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六五集) 2013/10/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6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在開講之前我們先做三皈依,這是南傳佛教他們的儀規。在中國多半用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用開經偈。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作得真好,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多少人想再作一首開經偈,都比不上她,所以這一千多年還是用她的。南傳用三皈依。在現前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用三皈依比開經偈好,有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皈是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覺的反面是迷惑,從迷惑回頭,我們要依靠覺悟,這就是皈依佛。佛陀,兩足中尊,兩就是兩個,足就是滿足、就是圓滿。這兩個是什麼?一個是智慧,一個是福報。也就是說,智慧圓滿,福報圓滿,這兩種圓滿當中最尊貴的是佛陀。兩種圓滿最尊貴的就是我們的覺悟,自性要覺悟,從迷回歸到覺,這是皈依佛。皈依法,法是經典,幫助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真相,幫助我們解決一切疑難雜症,這些方法,這叫佛法。
佛法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可是一般人不相信。這個話是一九七0年代英國湯恩比博士提出來的,在當時也算是預言,他智慧的眼光看到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所以,他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就是現前的狀況,「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這是他提出來的。有沒有人相信?湯恩比博士的名氣太大,沒有人敢出來反對,但是也沒有人敢承認,歐洲很多學者都抱這樣的態度。我做過三次訪問,我告訴大家,我說如果你們來問我,湯恩比的話是不是真的?我說我可以告訴你,他的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為今天社會開出最好的一服良藥,能救自己,能救家庭,能救事業,能救國家,能救世界。我找的人是在歐洲的專家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人,找別的人不行,你問他他不懂。這些專家學者對中國古籍下了很深的功夫,都不敢相信。什麼原因?他們研究中國古籍,把它當作歷史學術來研究,研究古代中國人的思惟、風俗習慣。他從這個角度去下手,也有不少成績出來,很多著作,沒有辦法落實在實際生活上,他們沒想到。
今年五月,我參加聯合國的活動,會後我訪問法蘭西漢學研究院,跟他們的教授、負責人交流,我們談了三個半小時,非常歡喜。他知道我們在馬來西亞建立一個漢學院,問我這個漢學院怎麼個教法?我告訴他,我們的漢學院要幫助這個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諧。他非常驚訝,他說這怎麼能做得到?我說能。孔孟學說是什麼?我們用一句話解答,仁義忠恕。今天社會的毛病在哪裡?不仁、不義、不忠、不恕。提倡仁義忠恕,這就是好方法,來對治。「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這四個字就代表了。仁者愛人,現在人沒有愛心,不但不愛人,他不自愛,自愛不會犯罪,自愛不會殺人、不會自殺。所以現在人是不懂得自愛,他怎麼會知道愛人?義是義氣,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合情合理合法叫義。現在人的思惟、言行與情理法都違背了,無情無義,社會變成這個樣子,要找它的根源。
忠恕。忠,心擺在當中,沒有偏心,沒有歪心眼,這叫忠。不偏不邪這個心叫忠,用真誠心待人接物。恕,很重要。我們把老祖宗東西丟掉兩百年了,至少七、八代,沒人教,特別是最近的一百年。過去最早那個一百年還有人講,沒人做了,最近這一百年講的人都沒有了,他的思想、言行錯誤了,不可以怪罪他,要原諒他,沒人教。《無量壽經》上有一句話講得很好,說「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就是忠恕。現在人造作許多罪業,甚至於殺父母、殺老師,能不能怪他?不能怪他。為什麼?沒人教他,他不知道父子關係,不知道師生關係,這屬於倫常關係,他不懂,沒人教。不但他不懂,他父母也不懂,他祖父母也不懂,可能到曾祖父母也不懂。現在年輕人,曾祖父母的年齡大概就跟我差不多,我們如果不懂,那就是他到曾祖父這一輩都不懂。上一輩高祖父母懂得,所以我們的父母懂得這個。沒人教,學壞了,不能夠怪罪他,要原諒他,要好好的教他。這就是恕,要饒恕他。
