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0-0390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九0集)  2013/8/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39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六百七十六頁,倒數第六行,我們從「《止觀三》曰」,從這看起:

  《止觀》第三卷,這裡面說「法性寂然曰止,寂而常照曰觀」。這個止觀講到究竟處,這兩句話完全講的是性德,真如自性,也就是一切眾生的真心,真心就是真性、就是法性,也叫自性。「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自性也就是法身,法性是體,法身是相,能生萬法是它的作用,這是真正講到究竟處,止觀講到最圓滿、講到最真實。真心是不動的,自性本定,動搖的是妄心,不是真心。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真心。這在大乘教裡叫見性見色性、聞性聞聲性,叫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果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菩薩見性不圓滿、不究竟,因為他還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極其微細,我們知不知道?不知道。知道就好了,知道是真正明心見性,不是假的。佛在大乘經裡頭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我們才會知道?一定要證得八地以上,你就知道,你就見到,你聽到,六根完全接觸到;換句話說,七地以前都不行。七地以前有沒有見到?不能說沒有見到,沒有見到怎麼能稱法身菩薩?見到了,見得很模糊。好像我們在外面看風景,起霧,有一層霧遮蓋住,看得見,隱隱約約,看不清楚,是這麼個境界。八地以上,雲霧沒有了,天晴,那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本性本定,由此可知,清淨平等是非常有道理,清淨平等都是定。清淨心裡面沒有絲毫染污,阿羅漢、辟支佛的定;不分別、不執著是菩薩的定,比阿羅漢高;不起心、不動念是自性本定,佛所證得的。實際上八地、九地、十地、等覺還起心動念,但是他那個起心動念非常微弱。好像一個池塘裡面的水,起很小的波浪,很小的波浪兩岸的風景照得還是很清楚,那是菩薩境界;不起風浪,完全平靜,這是如來的境界,佛的境界。菩薩有一點小風小浪,阿羅漢叫大風大浪,我們凡夫是巨浪,那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坐過船,在大海裡都坐過。大海,古人說「無風三尺浪」,三尺浪就是我們現在講一米高,這是平常的,在航海家這不稱作波浪。

  要定!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門徑。這麼多的方法修什麼?統統修定,怎麼樣讓這個心定下來,把心裡面的念頭統統放下,就這一樁事情。一樁事情無量無邊的方法,如果這個方法不是修定,那就不是佛法。我們淨宗用什麼方法修定?用阿彌陀佛修定。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住,讓念頭不起。不起念則已,起念皆是阿彌陀佛,這叫念佛三昧。我們真正把念頭止於阿彌陀佛,止於至善,至善就是阿彌陀佛,沒有比阿彌陀佛更善的了。這個方法我們一般人都做得到。如果說沒有念頭,這很難。我們實驗實驗,不說別人,說自己,實驗幾年、實驗幾十年都不成功,還是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前念滅了後念又生。最後不得已,遇到這個法門。這個法門行,它教以一念止一切念,阿彌陀佛是個念頭,只許可這一念,把其他的念頭統統放下,到極樂世界之後再把這個念頭滅掉。八萬四千法門,在現前就要把一切念頭滅掉,這個非常難,根本不許你有念。念佛這個法門准許你有一念,用一念止一切念。我們用這個方法,覺得可以做到,我們就守住這個方法,決定不能更換。這一個方法用到底,就成功;用到底,決定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來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再把功夫向上提升,真正契入大涅槃境界,那就是法性寂然、寂而常照。

