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0-0529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二九集)  2013/12/3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52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八百八十六頁第一行看起:

  這還是接著前面的註解,念老在這裡給我們做了個總結。「自然嚴整」一直到後面「無有憂思」為一大段,「其中菩薩種種妙德,皆因適得其中,而自然成就。嚴整者,嚴肅整齊,指聖眾之威儀,檢斂端直即嚴整之內容」。什麼是嚴整?後面這四個字說出來了。下面這一科,「咸為道慕」。

  世尊說經,佛門常講演教說經,演是表演,是要把所說的做出來給大家看,這個樣子大家就會相信;如果只說沒有演,很難讓人相信。所以世間把演跟講常常連起來,演講,著重在演,演了之後再講;講演,著重在講,講了之後一定要演,不演就白講了。是講在先、是演在先?這個不一定,因時、因地、因事、因眾生根性種種不同。所以哪個在先、哪個在後,要看時節因緣,都好。一些不能收到效果的,多半把演疏忽了,演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妄盡還源觀》裡面所說的做榜樣給人看,「威儀有則」,這個則就是原則、就是榜樣,一定要做給別人看。

  佛弟子,佛法為什麼衰?許許多多高級知識分子對佛法不了解,含糊籠統,以為它是宗教、是迷信。這麼好的東西,佛陀的教育,在今天社會大眾有這麼多人誤會。誤會當然他就不想學,他自己得不到利益,這是沒話說,他如果真正要學佛,他對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產生很大的貢獻,連這個也失掉了。我們是確實真正有幸,遇到個明白的老師,把這樁事情給我講清楚、講明白了,這才發現世間還有這麼好的,這叫妙法。不僅《法華經》稱妙法,佛所說的一切經無一不是妙法,簡單幾句我們真能做到,妙絕了!怎麼妙?無論是在講或者是在演,都能提升我們的福慧,福德跟智慧。古人所謂的是教學相長,這個確實是經驗之談,於性德相應,解行並重,解就是說,行就是演。

  我們看下面這段經文,「咸為道慕」。請看經文:

  檢斂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求道和正。不誤傾邪。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咸為道慕。】

  這都是對極樂世界的大眾讚歎。「檢者檢束,不使分散」。斂是收斂。故檢斂這兩個字,就是經中「耳目口鼻,皆當自端」,端正。底下兩句說得非常好,「收聽攝視,外絕諸緣之意」,這八個字說得好,跟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教導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意思相同。怎麼收聽攝視?聽是耳,耳聽外面音聲,喜歡聽的他就很用心、很注意。聽他喜歡的音樂、歌聲,耳被音聲誘惑了、被音聲干擾了。他聽到的音聲馬上會轉給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分別,轉送到第七識,第七識就執著,喜歡的就生貪愛,不喜歡的就生瞋恚,生煩惱了。眼見色亦如是。這就是外面六塵境界擾亂六根,六根把所見所聞送給第六、第七,就起分別、執著,那就造業了。傳遞的速度非常快,我們無法想像,好像八識五十一個心所同時起作用。

  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為什麼?現代人教的,古人不是這個教法。古人教你收聽攝視,凡是負面的,不是好的影響,不看、不聽,避免受它感染。現在的電視問題嚴重,電視裡面所播的內容殺盜淫妄,天天看電視,天天接受這種教育,人心怎麼能端正?古人有兩句話說得好,叫「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這兩句話在現前完全應驗了。現在人受教育,主要受什麼教育?受電視教育、網路教育,把人都教壞了。殺盜淫妄、貪瞋痴慢從哪裡來的?從電視、網路上學來的。從小就開始學,看電視,小孩生下來,眼睛一張他就看到電視。網路、電腦大概上小學,國內學校我不知道,我住在美國的時候,美國小學一年級就用電腦;換句話說,他就跟網路發生關係了。小孩到六、七歲不好教了,很難回頭。這是大問題。

  我們學佛,為什麼學了一輩子功夫不得力?有沒有想到電視擾亂我,網路、電腦擾亂我,還有手機擾亂你。現在的手機就是小型的電腦,不但聽到音聲還能看到人像,不是好事情。我學佛,發現這個東西對我們造成嚴重傷害,大概我從學佛應該是在七、八年我就不看電視了,到現在五十多年,沒有看過電視,也沒有看過電影,沒有聽過廣播。我不會用電腦,我也不要手機,我沒有手機,這個東西都是擾亂身心的,讓我們不能寧靜下來。居住,都市的環境亂,所以我在前年選擇鄉下,我住在香港的鄉下。鄉下清淨,人的聲音聽不到,車的聲音也聽不到,念佛稍稍有一點得力了。都市的染污,香港也不例外,頭一個空氣染污,環境染污,居住的人太多了。一棟大樓至少有二、三百人家,怎麼能不亂?

