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0-057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七0集)  2014/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7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九百六十七頁第七行,就是第二段:

  「本品廣明善惡果報。《觀經》三福中深信因果,亦正以此為勸也。世人愚痴不重因果,或更狂妄,撥無因果。故諸經中,反覆教誨也。」又《吳譯》本裡面說,「諸欲往生阿彌陀佛國者,雖不能大精進、禪定、持經戒,大要當作善」。我們念到此地,這是五種原譯本《吳譯》的原文。《觀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淨業三福這一段,這一段非常重要。我們淨宗學會當年在美國成立,我寫了個緣起,緣起裡面提出,淨宗同學必須要遵守五個科目,做為我們行門的標準,也就等於戒律。五個科目第一個就是淨業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一般同學都能夠記得住,希望時時刻刻,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違背這五科。第一科三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落實在《弟子規》,把《弟子規》做到,這兩句就算是及格了。下面一句「慈心不殺」,最後一句「修十善業」,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修十善業,這是落實《十善業道經》。我們把這三樁事情,稱它為儒釋道的三個根,這個理念就是從淨業三福來的。佛提出來,我們怎麼落實?所以《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是必須學習的功課,那是做人的根本。淨業三福第一福是人道,人都做不好,怎麼能成佛?所以要想成佛,必須先得把人做好。標準的人,佛心目當中就是做到這四句。所以這是第一福。人不能沒有福,從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才可以入佛門。

  入佛門先要接受三皈五戒,所以第二福裡頭只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三句現在沒有了,三皈沒有了,三皈也造成嚴重的誤會,皈依佛以為佛像,佛像是佛,經典是法,出家人是僧,這三皈意思錯了。形式上的三寶它有作用,它的作用是提醒我們;真正的皈依是自性三寶,就是本性,六祖惠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就是那個自性,那個自性是三寶。自性覺是佛寶,佛是覺的意思,自性覺,自性不迷。阿賴耶迷,自性不迷,我們要從阿賴耶回過頭來依自性覺,這叫皈依佛。法是什麼?法是正知正見,自性正。正知正見的標準是佛經,佛所說的是正知正見,沒有一字一句是說錯了的。所以我們要恭恭敬敬、誠誠懇懇的來讀誦經典,希望經典幫助我們開智慧。沒有智慧不要緊,記住依教奉行,久久自然能生智慧。這是性德,這叫皈依法。皈依僧,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淨而不染,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要六根清淨,我要不受外境干擾、不受外境影響,這真正皈依僧,是這個意思。

  惠能大師那個時代去釋迦牟尼佛大概一千六百多年,我們從《壇經》上看到,能大師跟一般人說皈依,他就不說佛法僧,我們讀到這個地方要認真思考,為什麼他改了。他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他不說佛法僧,說覺正淨,然後再加以解釋,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由此可知,在唐朝這個時候,佛教傳到中國來幾百年了,一般世俗對佛法已經產生誤會,把意思解錯了,他為了糾正,所以不用佛法僧,用覺正淨。何況六祖到我們現在又一千多年,漢到唐大概七百年,愈傳愈訛。現在人不肯深入經藏,不研究這些東西,以訛傳訛,外面一看出家人是這樣,他就信以為真。還有年輕人到香港來看我,出家人,跪在地下要我給他摩頂,這就是對摩頂真正的意思不懂。摩頂,加持,我用什麼加持你?摩個頂就算加持,那不是太簡單了嗎?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密宗灌頂加持,這個註解前面有詳細說明,黃念祖老居士講的,他本人是密宗金剛上師,傳密法的,為我們解釋灌頂的意思。灌是什麼意思?灌是授予,傳授給你;頂是最高的佛法,頂法,人頭頂,頂法。把最高的佛法傳給你,這叫灌頂。不是用幾滴水灑到頭上,不是這個意思,那是形式。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現在人重形式不知道實質,這是可悲的現象。