  法性寂然是體,體是定,清淨平等;觀是照,我們經題後頭有個字「覺」,覺就是照,沒有一樣不明瞭。空間,遍法界虛空界,沒有邊際;時間,過去無量劫、未來無量劫,你沒有不知道的、沒有不明瞭的。為什麼?寂而常照。寂是清淨平等,清淨是阿羅漢的寂,平等是菩薩的寂,寂而常照,照是它起作用,照是明瞭。照就是章嘉大師教給我們的看破,止就是放下,放下萬緣。為什麼?自性是空寂的。自性有,真有,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但是它沒有現象。自性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換句話說,我們根本沒有辦法緣到。不是物質,眼耳鼻舌身緣不到;不是精神、不是自然現象,我們的意識也緣不到,意識、末那識、阿賴耶都緣不到。不得已,用一個字去形容它,叫空。但是這個空不是無,不是沒有,因為沒有三種現象,我們緣不到,用空來代表;因為它遇到緣能生萬法,我們的宇宙是它變現出來,佛法裡面講法界虛空界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法界虛空界裡面所有一切法統統是自性變的,所以不能說它無。但是自性空寂,又不能說它有。大乘經佛告訴我們「離四句,絕百非」,你才能體會得到。這個四句就是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這四句。這四句不能形容自性,也就是法性,不能形容,你全都說錯了。所以說「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要是想它,它是個什麼樣子,你想的這個念頭才動,錯了;開口,錯了。所以說不可思議,不能思就是你不能想,你也不能說,議是議論,是說,沒有法子形容,沒有法子能說出來。它真有,它真存在,它是一切法的本體,一切法從它而現,比喻都無法比得出相似的。

  今天科技發達,這個工具我們用上了,就是電視、網路,我常常用電視、網路的屏幕比喻法性。屏幕什麼都沒有,你不能說它空,不能說它無,為什麼?它能現相,我們按到頻道的按鈕,畫面就出來,能生萬法。這個跟自性的體相用很相似,可以用它做比喻。它體什麼都沒有,它能現相;為我們傳遞信息,這是它的作用,體相用統統具足。我們正在看電視畫面的時候,有沒有看到它的體(屏幕),有沒有看到?如果你能看到,這好,這好功夫。為什麼?你從相上見到性了。能在相上見到性,這就是法身菩薩。為什麼?他不迷了,肯定了性是真的,不生不滅;相是假的,剎那生滅。相是生滅法,體是不生不滅,屏幕是體,不生不滅,相是生滅法。電視的生滅的速度比老式的電影快得多。老式電影,它的生滅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的放映機的速度,一秒鐘放映二十四張幻燈片,也就是二十四張幻燈片重疊在一起,你看到假相,你被它騙了。真相是什麼?真相只有一張,沒有任何意義,那是真相。重疊在一起,糾纏在一起,看出它的意思,假的不是真的。佛菩薩教給我們沒有別的,要在假的裡頭認識真的,要在真的裡面認識假的,這就是真實智慧。這個真實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如來如是,眾生亦如是,所以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佛講得這麼清楚。我們現在麻煩在哪裡?錯在什麼地方?錯在這裡見相不見性,只見相,性呢?性茫然無知。實際上性跟相是決定離不開的。這個畫面在銀幕上,你能說沒有銀幕,這現相能現前嗎?不能。相跟性是密切連在一起,有性就有相,有相就有性,但是性跟相是兩樁事,性是不生不滅,相是剎那生滅。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大概跟現在科學上所講的差不多。一秒鐘有多少次的生滅?就是頻率,多少次?一千六百兆;不是電影裡頭的二十四張,一千六百兆,你怎麼知道它是假的?二十四張那個現相我們能看得出它是假的,一千六百兆就看不出來了。整個宇宙什麼時候誕生的?就在當下。告訴你老實話,自性裡頭的真相,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沒有空間,沒有遠近,就在此地。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華藏世界在哪裡?就在此地。地獄、餓鬼在哪裡?就在此地,就在當下。為什麼會有這些境界?因為你念頭不一樣,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你一念不生,這些境界完全沒有了,那叫常寂光,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境界是常寂光。常寂光是如來的法身,那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什麼人能契入常寂光?等覺菩薩把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的習氣斷掉,他就契入常寂光。契入就是證得,融入常寂光裡面去了,這在大乘教叫究竟圓滿。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就幹這樁事情。我們往生是帶業往生,到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在極樂世界修行證果,最後契入寂光。契入寂光境界,你在極樂世界學習就畢業,這是究竟佛果,《華嚴經》上稱為妙覺,等覺之上,究竟圓滿。這部經上給我們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要把這一生目標鎖定在常寂光淨土,我一定要證得,一定要回歸常寂光,叫回歸自性。