大乘佛法講的是真誠、慈悲。現在社會的人沒有真誠心,都是虛偽,沒有慈悲。悲是憐憫心,看到眾生受苦受難,想辦法幫助他。慈是與樂,幫助他開智慧。手段就是教學,教學為先。釋迦牟尼佛不願意做國王,願意做一個苦行僧,開悟之後就開始教學,七十九歲過世,教學教了四十九年,沒有一天空過,教學為先。釋迦牟尼佛的佛教,佛教的目的是什麼?佛教的終極目的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就為這個,不為別的。名聞利養、財色統統都放下,七情五欲都放下,用智慧、用善巧方便幫助人覺悟,因為佛知道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惑來的,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認識,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帶來的結果是災難。樂從哪裡來?樂從你對於宇宙人生看法、想法、做法是正確的,完全沒有錯誤,這個社會就是極樂世界,就是宗教裡頭說的天堂。
如何能把苦難的境界造成極樂世界?要靠教學。《無量壽經》介紹極樂世界介紹得非常詳細,極樂世界怎麼成就的?教育,阿彌陀佛每天講經教學,沒有一天中斷。更殊勝的,極樂世界是六塵都說法,樹木花草統統都說法,無論你在什麼地方,你的學習不會間斷,所以他成就快。我們現在用這個科技也能做得到,如果國家廣播電台二十四小時播放講經教學,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勸人斷惡修善,做得到;打開電視機,打開手機,你都能聽到,不亞於極樂世界。果然能這樣做,我相信一年,我們這個世界上衝突沒有了、戰爭沒有了、犯罪的沒有了,這個世界就可以變成極樂世界。沒人做,這個經教沒人學了,沒有人講了。我是個例子,諸位要細心去觀察、去思惟,在這個世界上我就一個人講,講了五十五年。我們用衛星廣播十一年,用網路大概十五、六年,影響很大,許許多多人經常在一起學習,都回頭向善,這是社會上的好現象。如果能有二十個人、三十個人,五、六十個人這樣講法,全世界,我相信,一年就成功了,就擺平了。
所以今天什麼事情最重要?培養傳統文化的老師最重要,培養宗教教學的老師最重要,這是當前頭等大事!非常可惜,各國政府沒有意識到。民間在做,相當困難,但是又不能不做,盡一點綿薄。我們在最近遇到的,馬來西亞現在的首相納吉,我看他是菩薩再來的,他是來救世的,全心全力護持我們漢學院,漢學院培養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宗教教育的師資,他全心支持、全力支持。斯里蘭卡的總統馬欣達,那也是菩薩再來,現在積極籌辦一個佛教大學、一個宗教大學。師資最重要,許多人想做,沒老師,不能不積極在培養師資上下手。有老師,傳統文化就復興,宗教教育就落實。
每一個宗教經典,好東西,經典分量很大,學起來不容易。所以我們最近提倡把經典裡面精華的東西,現前社會上迫切需要的,這些經文,這些句子,把它抄下來印成一本小冊子,《360》。我們都叫360,《群書治要360》、《古蘭經360》、《新舊約360》、《佛教經典360》,這樣很小,薄薄的冊子,人家拿到手上歡喜。廣播電台講什麼?就講《360》。我們用最短的時間,希望化解所有衝突,從個人衝突、父子衝突、夫婦衝突、家庭衝突、朋友衝突統統化解,一直到族群的衝突、文化的衝突、國家的衝突,都用教學的方法來化解。
我在法蘭西漢學研究所告訴大家,我們期限希望十年,十年之後天下太平,不再有問題。十年當中我們培養世界第一流的漢學家,這不是做不到的,能做得到。現在學習這些東西,包括學習宗教,都缺乏老師。沒有老師行,能成功,古人有例子,釋迦牟尼佛是第一個例子。他講《華嚴經》,他跟誰學的?他講《法華》,跟誰學的?他沒有老師,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一開悟全都通了,他什麼都知道。所以我們走佛的路子,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釋迦給我們做示範。我們自性,就是真心裡面有無量智慧,智慧不是外來的,外面學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是從清淨心、平等心裡面自然生出來的。所以你只要修定,定就是清淨心,清淨心是小乘定,阿羅漢、辟支佛的定功;平等心是菩薩的定功,是更深的禪定,開智慧。
在中國有一個很明顯的代表,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上過學。他在黃梅參學,跟著五祖,五祖道場有講堂,他沒去過;有禪堂,他也沒去過。最後傳法,五祖把法傳給他,沒傳給別人。神秀跟五祖多年,幾十年,在講堂裡他是教授的身分,在禪堂他是堂主身分,都沒有把法傳給他。傳給惠能,這不認識字的,一天經也沒聽過,禪堂一炷香也沒坐過,他做禪宗祖師。也就是最後,半夜三更五祖召見他,跟他講《金剛經》大意,大概講到四分之一,他開悟了。說出開悟的境界,二十個字,「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他說的。他是聽經開悟的,釋迦牟尼佛是入定開悟的。他的開悟,聽經是緣,真正功夫是定。他的定在哪裡修?在碓房裡面舂米破柴、待人接物,在這裡頭修禪定,這是真的定,這不是假的。這種修行方法只有五祖知道,包括神秀都不知道。真正禪定所講究的,眼見色,張開眼睛見色,就在這個地方修定。對於這個色相,不起心、不動念,這是如來的定,是自性本定;不分別、不執著,是菩薩的定;我們見色聞聲,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的定,就是清淨心。禪定在哪裡修?在人事物裡頭修,在生活當中修。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就是教你放下,放下妄想,放下分別,放下執著,就成佛。