  佛陀教導我們,在古時候,佛教弟子居住的環境要能符合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寂靜處,就是這個地方清淨,沒有人事干擾。標準,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民家裡養的牛,牛叫的聲音很大,以牛叫的聲音聽不到,聽不到牛叫的聲音,這就是佛所講的阿蘭若的標準。所以選擇的地方建一個小茅蓬,茅蓬幾乎都是自己建的,很簡單,砍幾棵樹,找些茅草搭個蓬,能遮蔽風雨,這是修學道場,中國人叫茅蓬。一個大的寺廟,它的周邊至少有幾十個茅蓬,真正修行的人住茅蓬。茅蓬距離寺廟多遠?大概走路要半個小時,以這樣的距離,也就是說差不多是二里路,二、三里路。寺廟裡面遊客不會到茅蓬去,真正修行人需要清淨的環境。現在清淨環境愈來愈難了。在中國大陸,同學們曉得寺院庵堂都建在山上,為什麼?去的時候難走,不是真正有事不想去。現在公路開在廟門口,甚至於在高山上還有纜車,這個交通一方便,寺廟裡頭也有電視、也有網路,可熱鬧了。住在這個地方,要心地清淨,那是何等的功夫,那不是普通人。真正得三昧,我相信他也不喜歡住在那裡,何況沒有定功的人到那個地方怎麼能成就清淨平等覺?

  於是我們就真正明白了,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需要戒定慧才能成就,我們想修戒定慧,沒有環境。那怎麼辦?淨土法門可以幫助我們,它的方法簡單,只要自己真幹,無論什麼環境都能成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它亂我不亂。我們盡可能找一個比較清淨環境,不受這些干擾,真正收聽攝視,大勢至菩薩講的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六根盡量不要往外跑,也就是不要去緣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法是佛法,《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在佛法裡頭只選擇淨土,在淨土裡面只選擇《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有九個不同的版本,我們只選擇夏蓮居的會集本。

  會集本出來不久,抗戰勝利之後才流通的,所以給《無量壽經》做註解的現在還沒有,我只看到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好像是一九八四年,他到美國去弘法,他一生只去了一次,在美國住一個月。我們聯繫上的時候在美國,他住在華府佛教會,那個時候我擔任這個佛教會的會長。可是我忙著在外地弘法,我們兩個只通電話,沒見過面。所以他回到北京之後,我到北京去訪問他,去看他。這個註解採取集註,引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開示,註得太好了。花了六年的時間完成這個工作,了不起的大事!

  蓮公的會集本、念老的集註,我有信心,世尊往後法運還有九千年,九千年當中真正能夠得度的,就是這個法門、就是這部經典。我為了護持這個法門、護持這部經、註,我把許多經論放下,晚年專講這一部經,那提倡,增長大家的信心,我帶頭來做。馬來西亞的漢學院、斯里蘭卡的龍喜大學(佛教大學)建成之後,我會在這些地方開課,我以教授的身分開一門課,這個課就是《無量壽經》。帶幾個學生,學生最多五個人,不能超過五個人,這兩個地方,一個地方五個人,就是十個人。一年,我們學習,一年的時間專門學習《無量壽經》;一年之後他自己學習,有問題再來找我。希望他一面學、一面講、一面還要演,要把經裡面的教訓要做到。