  自性常寂、常照。常寂,如如不動;常照,遍法界虛空界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真正有不思議的境界出現。我們舉一個例子就曉得了。微塵裡頭有世界,微塵多大,我們看不見,經上的名詞叫極微色,也叫做極微之微,是物質裡頭最小的,沒有比它更小的,這麼小的物質現象裡面有整個宇宙,有大千世界在那裡頭。我們在《華嚴經》上讀過,普賢菩薩有能力進入微塵世界,微塵世界裡面跟我們現前這個世界沒有兩樣,可以進入微塵世界裡面去供佛聞法、去度眾生,這個妙,太妙了!我們怎麼想都想不通。從這些地方,我們對於古大德就不能不佩服,古大德為什麼能相信?我們現在的人,要不是對佛學有一點根基的話,他聽了他有疑問,這怎麼可能?科技發展到今天,讓我們看到有此可能。你看現在的晶片,小手指這麼大的晶片,你們用在手機上、用在電腦上,這麼小的一個晶片裡面能容納多少東西?我聽說現在的照相機,一個晶片可以容納幾十萬張的照片。這個話要說在三十年之前的人,你給他講,人家不相信,這怎麼可能?現在居然做到了。佛告訴我們,最小的物質現象,它裡頭能含藏整個宇宙現象。這講科學,現在科學家跟佛比差遠了,一個指甲才幾十萬張照片算什麼?它比這個更小,小得不能再小的了,它裡面有整個宇宙,而且整個宇宙還重重無盡,微塵世界裡頭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裡頭還是有整個世界、整個宇宙,重重無盡。這是什麼道理?這是什麼境界?《華嚴經》上佛說一句話,「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法身菩薩證得,到妙覺位才真正究竟圓滿。不是假的,是真的。我們對於世尊這些開示,如果能不懷疑,真正相信,這對於學佛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什麼?你的進度會很快,就契入了。如果有懷疑,那是障礙,可能在你一生當中都沒有辦法進展;你一生勤奮的學習,止於知識,你走錯路了。學佛法,把佛法當作知識來看待,走偏差了,不是正道。走偏了,走邪了,很多,不止一個人。正道,正道一定要依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正道。正道裡頭不能有絲毫疑惑,有絲毫疑惑你走的是偏道、邪道。偏還行,你不會作惡;邪可能會作惡,走邪了。佛教我們走中道、走正道,八正道。

  「又」,這下面也是《止觀》裡面的話,「無明即明,不復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這個解釋解釋得好。無明是煩惱,所有煩惱的根叫無明。從無明煩惱生塵沙煩惱,從塵沙煩惱生見思煩惱,無明煩惱是根。無明即明,它就是明,但是它現在不明,也不能說它不明,它變質了。明是智慧,迷了智慧,智慧就變成煩惱,煩惱無量,智慧無量。轉煩惱為菩提,轉迷為悟,煩惱就變成菩提;轉迷為悟,造業就變成德行。覺的時候,那個行為是德,與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完全相應,智慧的行為。但是迷了自性,完全相反了,不仁、不義、無智、無禮、無信,全錯了。八德,孝悌忠信變成什麼?不孝、不悌、不忠、不信、不仁、不愛、不和、不平,變了。果報呢?果報也變了。自性裡面變現出的境界,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實報土,這是沒有變質的,極樂世界;迷了之後,果報就變成六道輪迴,苦不堪言。這些事情,佛與法身菩薩他們了解透徹,看到眾生苦,這個眾生苦就是感,佛菩薩自然有應,佛菩薩用報身、應身、化身來幫助這些受苦的眾生,讓這些眾生離苦得樂。這是佛教教學的總目標。