能大師第一句是「本自清淨」,你沒有染污。你說染污是誤會,你自以為染污了,其實沒有,真心永遠不會染污。染污是妄心,起心動念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如如不動。這個意思很深,不好懂,我們常常用電視來做比喻,現在電視家家戶戶都有。動跟不動它糾纏在一起,雖然糾纏在一起,各是各的,互不干擾。我們把電視的屏幕比喻作真心、本性,把電視的畫面比喻作妄心、境界。我們看電視,把屏幕忘掉了,只看到電視的畫面,不知道有電視屏幕,這叫凡夫。佛菩薩知道畫面跟屏幕是一體,是分不開的,但是依舊各是各。你看,我們把頻道關掉,屏幕現前,畫面沒有了,你就看到如如不動的境界。打開頻道,屏幕不見了,看到畫面,畫面完全是動的、生滅的。那是什麼?那是凡夫知見,把真性迷了,只看到假的畫面。於是我們就想到,看電視可以修禪定,上上禪定,能夠達到釋迦、惠能那個境界。問題你得會看,知道動中有不動,不動當中有動。我們不要執著動,把動的執著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放下,整個畫面就是屏幕,屏幕是真心,全體是真。真在哪裡?離開妄找不到真,真在妄中,真妄不二,真妄一如。它兩個決定沒有妨礙,真不妨礙妄,妄不妨礙真。你從真的這邊去走,這就是佛菩薩,叫佛道,成佛之道。從妄的那邊走,完全著相,不知道有本體;就是不知道,把屏幕忘掉了,全是畫面,這就叫六道輪迴。不會用真心,完全用妄心,妄想分別執著,前念滅後念生,出不了六道輪迴。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懂得大乘教裡頭所說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你要是不懂這個道理,天天也學習經教,對經教也產生了分別執著,那祖師就問你,哪一法是佛法?連佛的經都不是佛法。為什麼?迷了。所以《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就是教我們徹底放下。法就是佛法,佛法也得放下,不能執著,一執著,錯了。講得透徹,講到底了。
我們看經文七百七十五頁,倒數第六行。「又《彌陀疏鈔》云」,這是黃念老引用蓮池大師的《疏鈔》,他說,「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即事一心。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即理一心。」這是蓮池大師給我們解釋念佛功夫有上中下三等,上等的理一心,中等的事一心,下等的功夫成片,都能往生。上等的理一心是法身菩薩,像惠能大師那樣的人,那是上等,我們學不到;中等的事一心是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我們也做不到;我們能做到的,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上品的,這是講我們做得到的,上品的可以生死自在,我想什麼時候到極樂世界去,什麼時候佛就來接我,有這個把握。中等的功夫成片,預知時至,大概在往生前,好的,三個月就知道,這我們遇到過的,功夫好的;次一等的,一個星期之前知道,二、三天之前知道的很多,不需要人助念,頭腦清清楚楚,沒有病苦,到時候他就走了。功夫成片下等的,臨終的時候要有人幫他助念,提醒他。都是決定往生,真正有成就。
蓮池大師所說的完全從事上講,可是蕅益大師講得清楚,比他說得微細。「執持名號,一心向往」,我們只有一念,這一念就是極樂世界,其他都放下。經上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什麼叫菩提心?我們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絲毫懷疑沒有,肯定真有,真有阿彌陀佛這是信,你真信,沒有懷疑。第二個條件,我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這部經我過去講過,大家要真正做到真信真願,需要把這部經,連這個《註解》,至少要從頭到尾讀三十遍,你就相信。你要能念三百遍,你就是決定往生,一天念個幾聲佛號就可以,為什麼?你這個心是在定。心裡有極樂世界,心裡有阿彌陀佛,這比什麼都重要,這叫一心,這一心向往,我向著西方極樂世界,我一定要往生,這叫事一心。蕅益大師後頭還有一句,念到見思煩惱斷掉,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自然超越六道輪迴,還是屬於事一心。理一心呢?「執持名號,還歸一心」,真正懂得這個道理,自心念自心。曉得什麼?極樂世界從哪來的,阿彌陀佛從哪來的,是我自心變現出來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我的自心是什麼?就是剛才講的比喻,電視的屏幕。電視屏幕是我的自心,也是佛的自心,我的自心跟佛的自心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換句話說,阿彌陀佛從哪來的?是我自心變現出來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樣念佛回歸自心,自他,他是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融成一體,這叫理一心。這個品位就高,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法身菩薩。