  『檢斂端直』要做到,收斂就是都攝六根。這個意思不但佛法講,儒家也講,孟夫子說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跟這個意思完全相同。孟子說,學問之道沒有別的,就是把六根收回來,不能看的別看,不能聽的不要聽;凡是負面的、非正面的,不看不聽、不接觸、不去想,這就是都攝六根,這就是求其放心而已。平常凡夫我們心放在外面,眼不管什麼都看,不能看的也看,不能聽的也聽,現在收回來,不看了,統統收回來,有選擇性的。世出世間聖人用的方法相同,孟夫子那個時代,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他這個話不是聽佛經上講的才說出來,他自己說出來,求其放心而已,跟大勢至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意思完全一樣。

  所以我們自己要慎重,要有決心、要有毅力,不是正法不接觸,不聽不看、不聞不問。正法裡面,不是淨土,我們也不看不聽、不聞不問。淨土裡面,我們只看夏蓮老的會集本,只看黃念老的註解,夠了。在這上下十年功夫,一部書下十年功夫,十年之後你決定往生。等於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護照拿到了,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想住多少年也沒有妨礙,完全得大自在了,為什麼不幹?淨宗法門裡頭我專修這個,其他的我都不修了,這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我們只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中國國內有個例子,東北的劉素雲居士,她就是這麼幹法,她自己默默的幹了十年。十年,她是因為得紅斑狼瘡,北方人都知道的,這個病非常嚴重,比癌症還可怕,她就是聽經、念佛念好的。現在那個瘡沒有了,連痕跡都沒有,醫生感到非常驚訝,說好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好了之後它有疤,怎麼妳好了之後連疤都沒有?所以有記者去訪問她,知道她學佛、念佛。我們從訪問光碟裡面聽到這個消息,東北還有這麼一個人,專念《無量壽經》,專聽。我就找人聯繫,看看這個人還在不在,居然找到了。找到之後,找到她的電話,我打電話給她,她非常驚訝。我問她一些情況,我說歡迎妳到香港來訪問。

  我們在香港見了面,才知道她每天聽經十小時,聽什麼經?《無量壽經》,就是夏老的會集本。這個人有恆心、有毅力、有智慧,一門深入,她不學第二門,就這一部經。得到一套光碟,是我早年講的,很多年以前講的這部經,那是講經,不是講註解,一百多個小時講圓滿。早年我講《無量壽經》講過十遍,都是這個本子。她得到了一套,每天聽一個小時,一個小時聽十遍,就十個小時。這是祕訣,這叫長時薰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片我聽十遍。這部經聽圓滿了從頭再聽,十年沒有間斷,不聽經就念阿彌陀佛。她沒有別的事情,在家裡頭養病,十年是這樣過的。當她聽經大概三個月的時候,覺得身體不錯,去做身體檢查,病好了,完全沒有了。可是她不放鬆,十年如一日。《無量壽經》講得不錯,她會講,現在很出名,東北人有福。這個人是個真正善知識,給我們學佛的人做了最好的榜樣、最好的示範。所以,學東西不在多在精,要精通,精了之後自然就通了。她真通了,沒有學過的經,請她去講她能講,《地藏經》講得挺好,沒有講錯。一部經通了,部部經都通,沒有她不能講的。

  將來我們這個佛教大學、漢學院裡頭,我教學的方法是老方法,不是現在學校裡頭老師教學生的方法,不是。古人的方法是非常負責任的方法,要幫助學生得定、得清淨心,幫助學生開悟。將來這兩處學校,斯里蘭卡跟馬來西亞的學校,我都推薦邀請劉素雲來擔任教授。我們也希望國內的同學,真正想學《無量壽經》的到這邊來學習,這邊環境安定,學習的環境很重要。這幾天有些華校的校長、老師來看我,我鼓勵他們參加漢學院的研究員。我們成立第一個十年不招生,完全是研究員的身分,培養老師。這個十年就跟劉素雲居士一樣,完全是自修,專學一門,儒釋道都行、都歡迎。你專攻一門,十年之後你就是這一門的專家,一門學通了。學道,學《老子》、學《莊子》;學佛,大乘經典、小乘經典都可以,選一部;學儒,四書五經,我們取唐太宗所編的《群書治要》,裡面一共有六十五種典籍,就以六十五種開始。希望有一批專家、學者,能夠把《群書治要》講透,講清楚、講明白,面對全世界。這是人類真實的智慧、真正的瑰寶,能解決我們家庭問題、社會問題,能解決全世界的社會問題,希望這個世界恢復安定和平,永遠斷絕戰爭。戰爭決定不是好事情,要把因果講清楚,戰爭的後果都不好。