  佛教我們什麼?教我們離苦得樂。怎麼教法?破迷開悟。苦樂是果,果一定有因,因是什麼?因是迷悟,迷了才有六道輪迴,覺悟了就是一真法界。所以要用什麼方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那就是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於是諸佛菩薩把這樁事情落實在教育、落實在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從開悟那一天就開始教學,教了四十九年,唯有教學才能幫助大家破迷開悟。第一個教學的目的是破迷起信,是讓你生起信心。什麼信心?相信自己。頭一個,佛教給我們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佛教傳到中國,這個教學的方法、理念,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這個教學的理念、方法好!儒家教學,開宗明義就教給你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什麼最重要?教最重要。所以中國自古以來,幾千年政府、社會、人民沒有不重視教育的,而且把教育都擺在第一位。家庭,一個家庭家教第一,這個家庭有家教,後代一定好,這個家一定會發達、會興旺。家如是,社會亦如是,國家亦如是,看你的後代。到人家裡,看人家的小孩,有沒有好的教育,知道這個家的興旺。看到這個社會,社會大眾有沒有教育、有沒有道德、有沒有秩序,這你就明白了。看一個國家,看它的國民,看它的學生(青少年),就知道這個國家有沒有前途。

  我們今天真是難得,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斯里蘭卡。這個國家可以說是古老的國家,接受佛陀教誨之後,全國人接受,二千五百年沒有改變。他們的風俗習慣,二千五百年前佛教他們的。他們天天念三皈依,天天念五戒、十善、八關齋戒,人人都做到。小孩早晨上學,先給父母請安,要跪拜,行最敬禮(手摸著父母的腳),才上學。到學校見到老師,跟見父母一樣,要跪拜,手要摸老師的腳。二千五百年,養成習慣了,整個社會都是這樣子,你不這樣做就奇怪。這是什麼?這是人性道德的大根大本。教育裡頭有兩個字是根本:孝、敬,孝親尊師。大乘經裡頭,《觀經》裡面佛說:「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四句話在斯里蘭卡二千五百年沒有丟掉,人人真幹。早晨四點鐘,大概是到八點鐘,這個時段你打開電視機,看到全國這些出家人都在誦經,都在做早課。你要是有時間,你打開電視,你就可以跟著一起做。要聽經,有法師在講經,有法師在課誦。早晨、中午、晚間,法師們統統在講經教學。人民無論發生什麼事情,他不找警察、不找政府,找廟裡和尚。所以我們在斯里蘭卡聽到,和尚叫萬事通,他什麼都知道,在家居士、這些群眾任何問題來找你,你都要幫他解決。

  法師個個持戒精嚴,為什麼?人民監督,全國人民都看到你。看到你不如法,他就可以把你的衣服解脫下來,你不夠資格出家,這個衣服是我們全國人都尊敬的,你不可以穿這個衣服。所以出家人小心謹慎,不敢壞規矩,不敢破戒。這個好,風氣太好了!出家人不如法的時候,不需要什麼懲罰,用不著,老百姓看到之後,對你那個懲罰,就把你出家資格取消掉了。我們看到能保持二千五百年不衰,現在還很興旺。現在要辦佛教大學、辦宗教大學,好!這是個好地方。為什麼?學了之後,你出了大門,你就看到了,人都在做。我們這裡學了,學了看不到,所以自己也不肯做。到那個地方學了,你看家家戶戶每個人都做到,社會一片祥和。每一個人,你細心去觀察,法喜充滿。他們收入並不多,知足常樂,沒有競爭。小朋友上學,沒有對比的。為什麼?學校是國家建的,是公費,不需要繳學費。進入學校一律穿校服,平等的。穿著是一樣的,飲食也是一樣的,從小就給你養成清淨平等,一心向學。