整個宇宙,全宇宙就是自心變現出來的,佛在《楞伽經》上所說的。楞伽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釋迦牟尼佛在世曾經到那裡去過三次,在楞伽山講的經就稱它作《楞伽經》。《楞伽經》裡面最重要的思想,全宇宙是自心現量,從哪裡來?自己心裡變現出來的,真的是心外無法、法外無心,純粹是大乘究竟圓滿的境界。能夠契入這個境界,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你全通了,乃至於他方世界過去未來一切諸佛所說的經教,沒有一樣你不通。這就是我們今天遇到的困難,困難是沒好老師。怎樣培養師資?只有走老路,釋迦牟尼佛的老路,不要老師,用佛的方法。佛是什麼方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一部經、一個法門,不要改變,你努力幹十年、幹二十年、幹三十年,你就開悟了。十年可以得到清淨心,心裡沒有妄念,除了這一部經教之外,沒有一個雜念,你得定了。你要學《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念佛法門,你就得到念佛三昧;如果你學《華嚴經》,得的是華嚴三昧;學《法華經》,得的是法華三昧。方法不一樣,唯一依靠的經典不相同,但是三昧是相同的,三昧就是禪定,就得定。得定之後,繼續努力,不要放鬆,快的,一年、二年開悟;次一等的,十年、八年開悟;再次的,二十年、三十年準開悟。開悟就像惠能一樣、像釋迦一樣,全通了。
我們今天培養儒釋道一流的教授、專家,採取這個方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提供學習的場所,提供衣食住行,讓他生活沒有憂慮;提供他參考資料,讓他在那裡讀十年書,十年就專攻一樣。我們招的這些,這個漢學院沒有老師、沒有學生,我們招研究員。研究員從哪裡來?從教師團隊裡頭來,他是小學教師、是中學教師,年歲還輕,四、五十歲,用十年的時間正好。他懂得教學法,他懂得讀書,他懂得找參考資料,這是他很熟悉的,我找這些人,目標定兩百人。十年,這前十年,我們要救社會,要幫助社會恢復到安定和諧。我們採取什麼學習材料?就是《群書治要》,唐太宗的。《群書治要》是從古籍,六十五種古籍裡面節錄下來的,我們就把這六十五種典籍做為我們學習的資料。一個人專攻一樣,十年之後他就能講這部經,從這部經裡頭節錄出來的治要,就講治要,開始講這個。他要寫講義,講義是他的著作。他講演的時候我們給他錄像,這個錄下來的是他教學的資料,我們用光碟、用他的講義送到教育部去審查,馬來西亞的教育部,這我跟首相談過的。如果教育部能夠肯定,拿來這些資料符合博士學位的水平,請教育部頒給他們漢學博士學位,他可以在全世界大學裡面講漢學、教漢學。我把這個理念跟首相詳細討論,他聽明白了。我還舉了一個例子,他是馬來人,回教徒,虔誠的回教徒,我說你們回教的聖人穆罕默德不認識字,真的,穆罕默德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你看,他能夠說出一部《古蘭經》,他說出,別人把它記出來,《古蘭經》這麼來的。你就相信,不認識字,有智慧,能夠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我們今天找不到老師,就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的總原則、總綱領,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這兩句話。只要你能夠有苦心、有恆心、有耐心,你去幹,你決定有成就。
在我們當代,東北有個劉素雲居士,現在也很出名。她怎麼學成的?十年讀一部《無量壽經》。她是聽,聽我早年講《無量壽經》的光碟,早年講得簡單。現在有講註解,這詳細了,時間長。早年講的大概是一百多個小時,不超過二百小時的樣子。她就聽,每天聽經十個小時,十個小時實際上她是聽一個光碟,就是一堂課,一堂課是一小時,一小時重複聽十遍,就是十個小時聽經,除聽經之外就念阿彌陀佛,她什麼念頭都沒有,十年得念佛三昧,沒有大徹大悟應該也有大悟。怎麼知道?沒有學過的經典請她講,她講得頭頭是道,她有這個能力。《無量壽經》是她學過的,她講這不稀奇,沒講過的經,找她都能講得很好。這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她是個普通人,不是天才,她能學成功,說明人人都能學成功,就是要有環境。我們今天有這麼一點福報來護持他們,提供環境,讓他們住在這裡頭,對生活沒有憂慮,對家庭也沒有憂慮。這些老師從學校退休下來,還有退休金,退休金可以養老,可以養家。自己生活費用我們照顧,他住在漢學院裡頭,讓他整個身心安定下來,一心一意專攻一門典籍。因為是漢學,漢學包括儒釋道,所以除《群書治要》之外,選擇佛教的經典、道教的經典都可以,我們都歡迎。這是講到一心,一心不思議,不可思議,真正還歸一心,無事不辦。這是理一心。