  我們接著看下面,又端,端正的意思;直,不邪不曲,正直之義。「故端直者,外指身儀之端莊」,指我們外面,這是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儀表,言行舉止都能合乎禮儀。「內指心意之正直」,裡面心正、心直,這就是真心,真心純正。《大乘起信論》裡頭解釋菩提心,菩提心有體、有用,什麼是菩提心的本體?就是直心,直心是菩提心的本體。《維摩經》上講「直心是道場」,直心裡面沒有邪念、沒有染污、沒有委曲。用佛法來說,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這些是非人我,直心。所以說身心都端正,心正身就正,身正能影響幫助你得到心正。這就是為什麼要重視規矩,道理在此地。

  我們怎樣把直心找出來?直心人人都有,現在迷失了,找出來的方法就是用戒律,持戒,就能把它找出來。佛法的戒律多,總而言之不出於十善業道,十善業道是戒律的總綱領、總原則,十條,好記。不殺生,培養慈悲心,不但不能殺害眾生,令眾生因我而生煩惱,結罪都歸於到殺,比殺輕一等就是了。人要有愛心、要有慈悲心,決定不能傷害小動物,蚊蟲螞蟻都不能夠傷害。蚊蟲來叮你,你要是很大方、很慈悲,牠也不過就來吃一餐飯而已,你就供養牠一餐,就讓牠吸滿為止。這就布施,這是內財布施。不願意,不願意把牠趕走,不能殺牠,殺牠是決定錯誤的。現在這個地方,聽說蚊蟲有傳染的登革熱,帶的有病菌,所以有些人不敢供養,把牠趕走;沒有這些疾病的地方可以。

  這些小動物非常好處,很聽話,我們在居住環境上統統跟牠都有約定。特別是我們這麼多年種菜,丹斯里李金友居士他在古晉有一塊大地,那個大地有五千英畝。一個英畝是六個中國畝,五六三十萬中國畝,你就知道多大的地。他在那個地方種了很大的一片菜園,我第一次跟他認識,他帶我去參觀,那是個遊覽區,但是人不多,風景非常好,很寧靜。他在那裡經營第六年,告訴我,他的大菜園,他的大菜園我去看過,第一年他們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把這些病害蟲趕掉,隨牠吃,他說種的菜百分之九十五都被蟲吃掉了,留下來的百分之五。他還是堅持,絕不傷害眾生,第二年大概留下來的有百分之三十,比第一年多了,第一年只百分之五,第二年的時候留下來的百分之三十。我去看他的時候是第六年,第六年的時候什麼樣程度?那個蟲吃的,給他留下來的是百分之九十五,蟲吃掉的面積只有百分之五。蟲,小蟲,你不傷害牠,牠也不害你,我在這裡親眼看到的。

  我移民到澳洲,澳洲地大人少,澳洲的面積差不多是中國的百分之八十,你就想多大的面積。人口只有兩千萬,大概還沒有上海多,全國人口,所以土地非常便宜。我在澳洲住在鄉下,鄉下清淨,環境非常好,周邊的樹木很大很高。我的那個院子是二十八個英畝,合中國大概一百七十多畝,我外頭用鐵絲網圍起來。我買了塊地,還帶了有兩棟房子,當時買的時候三十萬,很便宜,澳洲錢三十萬,合美金就二十多萬,不到三十萬。種了很多菜,種菜的時候,我們就跟這些小蟲、小動物就簽訂條約,我們劃一個小區,這個小區的菜專門給你們吃的,不是你們吃的地方,你要給我保留。你看,我們在那裡搞了十二年,這些小蟲完全遵守條件,比人好教,人不聽話,這小蟲聽。你到我們那裡去參觀,我們那裡留給小蟲吃的那塊你去看,那都是小蟲吃的;隔了這麼一塊地,這不是給牠們的,保留的,一個小蟲都沒有。還有果木樹很多,鳥吃果木,果農果成熟的時候都要用個小袋給它包起來,一個一個包起來。我們沒有包,我們也指定幾棵樹,那個樹上水果鳥可以吃,沒有指定的不可以吃,鳥也聽話。跟這些小動物相處非常可愛,我們像朋友一樣互相照顧,你照顧我,我也照顧你。你需要的我們供給,你不能把我們的秩序搞亂,你要遵守我們的規矩。