  什麼法是如來的頂法?《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既然平等,哪個是頂法?法是正,皈依正,正而不邪。你看正什麼意思?中國的文字,上面是個一,下面是個止。你受這一法,你一生學習不能改變,這就叫頂法,法是平等的。選擇之後一生不改變,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就得定,他就開智慧,開智慧就成佛。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法法都是頂法,這個一定要知道。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我們示現了,每一位善知識他專修一樣。善財童子去參訪,他自己非常謙虛,在一切法裡頭我只懂這個法門,其他的我不懂,你到別處去參訪。都是自己謙虛,讚歎別人,沒有貢高我慢的,沒有稱自己是第一的。所以止於一就是正法,同時學二樣、學三樣就不是正法。為什麼?你的心力、精力分散了,不能集中,分散了就會產生妄想、產生雜念,你就起疑惑。兩個可以比較,一個沒有比較的。成佛之道決定是因戒得定,戒就是方法,這個方法幫助你得定,因定開慧。開慧就是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教下所說的大開圓解,淨土宗稱它作理一心不亂,各宗用的名詞不一樣,境界完全平等。

  今天我們得到這部經,得到這個法門,對我自己來說,這就是我最高的法門。我能接受,我能理解,我能修行,我一門深入,就有得定的可能;得定之後繼續修學,就有開悟的可能,這叫頂法。老師把這個傳授給我,這叫灌頂。傳授之後,你每一天把這個經從頭到尾念一遍,那是誰?那是阿彌陀佛、十方諸佛給你灌頂一次,念一遍就是灌頂一次,念十遍就是灌頂十次。那是真灌頂,不是假的,實質的灌頂,不是形式灌頂。名詞術語的含義要搞清楚,不能囫圇吞棗,不能人云亦云,自己有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淨業三福第二福,入門,一定受持三皈,三皈是你進門,把佛法最高的修行原則傳授給你,你從今之後,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能違背,不可以違背覺正淨。覺正淨的反面就是迷邪染,迷邪染是製造六道輪迴,覺正淨是製造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稱為淨土,娑婆稱為穢土。用什麼方法修覺正淨,從哪裡下手?從五戒十善下手。五戒十善,我們這個經上,從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都是細說五戒十善,就是古大德所提倡的持戒念佛。如果受了三皈還是迷邪染,沒有歸,你沒回頭,你不能往生淨土。第二福是入佛門,第三福是大乘菩薩道,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小乘成就了,迴小向大。大乘第一個,「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本經這幾品,三十二到三十七,六品經,因果講得最多。要深信因果,從因果裡頭產生畏懼之心,決定不能作惡,不能違背自性。

  自性,現在一般人稱為自然法則,自然法則是最健康的、是最好的,違背自然,問題就出來了。古人隨順自然,現在人要創造、要革新,要改變自然,觀念不一樣。自然是被改變了,怎麼改變?破壞自然。破壞自然環境,帶來的就是災難。有科學的工具,古時候破壞自然沒工具,現在有工具,真的可以移山,真的可以填海。山移開了,海填出來了,一個海嘯來了怎麼辦?後悔遲了!人要過得幸福美滿,還是隨順自然的好。現在有很多人提倡,連科學家也提倡,恢復自然的農耕,我們才有健康的食物。破壞大自然的規律,稻米,養人最重要的物質出問題了,蔬菜出問題了,水也出問題了,這裡面都有對人不利的一些毒素在裡頭。佛在這個經上所講的「飲苦食毒」,這句話在過去我們看不懂,現在完全明白了。三十年前我們在香港吃東西,小攤子上,隨便哪個小攤子坐下來就吃,沒有問題。現在不敢了,怕什麼?怕飲食中毒。你說人活得多可憐、活得多苦。

  深信因果那就好了,不敢作惡,惡有惡報,惡報太可怕了。可是今天沒有因果教育,沒有宗教教育,一般人把因果,誰一說因果,這是宗教,後頭接著這是迷信,迷信就是撥無因果,狂妄到極處。佛在一切經當中反覆教誨,顯示苦口婆心,眾生愚痴,不能接受,不能相信,還繼續作惡,以為作惡才能滿足他的欲望,這個觀念錯誤,這個觀念不止毀滅一個人,毀滅社會,毀滅人類。這種嚴重性現在逐漸逐漸浮出來了,有不少人看到、想到了,可是沒有辦法回頭,只能夠求怎樣保全自己,這就陷入消極。因果講多了,社會大眾不但沒有讚歎,還要來找麻煩,你胡造謠言,你擾亂社會,罪名加上了,這個罪名,司法機關就可以把你拘留,叫你去坐牢。說真話的人有罪,說假話的騙人,別人恭維你、尊重你,現在是這麼個社會。