下面這一段是念老引用《那先經》上幾句話。那先是出家人,比丘的名稱,這部經內容是說他的一生事蹟,最重要的是與當時國王問答。這幾句話應該是問答裡面的,我們看經文,「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所以我們相信這句話是問答,答國王所問的。在這個社會,現在也有不少環境很好的、富裕的人家,想修善,想積德修福,怎麼做才能得真正的善果,甚至於得很大的善果?最大的善果是成佛,其次的大果是生天。那先比丘說,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不需要花費金錢,你真正修心修到一心,那就諸善隨之,世出世間所有的善法都從這生出來了。從哪裡?從一心,一心是真心,真心生萬善,萬萬善也不止。妄心生煩惱,妄心裡面生的善是善惡之善,不是真善。善惡之善的果報是在三善道,惡,果報在三惡道,這是善惡之善,是六道輪迴裡頭的。一心的善不是這個,一心的善不可思議,一心的善是諸佛如來現身說法遍滿法界,哪裡有緣就到哪裡去教化,這個功德果報不可思議。
念老引用這一句,也是前面所說的那些祖師,像智者、永明、中峰這些大師,他們不是專修淨土的,智者是天台宗的祖師,中峰是禪宗的祖師,他們最後念佛往生。永明,念老也提出來了,永明延壽雖然在禪宗裡面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可是他最後從禪回歸淨土,成為淨土宗第六代祖師,每天念佛十萬聲。所以說古人舉他做例子不太妥當,他是淨土宗祖師,他晚年專修淨業,給我們淨土宗的學人做出最好的榜樣。傳說他是阿彌陀佛再來的。修其他法門,最後回歸淨土,根據什麼道理?就是《那先經》裡頭這五句,這個道理就是一心,一其心者,諸善隨之;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什麼是第一善?第一善就是一心,就是心裡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第一心,這叫一心。這個一心就是往生淨土的真因,這樣的人他只要念一聲佛號,就能感動阿彌陀佛來接引他,而且隨時可以去,他條件具足。為什麼?阿彌陀佛一心,他也一心,心心相印,這麼個道理。到達極樂世界他是什麼地位?他是實報土裡面法身菩薩。實報土的法身有四十一個階級,他是什麼階級?肯定大乘經上常說的,八地以上,他肯定是這個階級,八地以上就差不多成佛了。這四十一個階級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實報土裡頭這四十一個階級,他們修行的地方。除了無始無明習氣沒斷乾淨之外,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彌陀佛差不多,有這麼大的能力,他們活動的空間太大了。我們今天活動不能超越地球,他們的活動空間是法界虛空界,沒有一處他不能到的。所以這是修,不是專修淨土,修任何法門,只要修到一心,聽到阿彌陀佛的殊勝,想去看看,他就能去得了,他可以永遠留在那裡進修。
底下引用蓮池大師《疏鈔》說,「《彌陀疏鈔》曰: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蓮池大師這一句說得好,什麼是佛?一心就是佛。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心是覺悟,圓滿的覺悟,二心就迷了,三心就迷得重了。我們這個世間成語常講「三心二意」,三心二意是凡夫,不是佛,全體是迷;佛全體是覺,所以我們要皈依佛,從迷要回歸到覺。迷是自己,覺也是自己,只要把迷放下,覺就現前,不必去求覺,覺是現成的。覺是不生不滅的,迷是有生有滅的,所以覺是真的,迷是假的。六祖開悟時說了五句,第一句「本自清淨」,第二句「本不生滅」,第三句「本自具足」,第四句「本無動搖」,第五句「能生萬法」,整個宇宙從哪來的?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所以學佛,對於佛這個字要認識清楚,要有清楚的概念,才不至於誤會,不至於搞錯了。這個字是從梵語翻過來的,佛教到中國造了很多新字,這個佛字就是那個時候造的。中國古字裡頭沒有這個字,古字裡頭有沒有人邊的這個弗,當作否定用法,翻譯佛經,這個音相同,佛陀耶這個佛相同,所以加個人字,翻譯佛經造的這個字。再解釋它的意思,佛是智慧的意思、是覺悟的意思,智慧是體,覺悟是用,有體有用。覺裡面講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裡頭也講三種: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所以它的意思很豐富,找不到適合的字來翻,用音譯,再加以解釋。它是智慧,它是覺悟,在三皈依裡面,這個誓詞裡頭叫二足尊,就是福慧圓滿,智慧、福報圓滿。不要佛,就是不要智慧,也不要福報,不就這個意思嗎?古時候老祖宗聽到這個歡喜,完全接受,老祖宗要智慧、要福報。現在社會的人他不要,聽到佛就討厭,提到佛好像有忌諱;換句話說,現在人不要福報,也不要智慧,受苦受難。有福有慧,那是極樂世界。湯恩比的話說得不錯,大乘能幫助這個社會化解衝突,帶來安定和諧,帶來幸福美滿,這不是假的。
我學佛的時候,老師跟我講的是佛經哲學,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我們學哲學,「佛經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麼進來的。原先以為佛教是宗教,佛教是迷信,從來沒有碰過它。這明白之後,我才到寺廟去找佛經,老師指導的。老師說:現在佛經哲學不在寺廟。我說:在哪裡?在經典。告訴我,兩百年前,寺廟裡的出家人都是有德行、有學問。現在怎麼?他不學了,也許有《大藏經》藏在書櫥裡頭,沒人去看了。不像古時候,古時候是真幹,真正契入佛境界、菩薩境界,最低的也是二乘境界聲聞、緣覺,真得受用。