  這是我首先看到丹斯里他那個菜園,我那一年就到澳洲去了,我就如法炮製。附近的一些農民他們都不相信,現在完全相信了。我們可以完全不用農藥、不用化肥,用我們的愛心。肥料不多,我們用堆肥,就是樹葉、花果爛掉掉下來的,蔬菜,多餘的菜葉,堆肥。挖個大坑堆在裡面,二、三個月之後它就變成肥料,大自然的。我們在那裡做得很成功,也做出了好榜樣,讓農民相信我們跟這些小動物有感應,我們的意思牠懂。牠們跑到我們房間裡來,不能殺害牠,可以告訴牠,請牠出去。牠真聽話,真的繞幾圈牠就走了,真誠心就有感應。

  「身心俱端」。『身心潔淨,無有愛貪』,這是「契會中道,則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心經》上的兩句話。色是物質,空是自性,現相跟自性是一體。這樣自然「照破客塵」。「客塵」是佛門的術語,我們參考資料在第一頁,末後這條,煩惱的代名詞。「煩惱非心性固有之物」,這個一定要明瞭,心性就是真心裡頭沒有煩惱,真心裡面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起心動念,那是真心;換句話說,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是虛幻的,都是假的。它怎麼來的?「為迷理而起者」,理就是真心、就是自性,對心性迷了就會生煩惱。頭一個,起心動念,起心動念非常微細,實在講起心動念我們凡夫不能夠覺察,你沒有感覺,它太微細了,到粗重的念頭你才會感覺到。從這個裡面生分別,從分別裡頭生執著,一重比一重嚴重,最嚴重的是執著。要知道真心裡頭沒有,全是妄心。妄心就把它看作客,主是自己,真心是主,妄心是客。「為污心性者」,它染污心性,所以叫它做塵,比喻作灰塵,灰塵能夠染污我們的環境。稱它為客、稱它為塵,煩惱的代名詞。

  你把客、塵搞清楚了,它不是真心,它是假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自然就離愛,這個愛就是下面講「無有貪染」。你看到它,可以欣賞它,你不會想佔有它,你不會想控制,你不會想支配,這些念頭統統沒有,這就不生煩惱。佔有是煩惱,患得患失,支配也是煩惱,心不能安定下來。無有愛貪,愛貪可以斷,真正明白了,它就斷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把這些外境放在心上。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萬緣放下。為什麼叫你放下?沒有一樣是真的。修學淨土,佛告訴我們,只有一樣是真的,阿彌陀佛,心上只能夠放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全部放下。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口裡頭只念阿彌陀佛,這個人是真正的彌陀弟子,彌陀弟子當然往生淨土,哪有不能去的道理?

  阿彌陀佛之外再加一個人進去就不可靠了、就破壞了,你就未必能往生淨土。加誰?加一個最親愛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行不行?我心裡頭有阿彌陀佛,也有本師釋迦牟尼佛,可不可以?不可以。我要是專念阿彌陀佛,不念本師,我是不是對不起他?會產生這些胡思亂想,完全是我們自己在打妄想。要知道阿彌陀佛是本師為我們介紹的,他希望我們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親近阿彌陀佛是本師的願望,我們心上只有一尊阿彌陀佛,沒有他,他歡喜,也真正是釋迦弟子,釋迦弟子聽話。你要兩個都念,不聽話,已經明明教給你,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你怎麼還添一個釋迦牟尼佛?