  《吳譯》本裡面說,這都是經文,「諸」是一些大眾,要想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雖然不能夠大精進、禪定、奉持經戒,但是至少要「大要當作善」,要作善。當是應當,應當上加一個大要,加強這個語氣。要行善,要行大善,大善是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彭際清居士曰:十善本為天業」。這大家都知道的,要生欲界天,應當修上品十善,生欲界天,四王天、忉利天;來生不失人身要修中品十善,才能得到人身。六道裡頭得人身,都是阿賴耶裡頭有五戒十善的種子,投胎的時候它現行,它起作用了,就是有緣把它引發出來,這到人道。不定什麼因緣讓你善心動了,就到人道來了;惡的念頭動了,畜生道去了、餓鬼道去了。緣觸動,因感果。我們現在是用念佛的因緣「迴向極樂」,這是「轉天業而成淨業」。要記住,五戒十善不能虧缺,常常念在心裡頭。不殺生,要做到沒有害人之心,讓別人受到傷害,不能有這種念頭。不能破壞別人的善行,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喜歡幫助別人,不能障礙別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以十善為標準,真幹。別人幹這個是生天,我們幹這個是念佛迴向求生淨土,轉生天的業報,成就往生淨土的業報。「何以故?念佛之人能轉惡業,何有天業而不能轉。」念佛人的心地純淨純善。

  賢首國師在《還源觀》上舉出四德,那是四條戒律,菩薩的戒律,不是普通的。很簡單,能做到好,如果能做到,往生到極樂世界肯定生實報莊嚴土,為什麼?菩薩行。第一條「隨緣妙用」,隨緣就是普賢十願裡面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妙用是什麼?妙用不著相,成就一切利生功德,心裡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妙用。通常我們在大乘經上讀到的,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落實在哪裡?落實在隨緣。恆順一切眾生,不起心動念、不分別執著,高,真高!這是菩薩行,這是真正的修行。沒有這些境界,你怎麼知道你不執著,你不分別、不起心動念?得到境界當中,離開境界到哪裡修?第二個「威儀有則」,表現在外面是社會大眾的榜樣、模範。我起心動念得想想,社會上這些人都像我這個念頭(起心動念)行不行?行可以做,不行就不能做,念頭不能動。說話亦如是,造作亦如是,一定是給人做好樣子。釋迦牟尼佛是我們最好的典範,一切時、一切處,身口意的造作都是十法界眾生最好的榜樣。一切眾生怎麼樣學佛?看到釋迦牟尼佛就行了,那個樣子就是佛的樣子。第三言色,言語、容貌,「柔和質直」。質直是真誠心,裡面是真誠心,外面是和顏悅色,表現在外面是和睦、是親愛。最後一條是菩薩的存心,「代眾生苦」,要有這個精神,要有這個願力。地藏菩薩為我們示現,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入地獄幹什麼?度那些業極重、受極苦的眾生。地獄眾生見到地藏菩薩不信的多,為什麼?這些人傲慢,好面子。如果他要是聽了地藏菩薩的教誨,真正生起恭敬心,他就離開地獄了,一念真誠恭敬就離開地獄。

  「是故修淨業者,當盡己力,兼行眾善」。只要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好事,遇到了,這是有緣,就要做,不能有絲毫懷疑。下面說,「且所謂帶業往生,其業蓋指宿業」。宿世的惡業雖然沒有全消,「但仗佛本願」,本願是四十八願,「及持名妙德,故可帶業往生,不更惡趣也」,就是不再墮惡道,你就到極樂世界去了。四十八願第二願裡頭有這麼幾句,「來生我剎,受我法化」,接受,這個我是阿彌陀佛,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往生到極樂世界,「不復更墮惡趣」。阿賴耶裡面有惡道的種子不怕,到了極樂世界有種子,沒有緣。極樂世界沒有惡緣,所以極樂世界沒有惡道。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是人、天兩道,沒有羅剎、修羅,沒有地獄、餓鬼、畜生。但所帶的業是宿業,以往的這些罪業,「決非現行之業」。現行是眼前造作,眼前不能造惡業,過去造的惡業可以帶去。千萬不可以誤會,認為我現在造的惡業也能帶去,就錯了,沒有這個道理,帶舊業不帶新業。什麼叫現行?簡單的說就是現前所造的、現在所造的。實在講是明知故犯,這在理上講不通,人情上也講不過去。