今天難得,我們遇到斯里蘭卡這麼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以佛教治國,多少年了?二千三百年,沒變。所以我們到斯里蘭卡就好像回到隋唐古代社會一樣,這個社會非常可愛,你到那裡去參觀旅遊會流連忘返。這個地方人太好了,這個地方人沒有貪心、沒有傲慢、沒有嫉妒心,為什麼?每一個人都落實十善業道,真的落實三皈、落實十善業、落實戒律。他們不是文字上、口頭上,不是的,他是生活,完全落實在生活。所以人雖然不富裕,非常快樂,他沒有競爭的心,這個難得。這個國家地理位置是在熱帶。這個國家一大半是山地,古都,不是現在的,古都康提,海拔一千米,那上面住起來四季如春,夏天炎熱還要穿長袖,早晚都要蓋被子。你看熱帶高山,在高山上,《楞伽經》就在山上講的。我們在這裡真正看到了,你說佛教好不好?到斯里蘭卡去看。你喜不喜歡這個環境?沒有看到有一個人愁眉苦臉,好像痛苦的樣子,沒看到。你看到每個人給你都點頭笑咪咪的,那麼樣的和善,和睦、善良,真難得!所以佛教大學應該建立在這個地方。
蓮池大師說,「即此一心,全體是佛」,佛就是心,心就是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法事》裡面說了兩句話,說得好,「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禪宗祖師說的;還說了兩句,接著說的,「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我們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什麼時候見到?一心就見到了。換句話說,大乘教裡頭佛常常教導我們,我們從早到晚,六根緣六境,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第六意識思想,想過去想未來、想近想遠,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作用,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清楚楚,沒有起心動念聽得清清楚楚,這叫佛知佛見,這人就是佛。在什麼時候?大乘教講得好,第一念。第一念的時候沒分別,第二念就不行,第二念就有分別;第三念就起執著,這就迷了。一有分別就迷,起心動念就迷。所以如何保持第一念,這就叫功夫。有人能保持嗎?有人,我看過,你們大家都看過,但是你沒有知道,嬰兒。小孩出生大概三個月,這個時候你細心觀察,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完全是天真,那是佛境界。他沒有憂慮,他沒有煩惱,他看到的境界不分別,歡喜,滿心的歡喜,還不認識誰是爸爸媽媽,還不認生;到認生,他就被染污了。為什麼?他有分別,他有執著,他是凡夫;在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他是佛。來到這個世界上本來是佛,怎麼會變成凡夫?《三字經》上就把這個道理說清楚了,「性相近,習相遠」。我們的本性跟佛是一樣的,跟法身菩薩一樣的,但是習性把我們的本性拉遠了,距離拉遠了。到最後怎麼樣?最後自性忘掉了,完全用習性,叫習慣成自然。所以這習性太重要了。
中國古聖先賢對於婦女尊重,為什麼?婦女掌管宇宙的興衰。這個使命是天然的,不是人為的,為什麼?婦女能生育,男人不能生育。能生育怎麼掌管整個宇宙?你能夠把你的小孩教成聖人、賢人,天下人都得福,這功德還得了!中國聖賢從哪裡來的?母親教出來的。母親怎麼教?母親懂得這個道理,從小就盡量讓他跟這個習性慢慢的接觸,不能太快,讓他保持本性的時間愈久愈好;也就是我們今天講,孩子懂事是愈遲愈好,保持他的天性。他愈早懂事,他迷得早,那就完了,沒有辦法,救不來了。所以教小孩是三歲之前,根紮定了,三歲之後沒法子,養成習慣,不好教了。三歲之前,他不能離開母親,母親給他做示範、做榜樣。在小孩面前,小孩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這最關鍵的一千天,所有負面的不能讓他接觸到。我們用負面跟正面來代表,負面的是什麼?不善,正面是善的,所有一切不善不能讓他看見。夫妻不可以在小孩面前吵架,為什麼?這是負面的,你讓他看見,他變壞,不可以,讓他看到、聽到、接觸到全是正面的。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是父母照那個去做,做出榜樣讓孩子看,他雖然不會說話,才幾個月,學會了。這個時候學會,所謂叫一生不會改變。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全靠母親。孔子是媽媽教的,孟子是媽媽教的。諸位曉得,孔子一生最佩服的文武周公,這三個人媽媽教的,三太。所以現在稱婦女稱太太。太太是什麼?聖人。文王的祖母太姜,他母親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太姒生武王、生周公。全是從胎教開始,懷孕就不接觸負面的,所接觸的統統是正面的,為什麼?影響胎兒,從胎教開始。那每一個婦女都懂得的時候,把小孩都教成聖賢君子,這個世界不就是極樂世界嗎?怎麼會有災難?哪有這種事情!