  這種教育在中國,是二百年前的中國社會,是這樣的,現在在中國沒有了。在中國也算不錯,也保存了兩千多年。我們丟掉兩百年,日本丟掉四百年。韓國大概也丟掉一百多年,還有基礎。前幾天韓國金容沃博士,我看他的名片上印的韓國國師,到香港來住了幾天,每天在我這個地方。進入我的攝影棚,看到老師的照片,他非常驚訝,他也是方東美的學生,在台灣跟方老師學大乘佛學。大乘佛學是老師晚年在台灣大學開的一個大單元,他趕上了,在台灣學了兩年。我鼓勵他要把漢學恢復,我說原本最有希望的就是韓國,韓國可以繼承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因為韓國在過去完全用中國的漢字,用文言文。日本人只用了一半,大概現在是三分之一。現在中國已經不用了。我就問他,你們自從改了文字之後(這是最大的損失,讓你們全國人不能直接學習這五千年古聖先賢的智慧德能,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現在對於漢學、漢字、文言文還有沒有人學?他告訴我,還有不少人在學。那真是個好現象。

  漢學確實如唐太宗所說,不但能救中國,它能救全世界。所以日本前首相鳩山到我這來訪問,我就鼓勵他,希望他在日本辦一個漢學院,把中國五千年傳統的文化找回來。我說這個比做首相的功德大多了、有意義多了,做首相沒什麼意思。你真正能在日本把漢學恢復出來,你是聖人,你的恩惠是對全世界的。他還年輕,他還能做。我在日本的時候,知道有這個人,沒見過面,他的夫人聽我講經,常常見面。沒有想到他到香港來看我,我就勸導他,漢學重要,真正一生搞漢學,就是今天的孔子。他可以在日本做今天的孔子,金教授可以在韓國做現代的孔子。真正發心,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專精漢學,拯救世界,豐功偉業沒有能跟這個相比。與其把整個精神用在政治上,為什麼不用在聖賢學術上,那個意義更大。孔子沒有做過大官,職位都不大,時間很短,不但為全中國人景仰,為全世界人景仰,這是應當要學習的。

  這些人都是聰明人。我不但勸導他們,我在馬來西亞還勸納吉首相,勸他做聖人,勸導他以聖賢的理念、方法來治國。他的國家是多政黨的,多政黨就有反對黨,我就告訴他,如果有反對黨,受災難的是誰?是全國人民。真正是為人民服務,怎麼可以反對?政黨,可以多政黨,政黨是兄弟黨、是朋友黨,決定不能有反對黨。那要怎麼做?他反對我,我不反對他,我尊重他。他對我的批評,我認真檢討,如果是好的政策,我就採納;不好的,我加以解釋說明為什麼不能實行。我們自己有見不到的地方,別人提醒我們,我們感恩,絕不反對,絕不批評,我們接收、研究,來把它實行。真正從政是為愛民,不是為自己名聞利養,不搞自己的。聖賢政治,這個社會多祥和,世界多美好。這些人有這麼大的福報,有社會地位,也有財富,能做得到。馬來西亞我們提倡建一個漢學院,當地的華僑支持、首相支持,事情好辦。鳩山在日本,他個人的力量足夠了。

  所以人生在世,時間很短,一百歲彈指就過去,我都快九十了。到這世間來幹些什麼?這個要問問自己。傷天害理、對人民沒有好處的事情決定不能幹,決定有因果報應,不是沒有。我還想找我的老朋友,現在年歲都大了,他差不多也有七十多了。我是很想依照佛經裡面所說的地獄,再畫一張地獄變相圖。前面這一張是依道教《玉曆寶鈔》所畫的,再畫一張佛教的。佛講因果報應講得很多,沒有專門講一部經,分散在很多經論裡頭,我們現在把它找出來了,把它抄在一起,成為一本。我們這個本子就是的,《諸經佛說地獄集要》,這裡頭是二十五種經論,比《玉曆寶鈔》講得詳細。《玉曆寶鈔》裡面講到有果,但是因有很多太簡單了;這個是因跟果都說得詳細,太好了,這部書。所以我還是要請老朋友來畫。他肯畫這個,佛菩薩幫他消災延壽。希望他再用一年時間,萬緣放下,把佛所說的地獄變相畫出來,無量功德!這個可以往後傳千年萬世,值得去做。我們給江老師寫封信,我們來啟請。