  我這麼多年來,講經之前禮佛三拜,第一拜,拜本師釋迦牟尼佛;第二拜,拜本師阿彌陀佛;第三拜,拜本師毘盧遮那佛。毘盧遮那是法身佛,阿彌陀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佛的三身。這是什麼?這是講經,這樣拜法,平常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要專,不能雜,雜把我們的功效破壞了。真正能往生,不但世尊歡喜,釋迦牟尼佛歡喜,一切諸佛都生歡喜心,這不能不知道。絕不能夠用凡夫知見去看諸佛菩薩,那你全看錯了。阿羅漢傲慢、嫉妒就斷掉了,沒有了,何況諸佛如來?人有傲慢、有嫉妒,佛沒有。佛為什麼沒有?佛知道一切諸佛跟他是一體,常寂光就是。常,不生不滅;寂,清淨無為;光,光明遍照。進入常寂光,身心都變成光,像我們這個房間,十幾盞燈打開,光光互相融在一起。菩薩把煩惱習氣斷乾淨了,回歸常寂光就像這樣子,你也變成一盞燈,光跟光統統融在一起。一佛就是一切佛,一切佛就是一佛,一多不二,這是叫究竟圓滿。如果了解這個理論、事相(現相),你就完全明白了,經題裡頭「清淨平等覺」的意思就是常寂光。沒有證得的時候有清淨平等覺,證得的時候清淨平等覺是一體,沒有再分別清淨平等覺,沒有了,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清淨就是平等覺,平等就是清淨覺,覺就是清淨平等,一而三,三而一。不但分別執著沒有了,起心動念也不存在。

  無有貪染,貪的念頭沒有了,染污沒有了,「身心自然潔淨」。這都是我們應該努力認真學習的。可是凡夫迷而不覺,他擔心、他害怕,我統統放下了,明天吃飯怎麼辦?我房屋布施掉了,明天到哪去住?總是放不下,放下也不乾不淨,不能像佛一樣。佛真放下,晚上住哪裡?住樹林裡頭,在樹下打坐。他可以做得到,我們做不到,經年累月都是樹下一坐,那個身體好,真正叫金剛不壞身。我們這樣的身體,樹下坐一晚,明天是加護病房,怎麼能跟他比?他做出了榜樣,我們盡量捨,捨到我們維護自己簡單的生活就好,多多幫助別人。老師教我,我真幹,幹了六十二年,效果跟老師所說的一樣,愈捨愈多;不能留,愈多愈捨,好,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法緣怎麼好?就是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三種布施都要幹,不要有畏懼。施是因,報是果,施財一定得財富,不要去想,自然來了。法施是因,聰明智慧年年增長、月月增長,你怎麼會不歡喜?無畏布施果報是健康長壽。所以佛門有個術語,捨得,捨得兩個字是佛家的,現在大眾都用。捨後面就有得,不捨就不得,多捨就多得,少捨少得,不捨就不得。這術語裡頭有智慧、有學問,有無量功德在其中,真正幹的人他能夠感應到。

  年歲輕的時候,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沒道場,我也不建道場。佛一生遊化在人間,那個時候是用步行,佛雖有神通,不用,示現跟大家完全相同,讓大家生起信心。我們這麼多年來,我從出家,出家五十五年,出家就教佛學院,就開始在外面講經,哪裡請就到哪裡去,法緣殊勝。殊勝的原因就是章嘉大師教我布施,三種布施都真幹。晚年,有一點感覺不方便了,沒有從前那麼好的體力,八十五歲,香港有個居士送我一個小道場,現在我住的,供養的。農村裡頭,環境好,符合佛所定的標準,就是說話的聲音聽不見,車的聲音聽不見,清淨,沒有人去。房子不大,很小,兩層樓,樓上樓下總面積大概只有我們攝影棚一半大,可是院子很大。供養給我的時候,院子裡面都是雜草、雜樹,蛇很多,這些小動物。我接收過來之後把它重新整理,很多人要我種花,我沒有聽,我種菜,種菜有得吃。我種了四十多種不同的品種,所以菜園很豐富,有相當規模的一個菜園,比澳洲的小。菜吃不完,跟鄰居結緣、跟鄰居分享,還有供應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協會裡頭人多,訪客從各方來的絡繹不斷,平常吃飯大概總有幾十個人,我們這個菜園供應它。自己種的,沒有農藥、沒有化肥,吃得乾淨、吃得放心。

  居住環境不要大,房間愈小愈聚氣,睡得愈安穩。這個房子,小房子兩棟,一棟差不多有一百年,另外一棟有八十年,都是老房子。老房子我細細去觀察它,現在工人做不出來,材料是好材料,工、料都做得好。牆很厚,大概牆差不多都有這麼厚,冬暖夏涼,夏天太陽曬不進去,它牆厚,冬天可以禦寒。這個居士供養的時候告訴我,法師,這個房子冬暖夏涼,不要拆來改造,拆掉再建沒有這麼好的品質。我一看果然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就油漆粉刷一下就可以了。

