。這一念心的自性,不生不滅,無來無去,湛然常住,見到了。

  現在的科學家費了多大的力氣,一代接一代四百年,才看到物質現象。我們不能不佩服他,凡夫,用科學的技術把物質這個謎,宇宙間的奧祕揭穿了,我們不能不佩服他。揭穿了是什麼?假相,不是真的。所以科學家宣布,根據他們的研究發現,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存在。物質是什麼?物質是我們看錯的幻相,不是真的,根本就沒有。根本就沒有,很不好懂,八地菩薩懂,八地菩薩不要用科學工具,在禪定境界裡面看清楚、看明白了,管用。管什麼用?有天眼、有天耳,六種神通具足。而且這六種神通快要達到圓滿了,他再向上提升,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就圓滿了,本能接近圓滿的時候看到了。所以科學技術有什麼用?科學家用技術發現到,看清楚了,不管用,他沒有天眼,他沒有天耳,他沒有辦法得到受用。佛法,你見到真得受用。科學家發現極微色,極微色裡頭還有世界,科學家沒看到,普賢菩薩有能力入極微色世界裡面去拜佛、去聽經聞法,科學家永遠做不到。這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

  現在科學界非常熱鬧,在找第二個奧祕,就是念頭,心理現象的真相。現在集中力量找這個,物質現象找到了,這個祕密揭穿了,念頭,起心動念,物質是從起心動念裡面產生的。所以物質現象的基礎是精神現象,沒有念頭就沒有物質現象,現在要找第二個,這精神現象是什麼?所以現在我們在書店上看到很多這些報告,《念力的祕密》,《念力的能量》,都是不可思議的。我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這個謎肯定會被揭穿。揭穿之後,後頭還有個謎,精神現象從哪來的?佛告訴我們從業相來的。業相從哪裡來的?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從哪裡來的?一念不覺沒有原因,沒有原因意味著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只有自性是真的,自性如如不動。一念不覺是迷,如如不動是覺,一念不覺就是起心動念,極其微細,我們不知道。彌勒菩薩說「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一秒鐘能彈七次,三十二億百千再乘七,就是二千一百兆,單位是秒。

  我們再看下面說,「依此心性念佛」,心性,這個性能生萬法,能現萬法,我們依這個心性念佛,「求生淨土」,就是隨緣妙用,普利一切眾生。怎麼隨緣?這一句佛號一直念下去,不要分別、不要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我們做不到,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我們現在只可以做到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真學佛,這就是真實功夫。不但念佛不分別不執著,日常生活,每天工作,待人接物都要用不分別不執著,為什麼?真心。分別是第六意識,執著是末那識,真正修行人要懂得轉八識成四智,在哪裡轉?在根對著境界的時候,在這裡轉,眼對的是色塵,耳對的是聲塵,鼻對的是香,舌對的是味,身對的是觸,意對的是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這個時候學不分別不執著。那是什麼?轉識成智,我只要不用分別,妙觀察智就出現;我只要不執著,平等性智出現了。妙觀察智就是我們這個經題裡頭的清淨心,平等性智就是經裡面講的平等心。清淨、平等出來,清淨平等是真心,用真心不用妄心就是轉識成智,識是妄心,妙觀察、平等心是真心,這叫真修行,這叫真用功。平等心出現,你對一切人事物都不會分別,這隨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不好。清淨心現前,妙觀察;平等心現前,平等性智出現了,這是真修行。

  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哪裡是道場?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地方就是我們修行道場。不要用妄心了,妄心造業,重的造輪迴業,輕的造十法界業,很麻煩。費很長的時間,經歷多少苦難,你才慢慢把它離開。淨宗這個方法妙極了。這些都是很微細,心浮氣躁的人不能用,用不上,怎麼辦?念佛。海賢老和尚為我們表法,念頭不動很好,一動全是阿彌陀佛。全部歸到阿彌陀佛,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就能轉識成智。念到功夫純熟之後,豁然開悟了。開悟,智慧現前,不是別的,煩惱習氣放下了,沒有了,全是智慧現前,這叫做其義自見。看東西其義自見,聽東西其義自見,接觸一切境界其義自見,統統生智慧不生煩惱,煩惱就是分別執著,沒有分別,沒有煩惱。「依此心性念佛,求生淨土。能念是實相心,所念是實相佛,所生是實相土,咸為實相正印之所印」。好!「故大師曰:決定無非,曰是。」這個大師是蕅益大師,蕅益大師這段講得太好了,講得非常妙!我們要把它記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如是」兩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