  所以無明跟明是一不是二。「不復流動,故名為止」,只要不動就止了。我們今天勸人,止於阿彌陀佛,我們專修淨業。「朗然大淨」,大淨是什麼意思?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決定不受境界影響,保持清淨平等,這叫大淨。換句話說,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具體的來說,就是決定要明瞭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首先要知道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見色聞聲,沒有佔有的念頭,沒有支配的念頭,沒有控制的念頭,就不造業。一切隨緣而不攀緣,不善的,於眾生沒有好處的,決定不做;於眾生有好處的,也要隨緣,不勉強,有緣就做,沒有緣就不必,這樣才好。沒有緣,想著要去做,這是攀緣,你的心不清淨,你的心還被外頭污染;換句話說,財色名利你沒放下,沒有放下就依舊造輪迴業。沒有緣,我在家裡老實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超越六道輪迴,幹這樁事情,來生我不再到六道。到極樂世界就是成菩薩、成佛,我們走這個路子多好!

  不需要跟一般人一樣的見識,他們要的我們不要,我們要的他不要,所以我們可以和睦共處,為什麼?沒有利害關係。我們協助馬來西亞辦漢學院,協助斯里蘭卡辦佛教大學、辦宗教大學,我們全心全力協助它,我連邊都不沾。他們還考慮很久,希望給我一個榮譽校長。不要,你要它幹什麼?我只看到這個學校好,有很多好的老師,真正修行人、對於經教有研究的人在教育下一代,佛教一代一代承傳下去,而且在全世界發揚光大。希望每個宗教設立一個學院,辦一個宗教大學團結全世界宗教,共同學習宗教的經典。我懂自己的宗教,也懂別人的宗教,宗教之間的誤會就化解,矛盾、衝突沒有了。希望宗教合作帶給世界永續長久的和平,我們希望看到這個願景。我們自己名利毫不相干,絕不沾染,要這幹什麼?國內有不少人對我誤會很深,以為我想回去跟他們爭名逐利,大錯特錯了。十幾年前我說過,我要是能回去的話,我是平民身分,回老家,落葉歸根,我不會做住持,我也不會做佛協的會長,國家什麼政協、什麼人大,什麼我都不參加,我什麼名都不要,我要來幹什麼?年輕的時候都不要,老到這樣還有需要嗎?哪有這種道理!無論居住在哪個地方,對當地只有好處沒有害處,這是我們一生做人的一個原則。所以你問我想不想回去?我不想回去,而是大家希望我回去。希望我回去最殷切的,趙樸老,每次跟他老人家見面他都勸我:「落葉歸根,回來吧!」我說緣還沒成熟,緣成熟我會回來。

  夏蓮老的會集本會得好,非常重要。在漢文九種版本裡面,五種原譯本,三種會集本(王龍舒的會集、魏默深的會集、夏蓮居的會集,三個會集本),還有彭際清居士的節校本,《無量壽經》一共九種版本。這九種版本我都看過,夏老這個本子最完備,而且會集得好,生澀的句子他統統捨掉,取捨穩當,五種原譯本裡頭精彩的部分一個都沒有漏掉,所以真正是五種原譯本的集大成。黃念老的集註更難得,這個人我們見過多次面,老朋友,我心目當中的老師;他對待我是同參道友,我看他是老師,他大我十幾歲。夏老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就是會集來的,為世尊末法往後九千年做一個淨宗的定本,大家依靠這個本子就決定能成就,他為這個來的。黃念祖老居士來的,就是為做註解來的,沒有別的事情。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遇到,有緣遇到了,我們傳承這個法本,就為這樁事情來的。所以一切經論我統統放下,我不再看它,我每天就讀這個本子,每天用這個本子跟大家在一起分享,一年講一遍。一遍標準的時間是一千二百個小時,就是一天講四個小時,講滿三百天,一部。