我在澳洲,我們這小城有個大學,南昆大。南昆大送我一個博士學位,我參加學校畢業典禮,授給我博士學位。活動完了之後,校長請我吃飯,有幾位教授作陪。裡面有他們的教務長,告訴我一樁事情,他說二戰之前,應該是一九三0年代,歐洲有些學者討論一個問題,世界上四個古文明,三個都沒有了,為什麼中國還存在?研究大概有好幾個月,做出結論,結論結得好,他說他們做出的結論,大概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這個關係,他跟我說。我非常肯定的告訴他,這個結論完全正確,中國古人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成就,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世世代代相傳,這個族群永遠不會被消滅、消失。昨天印尼教育部有一位官員到這來訪問我,他是執行、主管學校的,他底下有兩萬多個學校,現在想把倫理道德教育放進去,來問我這個問題。當時我給他講了很多,他有文字。所以昨天我們沒有講經,上午二個小時解答他七個問題,提供他做參考。教育大事,不是小事。
極樂世界為什麼治得那麼好?連一切諸佛都讚歎,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阿彌陀佛是怎樣把這個地方搞好的?教育。他的教學不中斷,讓所有的居民沒有法子染污,無論你走到哪個角落,你都見到、看到,聽到的、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你看不到負面。教學的技術,這是講科學,高等科學,我們今天這個世界的科學跟它相比望塵莫及,它比我們高。阿彌陀佛講經教學的法音,不但在講堂你聽得清楚,你到講堂外面,好像傳音傳過去了,樹木花草都有聲音,七寶池裡頭流水,流水有聲音,聽聽是什麼?在說法。說什麼法?正是我學的法門,正是我想聽的。這是我們科學技術做不到,我們要靠電,要拉線,無線電還得受干擾。他那裡受不到干擾,清清楚楚,如同佛當面跟你說一樣。那個地方的人還有分身術,自己的身體在彌陀講堂沒有離開,同時有能力分無量無邊身到十方世界去拜訪諸佛如來,去供佛,供佛是修福,聞經是修慧,福慧雙修。極樂世界那裡修一天,我們這裡修無量劫都比不上它,這個環境多好!這種智慧、神通、道力都是阿彌陀佛加持的,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不能不去。絕對不是騙人的,騙人的不可能騙兩千多年,這兩千多年修淨土的人多少,哪一個宗派沒有念佛的人多。中國除念佛之外,大乘八個宗派,兩千年來真正有成就,到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我們最保守的估計有三千人,肯定超過三千人。但是念佛這個法門,往生就是成就,不止三千人,最保守的也有三十萬人,萬修萬人去,這還得了!
我這個說法有根據,不是隨便說的。我早年在台灣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他老人家創辦一個蓮社,台中蓮社。我跟老師見面那個時候,正好是十週年紀念,蓮社是辦了十週年。有多少同學,叫蓮友?二十萬人,它有名冊的。我在台中學十年,我離開的時候,台中蓮社的蓮友五十萬人。老師非常感慨的說,不說別人,我們台中自己的蓮友,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真正往生有多少?他說一萬個裡面大概有三、五個。也很可觀,五十萬人,一萬人裡頭就說三個,十萬人三十個,五十萬人,三五一百五十個,這一百五十個作佛去了。為什麼不能夠萬修萬人去?萬修萬人去是善導大師說的。情執太重了,捨不得離開這個世間。老師天天講經,沒有這些科學設備,這個設備當然成本太高了。一個星期講經一次,兩個小時,兩個小時有台語翻譯,老師講的山東話,台語翻譯,實際上一個小時,一個星期一個小時,太少了。老師說,多了不行,他沒有時間來聽,遷就聽眾。一個星期,固定的,星期三晚上,七點鐘到九點鐘。所以他不需要廣告,每到星期三晚上七點鐘,慈光圖書館,李老師一定在那裡講經,風雨無阻。聽經時間不夠,所以學佛的人多,真正把淨土搞清楚、搞明白人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沒有一個不認真念佛往生淨土的。
我們今天是有這些設備,聽眾在全世界,一天四個小時,非常密集。而且這個註解李老師沒看到,夏蓮居老居士會的經他看到了,念老的註沒看到。念老這個註解出來,我看到的大概是第一個人,正遇到他到美國弘法,我們在美國碰頭的,他就帶了一套,油印印的,我們就結上這個緣。在那個時代,他在世,我每年大概會到北京去二、三次,去看看他;他過世了,國內一些老的護法都走了,趙樸老走了,茗山法師走了,還包括天主教的大主教傅鐵山主教也走了,所以最近這些年我很少到北京去了。過去這些同學、同參道友,三分之二都不在了,世間無常,我們親身感受的。如何真常?真常就是大家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無量壽,真的,不是假的。即使下下品往生,也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個書是保證書,這個書是往生極樂世界的護照,現在在我們手上我們要接受,拿到手上不接受,那真可惜,要真幹。