  「如《涅槃經》中:廣額屠兒,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是佛說的,這是個屠戶,殺生為業的,這造的是地獄業,放下屠刀是真正懺悔。一生從事於屠宰業,他用的是什麼心?妄心。造一輩子的業、幾十年的業,臨終時聞到佛法,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放下屠刀懺悔,後不再造,這個心是覺心,不是迷的。這個心是真心,過去那個惡業是妄心,妄心是邪思邪念,真心是正知正見。諺語所說的邪不勝正,邪惡再多,一念真正,邪惡就消掉了。為什麼?邪念是生滅法,真心是清淨法,不生不滅,常住真心。真的現前,邪的就消失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經上這兩句話世俗人都知道,常常引用。「故知成佛,必須放下屠刀也」,不能不放下。屠刀是什麼?十種不善就是十把屠刀,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這都是屠刀,貪瞋痴慢全是,統統放下。反過頭來就是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念佛決定得生淨土,生淨土就是成佛。念老在此地告訴我們,若行人修淨業,一面念佛一面還作惡,「如是修淨,決定不能往生」,這個要知道。

  下一段說,「又有以行善為人天乘,而輕之者」,觀念錯誤,輕視。「唐鳥窠禪師以吹布毛示弟子會通」,會通開悟了;「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示白居易」。白居易那個時候做杭州太守,就是現在杭州市的市長。鳥窠禪師住在西湖,是西湖一棵樹上,他在樹上做了個窩,住在樹上,所以叫鳥窠禪師,是個修行得道的人、開悟的人。白居易逛西湖遇到了,向他請教什麼是佛法,禪師就說了這首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經上的一首偈子,這個一點都不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斷惡修善,斷惡修善就是隨緣,自淨其意是妙用,是諸佛教,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不離這個宗旨。人家要問我們佛教是什麼,就用這四句,一點都不錯,而且容易懂,也不至於叫人產生佛教是迷信。斷惡修善對不對?你不敢說不對。斷惡修善如果沒有自淨其意,這個業報是生天,這造天業;如果是自淨其意,這是大乘,菩薩。可是白居易聽了之後說這兩句,「三歲小兒亦說得」。鳥窠禪師接著一句,「八十老翁行不得」。這句話點醒了白居易,決定不能夠輕視。

  像現在許多人輕視《弟子規》。我們提倡《弟子規》也有因緣,十幾年前,有幾個在中國大陸各地用傳統文化教小朋友讀經。小孩記憶力很好,教他們背四書五經,小孩都能夠背得很熟。可是效果怎麼樣?這些小孩在家裡頭瞧不起父母,在學校裡瞧不起老師。那個時候我住在跑馬地,他們到跑馬地來看我,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說這些事情古時候沒發生,古時候教小孩是教他念四書五經,沒發生這個事情,為什麼現在發生?古時候,父母小時候也讀,所以他問父母父母知道,你能背他也能背;你問老師,老師也知道。現在父母不念了,在學校老師也不念了,所以學生才瞧不起。瞧不起之後怎麼?不聽話,在家裡不聽父母,在學校不聽老師,變成叛逆。來問我,我當時就告訴他,童蒙養正要從德行下手,要幫助他懂得怎樣做人,這個重要。讀書我不贊成讀那麼多,讀那麼多你目的何在?你讓他記住,記住這個東西將來他長大沒用處,現在社會不要,你不是浪費他的精力、浪費他的時間?古人教他讀經他有目的,目的是什麼?不是記誦,目的是保持他的天真,也就是天真是天然的真誠心。要沒有東西去鍛鍊他,小孩也會胡思亂想,也有妄想、也有雜念,這個對他不好。要曉得,讀書把妄想讀掉、把雜念讀掉,保持他的清淨平等,目的在此地。至於書會背,那是副作用,附帶的,不是主目的,主目的是幫助他修定。