  馬來西亞建漢學院,首相跟我是好朋友,我會在那邊講一部,一部就是一年。斯里蘭卡那邊建大學,我也答應去講一部。韓國金教授,沒有想到我們是同一個老師,同學,同一個老師。他要能在韓國提倡漢學,如果找我,我也願意到韓國去講一年。到日本去講一年,到台灣去講一年,可以了,不要回中國了,沒有時間回中國了。我們周邊這些國家我都很熟,印尼,都是過去常去的地方;澳洲,我都希望能在那裡講一年,講一部。乃至於美國,也可以到那邊去講一年。好!這就有十幾個地方,我差不多到一百歲了。哪裡有緣哪裡去,佛法是全人類的,不是某一個地區、國家的。文化是共同的,我在國外告訴大家,我不講中國傳統文化,我講人類傳統文化。我們的心量要擴大,不要有國家的界限,不要有民族的界限,不要有宗教的界限,整個地球是一家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要相親相愛,每個國家地區的古聖先賢都是我們的老祖宗。心量要拓開,你自然就清淨快樂。所以心要定,定生智慧,你對於一切事物就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我們往下看,「又《止觀輔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這幾句話比較難懂,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在第四頁,「中道即法界」。《止觀輔行》第一卷,它說:「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者」,一色一香是代表萬法,無論是哪一法無非中道。「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法界諸法,迄至一色一香無非為中道。故換言之,中道即法界。」什麼是中道?中道是「不二之義,絕待之稱」,絕對就不是相對,相對是二邊,二邊離開叫中道。宗門大德勘驗學人,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解答:「離開二邊,道一句來。」你說一句話給我聽聽,你能不能說得出來?凡是能夠思惟、能夠言說的全是對立的,大就有小,長就有短,說就有不說,它都是二邊的;離開二邊,你說一句給我聽聽。說個中道,中道跟二邊是對立的,這不是我要你說的,說不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叫中道。在哪裡?就在當前,就在現前,就在當下。誰知中道?菩薩知。誰行中道?大乘菩薩、諸佛如來都行中道。中道是什麼?中道是自性、是本性,中道是真心。用真心、用本性,這不是凡人,法身大士,別教三賢都做不到。在哪裡?就在當下。故換言之,中道就是法界。

  「而此中道法界為所緣之妙境,若就能緣之妙智言之,則為止觀」。止觀是一不是二。「蓋繫緣於法界,而廣緣事理之諸法,是止即妙觀;念與法界為一,而泯亡事理之法相,是觀即妙止也。此妙境妙智,一體不二,故謂之法界即止觀。」止跟觀是一不是二,互為體用,止就是定,觀就是慧,意思完全相同。慧從哪裡來的?慧從止來的;止從哪裡來的?止從慧來的。你真看破,你心就定了,不再緣慮一切境界;心果然定了,智慧就起來。所以定慧可以互為體用,定是體,慧是用;慧是體,定是用,它是一不是二。佛法裡修行,這是總綱領,就是定慧。慧知道事實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於一切有為法,就是一切生滅法當中,心得定,他不攀緣。我們第一個知道身體,身體是生滅法,假的不是真的,不再那麼樣愛惜身體了。樣樣為身體服務,還為身體造業,造業是要受果報的。造業不受果報,沒有果報,那是回歸自性以後的事情;你還沒有回歸自性,你就有業報。把這個意思放寬一點,廣義的來說,沒有明心見性,統統有果報。真正明心見性,因果罪福都等於零,都是空的,那個時候才真沒有。真沒有,什麼境界?你證得法身,你不是凡人,你不在六道,你不在十法界。你在哪裡?你在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跟常寂光淨土裡面的諸佛,眾生有感,他有應。他有應,他就現身,什麼身都能現。像《普門品》裡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佛身他就現佛身。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年前出現在印度,現的佛身。中國祖師大德裡面,善導大師,阿彌陀佛再來的,現比丘身;傅大士,彌勒菩薩再來的,現居士身;濟公活佛,阿羅漢再來的,現出家人的身。所以現身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要有意思的話,他就墮落了。法身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他哪來的意思?有意思,不是法身菩薩,是法界裡面菩薩,他有意思。十法界之外,沒有了,沒有起心動念,他有什麼意思?沒有意思能現身嗎?能。日本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可以給我們做證明。這一杯水有意思嗎?這知道水沒有意思,那我們以善心對它,它為什麼有美好的反應;以惡的念頭對它,它現的那個相就很難看?我們知道,水沒有意思,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但是我們心裡起什麼念頭,它的反應不一樣。那是什麼?它沒有受想行識,它有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性德,不生不滅,受想行識是生滅法。六道裡頭有受想行識,離開六道受想行識沒有了,它不是真的。