  「身心自然潔淨」這句話重要,總體,前面所講的「自然嚴整」,分開說了八個自然。下面這一段,『志願安定,無增缺減』。「安者」,裡面有,安字裡頭有靜,安靜、安定、安止、安寧、安樂、安善,安裡頭有這麼多意思。「無所求為諸義」,無所求就心安了。所以學佛,真正佛弟子必然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身心安穩。你要的我不要,你想得到的我不想,我們沒有衝突,沒有衝突就能和睦相處。我有的我還供養你,你有的,我不希望你給我,我不要,跟大家很容易相處。

  我在澳洲建了一個淨宗學院,十二年了,頭一個布施的就是我們大菜園的蔬菜,吃不完。我們有一次辦活動,這個活動辦了一個星期,幾百人參加,這菜園可以供應。估計可以辦大活動,供養一千人,十天,有這麼大的生產量。所以我們的鄰居我們常常送蔬菜、水果,他們歡喜,這個蔬菜乾淨,聽阿彌陀佛長大的。菜園裡面聲音都是念佛機念阿彌陀佛,樹木花草都聽阿彌陀佛,小鳥、小蟲統統聽阿彌陀佛。最重要的就是於人無爭,於世無求,我們求的是往生極樂世界,他不求;他們求的是名聞利養、功名富貴,我們不求,不發生衝突,可以和睦相處。

  十二年我們住在這個小城,把這個小城團結起來。這個小城現在居民十二萬人,十二年前我到那邊去是八萬人,現在增長到十二萬。可是這個城市土地面積非常大,大概比中國一個省還要大。昆士蘭州這一州的面積可能跟中國新疆差不多大,人少,只有大概不到三百萬人,這麼大的土地。所以我們在那裡也是試辦農耕,我希望將來的收成能夠自給自足。農耕,我們自己不能耕種,不懂得這些,我們請工人,當地農民,替我們種糧食,種小麥、種水稻、種馬鈴薯、種玉米,品種也很多。請他們替我們種,我們發工資給他,一天八個小時,他們很認真,一定做足,沒有偷工的,我們給他錢。收成的時候我們自己用,自己需要自己用,還有多餘的我們就送到市場去賣。賣的價錢都很不錯、很好,賣了得來的錢,除去工資之外還有賺的。這是我早年想到,錢放在銀行裡會貶值,不可靠,買土地,所以有錢就買土地。我們學院農耕地合中國差不多一萬多畝,希望將來這個道場自給自足,住在這裡的人心安,不愁沒飯吃,不愁缺乏錢財。所以不依靠信徒,自己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大家心就安了。安定很重要,佛法裡說「身安則道隆」,身心不安怎麼能學佛?

  「定者,決定、堅定,無有動搖變易」,這叫定。「彼土」,極樂世界的聖眾所發的誓願,「自然堅定,無有忽增、忽減、忽過」,過是超過,或者是不及,這些都是過失,極樂世界的人志願堅定。「如經云,縱使身止諸苦中,如是願心永不退,正是志願安定,無增缺減」的好樣子。我們今天的社會是個動盪不安的局面,要想找一塊清淨環境真的是非常之難,只有靠佛菩薩加持。我們想找一塊地方找不到,過去這麼多年來我也很留意,晚年總需要有個地方能養老,好好辦自己的事情,念佛求往生。現在香港有這麼一塊小地方可以安定下來,我就不想動了。大家在一起共修,現在有光碟,有我們學習的這些資料,夠了,不需要道場。學生,真正教學,我最大的能力只能照顧四、五個人,人多了照顧不過來,產生不了效果。三個、五個能教出來,教出來之後他們不會比我差,過個十年、二十年肯定超過我,叫後繼有人。後繼的人我相信有,我們沒有做統計,在衛星電視上學習的有多少人、在網路上學習的有多少人?我只知道有很多,確切的數字我不知道。