  這個方法,自古以來是對知識分子用的辦法,知識分子喜歡讀書,喜歡讀書就叫你讀書,從讀書這門東西去修定,這個我們要懂得。最重要的是學規矩,規矩在哪裡?《弟子規》,是每一個家庭子弟學校,我們叫家庭子弟學校,就是古人講的私塾,私塾是家庭子弟學校,養成良好的品德,童蒙養正特別重視這一點。對於有悟性的小孩,悟性高,他接觸事情他能提出問題,你給他講他能覺悟,有悟性的小孩,要特別在意培養他的悟性,也就是培養他的定慧,對他的教導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讓他念很多,念很多悟性就沒有了,為什麼?他分心,他的精力不能集中,讀一樣他集中。念到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可能十幾歲就開悟了。古時候十幾歲開悟的人很多,縱然不是大徹大悟,他也是大悟。他悟了之後,他懂很多事情,不僅他自己讀的這部書他明白,沒有讀過的他看他也懂。會養成一個讀書的習慣,為什麼?讀書有樂趣、有悟處,讀書真快樂。沒有悟處的時候,這一門深入對他不行,為什麼?他不能得定,讀到最後枯燥無味,不想讀。那得另用一個方法,方法就是多讀。但是多讀不是同時的,一部讀完了讀第二部,讀不同的,他有興趣,讀一樣他枯燥無味。對於有悟性的,那一部愈深愈有味道,會發現經典其味無窮。所以學生根性不一樣,用的方法不相同。沒有悟性的就叫他多讀,著重在記誦,很多書慢慢他都念過了,將來做為學習的基礎。

  學習一定要遇到好老師給他講解,教他修行,如何把所學的落實到生活,落實到工作,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他能成為君子、成為賢人。有悟性,要專注,他如果大徹大悟,他成聖人。孩子裡面真有,不是沒有,一班裡頭老師要是細心觀察,會找到幾個。所以孩子到這個世間來,真是《三字經》上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教育的目標,如何把這個本善保持,讓他一生都不會失掉,他就變成聖人,不能成聖也能成賢,大聖大賢是社會大眾最好的榜樣。他的思想言行有方向、有目標,跟古聖先賢走的是一條路。佛法這些菩薩們,無論修哪個法門,跟成佛之道的那些諸佛走的是同樣的路。這叫道,行在道上,沒有越軌,沒有偏邪。

  所以教學不是容易事情。古人教學請老師,家庭開會,要開很多次的會,到處去打聽,我們這一縣,我們附近的鄰縣,哪些讀書人。那些讀書人書讀得很好,命裡沒有富貴,參加考試老是考不中,一生就是個秀才的地位,他們能幹什麼?他們就能教書。這些秀才真有學問、有道德,有慈悲心、有愛心,會教小孩,符合這些條件,這就是家庭私塾裡頭聘請老師的條件。家裡面會議通過了,再派人跟這個老師聯繫,表達誠意,看老師願不願意,老師願意,聘請老師的禮節非常隆重。老師有使命感,這一家他們的父老,把他們底下後代付託給老師,他家往後能不能出人才全靠老師,對老師的尊敬無微不至。老師要不能把孩子教好,第一個,對不起人家的這種恭敬禮拜,甚至於對不起人家祖宗。自己兒子教不好沒關係,私塾這些學生一定要成才。將來這些學生成就都在他之上,好老師,他被鄉里讚歎,他沒有私心。學生將來成就超過老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的光榮。學生如果考取狀元,那是最高最高的學位,博士班的第一名,回家來祭祖先、拜老師。拜哪個老師?啟蒙的老師,那是什麼?那是老師的根,沒有那個根,怎麼能培養得出來?這就是中國人不忘本,重視啟蒙的第一個老師,一生都不會忘記。家學不是臨時的,是長期設置的,老師有的時候在這裡就教一輩子。所以這個家,對老師家裡面照顧跟自己家沒有兩樣。老師生活得到保障,他的後人、子孫有學生照顧,師徒如父子,老師的兒女跟自己親兄弟一樣。一定要照顧到,不照顧到,鄰里鄉黨都會罵你,你忘恩負義。對老師沒照顧,跟對父母不孝順同樣的罪。

  我們再看註解的後面,白居易對鳥窠禪師說的話,以為這兩句話很淺,吹布毛能夠叫會通法師開悟,以為這是很深,這是白居易。「以此二句與吹布毛平等無二」,這是鳥窠禪師。「一迷一悟」,天壤之別,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若是圓人,法法皆圓」。什麼是圓人?開悟了,開悟了法法皆圓。沒有開悟的時候法法差別,為什麼?他有分別、他有執著。開悟的人,分別執著沒有了,不但沒有分別執著,連起心動念都沒有。「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又何能輕之耶?」這都是真話,都是實話。《金剛經》上所說的,「諸法平等,無有高下」。諸法,《華嚴》、《法華》一乘妙法,一般人以為深,大法;《十善業道經》,大家認為小法,教初學的,幼稚園的教科書;《華嚴》、《法華》,博士班的教科書。圓人看起來平等的,為什麼?《十善業道》的理是《華嚴》、《法華》,《華嚴》、《法華》的行、落實就是《十善業道》,你說它是一還是二?所以《弟子規》不能輕視。