念佛第一樂,有佛力加持,法喜充滿,心裡生智慧不生煩惱,對於一切事理,人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瞭瞭,一心求往生。要把佛放在心裡,把心裡面的垃圾清除乾淨,妄想清除掉,雜念清除掉,是非人我清除掉,恢復到清淨心、平等心,就是一心一念,這叫清淨信心,這個心就保證你往生。然後念佛的功夫,那是到極樂世界的品位不一樣。修淨土沒有別的,最高的就是修一心,一心就是一尊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心上沒有別的,口裡頭也沒有別的,就是阿彌陀佛。這是定中之定,三昧當中的三昧,無比殊勝,是菩薩所修的念佛三昧,「即達摩直指之禪」。達摩直指之禪,蕅益大師有一句話說得非常之好,《楞伽經》上說的。達摩祖師傳禪宗就是《楞伽》,《楞伽》印心。蕅益大師註解裡頭總結出四個字,「自心現量」,講絕了。這個話是什麼?就是此地講的全體是佛、全體是心,自心現量就是這個意思。全體即佛,全體即心,這直指之禪。用《楞伽》做證明,你有沒有達到這個境界?《楞伽經》在宗門只傳了四代,第五代就不用《楞伽》,用《金剛經》印證。五祖用《金剛經》,六祖以後都用《金剛經》。《金剛》比《楞伽》分量少,是用般若智慧。《楞伽》裡面法相講得很多,所以它是法相唯識宗的六經之一,說得很細,把真相說出來了。它也是華嚴宗重要一部經典,必修的經典,內容非常精彩。
我們看念老下面的文,「上所引證,一念即一心。此之一念,蓋指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例如日本幸西氏云」。我們先簡單說說一念一心,這個一念不好懂,一心也不好懂,因為它指的是真心。我們從來就沒有用過真心,從小就學會妄心,生下來是真心,慢慢認識爸爸媽媽,就用妄心,就不再用真心。真心就擺在那個地方,忘掉了,不知道有個真心,這是普遍的現象。真正能保持真心,這個人是再來人,是佛來的。佛來了之後,他用妄心,叫裝糊塗,他不是真糊塗,裝糊塗,不裝糊塗跟大家不能往來。那是誰?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他不是在我們地球上成佛的,在《梵網經》上他說,他這一次到世間來示現成佛是第八千次,到地球上來表演成佛是第八千次。《法華經》上久遠劫就成佛了,是以應化身到地球上來的,這個地方的人跟他有緣,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這麼一回事。
一念,就是我們平常所學的,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什麼叫一念。佛問彌勒菩薩,心有所念,說凡夫心裡面起個念頭,佛問彌勒菩薩,這個念頭裡頭有多少念,有幾念?換句話說,我們起心動念很粗,把它再去分,分成細念,多少個細念,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它的原文是「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問彌勒菩薩。相就是物質現象,識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精神現象,那個念是自然現象,這句話裡頭包括現在科學裡頭所研究的物質、精神、自然現象,三種現象。彌勒菩薩回答說,一彈指,一彈指有多少個細念?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也就是說三十二億乘十萬,我們現在把它乘出來,三百二十兆,單位是兆,就是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細念,組成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面有物質現象,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質現象,物質從哪來的?物質從念頭來的;「形皆有識」,只要是物質現象,統統有精神現象,就是受想行識。這就是我們平常《心經》上念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物質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現象,統統從微細念頭波動產生出來的,這個被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了。
所以量子力學家的報告跟我們說,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假的,物質是念頭產生的。這跟佛經上說的,相由心生,相是物質現象,從心生的;色由心生,色也是物質,從心生的。物質到底是什麼,這個謎被揭穿了。科學家現在是追求第二個,念頭,念頭究竟是什麼?現在還沒搞清楚。佛說得清楚,這念頭從哪來的?念頭從業相變出來的;業相從哪來?業相是一念不覺,一念沒有原因。佛能把它解釋清楚。我們今天講唯心、唯物都錯了,都不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心跟物是一體,決定不能分。心物既然是一體,我們就要認識清楚,這是什麼?真相,宇宙人生的真相。所有現象,剛才說過,全體是心,全體是佛,心是有知覺的,有見聞覺知。那我們要問,桌子有沒有見聞覺知?有。修.藍博士用意念治病,到我這參觀,告訴大家,桌子板凳它會看、會聽,我們心裡起什麼念頭,它知道;牆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知道,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全知道,全是活的。全是活的就是全體是佛,就是《楞伽》說的自心現量,就說這個。你說我動個念頭沒有人知道,是你自己不知道,外面境界全知道,沒有一樣不知道。這是宇宙的奧祕,佛在三千年前說了,我們不懂;科學家這一提出報告,一看,我全懂了。佛經上早就講過,是真的,不是假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