  所以這五句話,『檢斂端直,身心潔淨,無有愛貪,志願安定,無增缺減』,這個很重要。真正想學佛,弘法利生,沒有這個條件,你做起來很困難;具足這些條件就不難,肯定有三寶加持。人發善心、發善願,佛菩薩知道,這不是迷信,這是感應。我們起心動念,善的,善神感應,惡的有惡神跟你感應;發心弘護正法,有護法神感應。所以,只要發心真誠、真正,就不用操很多心,操心也是煩惱、也是錯誤,不用操心。事情成,眾生有福報;不成,不成眾生沒有福報。不是我們退心、不是我們改變,我們沒有改變、我們沒有退心,這樣就對了。

  所以『求道和正,不誤傾邪』,沒有錯誤,沒有走偏、沒有走邪。求道頭一個要和,第二個要正。和特別重要,古人常說「家和萬事興」。你看事業能不能成就,你看這個小團體的人和不和睦;這個社團是佛加持還是魔加持?一看就曉得。人心不和,魔在加持,魔的加持到最後一定把你摧毀。如果這個社團裡頭每個人都和睦,三寶加持,你這個小團體必定會興旺。這個道理不但要懂、要堅信,堅固的相信,不能懷疑。

  「和」,意思很多,調和、和諧、溫和、和順、和平、和睦、和合、和同、和樂,跟這麼多相應,這個地方是略舉幾種,有這麼多的意思。佛法裡頭有六和敬,佛要求弟子們,四個人在一起修行同住就應當要修六和敬。六和第一個「見和同解」。大家對於一切事、一切理,看法、想法都能夠相同,沒有意見,這叫見和同解。這是和睦相處最重要的一個根,想法、看法都一樣。淨宗同學在一起,我們的見和同解怎麼建立?根據《無量壽經》,特別是根據四十八願,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這是淨宗六和敬的大根大本。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我們要發,要從真誠心裡面去發跟阿彌陀佛相同的四十八願,願相同、心相同、解相同、行相同。

  解,依這部大經、依這部註解,天天在一起講、學。來學這部經的,帶學生,學生怎麼帶?讓學生聽,聽了以後讓學生講,他就學出來了。講,不但只是口說,而且還要寫講記,寫講記他就會非常認真。講記可以不必看,但是要拿來給我看看,你今天講的這兩堂課,你寫的這些講稿給我看。你真的有這個東西,我就讓你上台講,你講的要跟你寫的一樣,不能兩樣。講完之後,我們再研究討論,這會有進步,天天有進步。學的人很辛苦,一個星期要寫一份講記,這份講記如果是講兩個小時,差不多是一萬五千字,有這個分量;如果是一個小時,大概八千字,一個星期寫八千字相當辛苦。他寫過之後,他還要改,到定稿,拿來給我看,我們聽他講。各人做各人的,沒有雷同的,經本是一個,原始的資料就是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補充參考的資料是我的講記。用這個方法學,沒有一個不成就,而且都會學得很好。

  正者,從一,從止。你看正這個字,上面是一,下面是個止,一門就止住了,「止於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它具正是、正中、正常、正止、正行,有這麼多意思在,「行無傾邪、方直不曲」,有這麼多意思,方正、正直,不曲就是正。「極樂聖眾和平中正,以求無上之道,故不為傾邪所誤」。傾是偏,不是中,偏了;邪是錯誤。所以這個傾,有斜、有側、有傾覆的意思。邪,有邪惡與邪外。「彼土聖眾不為傾斜所誤者」,這個我們要記住,「端在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他為什麼能保持中正,不偏不邪?他聽話,他接受教誨。我們這邊為什麼學到之後就變樣子?他不聽話,他學一部經,有他很多意思摻雜在裡頭。古人學經,這種現象決定不許可,不准你摻雜意見在裡面,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意思。你講錯了,那古人說錯了,有人替你承擔責任;你自己錯了,沒有人承擔,要背因果責任。這個很可怕,而且自己永遠不能開悟,你在造業,你怎麼會開悟?開悟,是清淨平等覺才能開悟,你心不清淨、你心不平等。極樂世界那些大眾各各都能夠遵守這個原則。

  今天時間到了,這一段「求道和正,不誤傾邪」,我們下一堂細講,今天我們就到這個地方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