  我們在香港也遇到,有幾位教授來看我,名教授,那個時候我們提倡《弟子規》,他問我為什麼要提倡這個,都認為這是幼稚園的課程,童蒙教學、《三字經》一類的,教小朋友的。我舉了一個例子,譬如一個天平,我們擺個天平,這邊放一本《弟子規》,這邊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於《四庫全書》,我說擺在天平上它是平等的。他很茫然,不能理解。然後我就給他解釋,我說這邊這麼多你看,這麼多,它是什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這一小卷,篤行。這些東西要不能篤行還不如它,還比不上它。他終於明白了。如果我們所學非所用,你學它幹什麼?我們今天發現許許多多學古籍的,我在歐洲看到的,歐洲著名大學裡面有中文系,有人稱它為漢學系,他們完全用中國古籍,這些學生非常可愛,有能力讀文言文。我問他們,你們學中國文言文,能看得懂中國古籍,看得懂中國古人的註解,你們用多少時間?大家都告訴我三年。我聽到很歡喜。說明什麼?文言文不難,三年就有能力閱讀《四庫全書》。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真正有心學,不難。但是他們所學的都把它當作古文化去研究,幾千年古代的文物,他是用這個心態來看;也就是說,看它從那個時候慢慢怎麼樣發展演變,不知道現在可以用,跟我們現在的生活、工作脫節了。我們不去看不知道,一看之後才發現到,這問題出來了。他學的東西有沒有用處?沒用。他講得頭頭是道,中國在某個時代某個時代,公元前,他能講得很清楚,現在不得其用。

  去年在法國,我們訪問法蘭西的漢學研究所,我們才真正知道,歐洲漢學這是最早的一個研究機構,它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歷史,清朝光緒年間建的,比英國的漢學早三十年。所以歐洲有個諺語,學漢學到巴黎,不是在倫敦。我們特別去訪問,聊得很歡喜,他們一些教授、主持的人,我們好像談了三個半小時,一個下午。他們知道我們在馬來西亞要建個漢學院,他問我你怎麼教法,我就告訴他,現在社會亂了,我們要幫助這個社會化解動亂,恢復安定和諧。我說我們頭十年,這個漢學院前面十年,開的課程完全用《群書治要》,也就是《群書治要》的原書有六十五種,我們能有一些人真正發心,每個人學一種。我希望我們的研究員有一百人到二百人,在裡頭研究這六十五門功課,認定一種一門深入,研究多少年?十年。十年之後,他就變成這個科目的專家學者,他有能力把《群書治要》這裡頭一部分講透,講清楚、講明白,如何活用在現在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他們非常驚訝,幾千年的東西現在還管用嗎?我說管用,如果不管用,學它幹什麼,那不叫浪費精神、浪費時間嗎?真管用。他們產生很大的興趣,主動提出來要跟我們合作。我說歡迎,希望我們能夠合作,跟倫敦也一起合作。

  這些古籍是真正的智慧,智慧是沒有空間的、沒有時間的,無論在哪個地方,無論在哪個時代,它都是正確的。這是我們訪問的時候,把我們這個理念介紹給他們。管用,個人學,用它來修身,用它來齊家,用它來治國,用它來化解衝突,達到全世界社會的安定和諧,真正有大貢獻。我跟他講,湯恩比的話沒錯,他看到了。可惜他提出這個話之後,好像只有三年他就過世了,如果他再能多活個三、五年,我相信他會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讓大家產生信心。好像他是八十五歲過世的。這是真正一個歐洲人研究中國的古籍,他搞明白了,知道這個東西管用,所以才說出來,「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一般人沒有深入,對他的話半信半疑。我們對他這個話非常肯定,他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跟大乘佛法,可以說都是圓融的,都是從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不是從意識裡頭,意識有分別、有執著,它是從自性流的,自性裡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自然流出來的。你有問,他自然答覆你,沒有通過考慮,沒有通過去想一想我要怎樣答覆你,沒有。為什麼?他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他心裡沒有東西,所以答出來是真的。如果他讀過很多書,他有很多依據,哪一家怎麼說的、哪一家怎麼說的,那個不行,那是知識,知識有侷限性,知識不是圓融的,而且還有後遺症。所以東方人講求悟性,講求開悟。最早是在佛學,佛學傳到中國,中國人也講求開悟。佛法沒到中國,中國老祖宗就重視開悟,知道有悟性,煩惱輕的人很清楚、很明瞭的顯示出來,心思亂的人、妄念多的人就沒有。於是乎教學非常著重專注,就是專一,把你自性悟處引出來,東西太多就把悟門堵塞。

  所以廣學多聞是什麼時候?開悟之後。那個時候在佛法叫後得智,開悟是根本智,根本智出現之後再求後得智。所以《華嚴經》最後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求後得智,善財一定是在文殊會上得根本智,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根本智。《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那個悟就是無知,無知是根本智,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他心裡什麼都沒有,你問他什麼,他自然回答給你,沒有一點障礙,而且回答都非常正確。這是西方人不能理解的,不敢相信的,哪有這回事情?但是看到《六祖壇經》真有這麼一個人,他的智慧從哪來的,他們一輩子也想不清楚。他們不知道智慧是自性裡頭本來具有的,不但具有智慧,還具足相好,還具足德能,全是自性本具的。

  此地念老給我們說的,「人天乘即是一佛乘」。大乘教裡頭宗門大德常說,哪一法不是佛法?問你會不會。會了,哪一法不是佛法?不會,不會哪一法是佛法?不會的一樣都不是,會的樣樣都是。「淨宗之妙,在於照真達俗。若廣行眾善,則造福於當前之社會,且成為淨業之助行」。修淨土的妙,真正修淨業,他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個世間的欲望他斷了。他用心是大公無私,他的愛是真誠的愛心,就是宗教裡面所說的神的愛心、上帝的愛心,決定是平等的愛一切眾生,為一切眾生盡心盡力做出貢獻,自己一無所取。一無所取,這叫什麼?這在佛法叫功德。他積功累德,用這個功德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他如果要求世間名聞利養就變成福德,功德沒有了。功德是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福德是人天福報,他不要。這種人到哪去找?真正的佛弟子就是。還有名利心,還有好勝心,還有我心(我這個執著),這是凡夫,這不是佛弟子,佛弟子把這些全放下。所以他們廣行眾善,造福於當前社會,把這個功德當作淨業的助行。「復深信願,持佛名號,則自他兼利,常樂無極。」這是淨宗學人,標準的淨宗學人,道道地地的念佛人,彌陀弟子。

  「又此品廣明濁世惡苦。雖只廣陳事相,實則圓顯一心」。這篇所講的都是事,都是一些因果報應的現象。我們會讀經的人,從現象體會它的理,所以實實在在是圓顯一心。「心穢則土穢,心惡則趣惡」。我們心染污,心不乾淨,所以我們居住的環境染污;我們心裡惡,十惡,所以我們的人事環境惡。「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厭離從哪裡?從內心,不從事相,事相是已經結成果,它不能改變,要從能現穢土的心上去改變。我們修清淨心,修清淨心自然我們居住的環境清淨;修善行,自然我們所遇到這些人物統統都是善行。我以善心待人,別人以善心對我。我以善心對他,他還是以惡心對我,這要原諒他,他積惡太深、太重了,一時轉變不過來,要假以時日,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他轉過來了。怎麼知道?我們自己走過這條路,就是這麼轉過來的。

  學佛,我們前面十年沒有離開名聞利養,有好勝心,有嫉妒的習氣。我還比較好,沒有嫉妒這個行為表現,但是有這個習氣,會有這個念頭起來,時間很短,很快就消失掉了。這幾十年之後到現在,習氣沒有了,看到別人的好事真生歡喜心,不容易!嫉妒障礙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嚴重的業障。我這樁事情是在南京念書的時候,我一生感謝我這個同學,念念不忘。但這個同學沒有人知道,打聽不到了,白震寰,他姓白,震是地震的震,寰是寰宇,就這個寰,白震寰。年齡我們差不多,他大我大概一、二歲,忍辱波羅蜜是他教給我的,我跟他學的。我對他非常佩服,也非常感謝,把我這個嚴重的毛病糾正過來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