  我們要學佛,學佛第一個離苦得樂,我們有沒有離苦、有沒有得樂?真的有離苦得樂,得佛法的受用。苦從哪裡來的?念頭來的,起心動念。我們不起心、不動念,苦就滅掉了。世間人以什麼為樂?財色名利,七情五欲,以這個為樂,而不知道佛說這些東西是苦本,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你在這個裡頭起貪瞋痴慢,偶爾嘗到一點甜頭,後面是苦不堪言,這個要知道。唐太宗的那個光碟,我看過。他自己說得好,他的光碟可以度很多很多人,這個話我相信。這是個好皇帝,死了以後到哪去?墮地獄。什麼地獄?無間地獄。人家問他:為什麼你墮無間地獄?造無間地獄的業,當然要受無間地獄的果報,無間地獄太苦了!問他:造什麼業?殺人。他的政權是靠武力得來的。隋煬帝無道,昏君,各地方起義造反,唐太宗是其中之一。隋亡國,那些造反的人統統平定,他掌握政權,殺了多少人!不但外面的人殺了,到最後連兄弟都殺掉,殺他的哥哥,殺他弟弟。他的父親做了九年皇帝,把王位讓給他。我能夠體會得到,他的父親對兒女很重視,有愛心,這家變成這個樣子,兄弟互相殘殺,他心裡多難過!皇帝不做了,讓給你,你說那多傷心。為了爭奪政權,造這麼大的罪業,殺兄弟,兄弟是父親心中所喜愛的,叫大不孝!雖然做皇帝做得不錯,是好皇帝,替人民做了很多好事。所以他墮地獄,他能出來,要不然無間地獄哪有這麼容易出來的?他對佛門做了很多好事,是所有宗教的總護法,他對宗教都尊重。在他做皇帝的時候,基督教傳到中國,稱為景教;拜火教也傳到中國,伊斯蘭教也傳到中國,他跟佛教平等對待,都尊重、都護持,這是善心善行。他後來知道懺悔,這能離開地獄。

  起義的時候,實在講太年輕了,他十六歲,做皇帝是二十七歲,壽命不長,五十歲,做了二十三年皇帝就過世。這非常值得我們反省的,是我們一面鏡子。得天下,要如理如法,何必相爭?爭來爭去,到最後都爭到地獄去了,爭著走向無間地獄,大錯特錯。救人救世,實在講教學第一!太宗如果真正能想到,皇上可以讓他哥哥做,自己一生搞教育,做孔子,不做皇上,那他還得了!他不會墮地獄,他要不求往生淨土,他到天上做天王去了。二十三年皇帝,不長,果報在無間地獄,多麼可怕。所以人生在世間,佛教我們知足常樂。我們的日子能過得去,好。日子要苦一點,不要太富裕。富裕什麼?富裕對這個世間貪戀,捨不得離開。生活比較清苦,出離的心就不會中斷,常常想著離開六道輪迴,這個好。起心動念跟佛陀教誨相應,不求名聞利養。有這個機緣,也應該捨棄名聞利養,要這個幹什麼?這個東西沒有好處。真正做一些好事,也不必要人知道,沒有這個必要。做好事是應該做的,理所當然,不應該做壞事,應該做好事。

  後面這一條,講到「止觀不二,境智冥一」,這個參考資料後頭有,「法性寂然為止,寂而常照為觀,止如明鏡止水」。兩個比喻,一個是明鏡,明鏡不動;一個像止水,池塘的水,沒有風浪,平靜的。湖面像個鏡子一樣,四周的風景都影現在其中,像鏡子一樣,這是止。「觀如明鏡止水影現萬象」,觀是什麼?你看到現相,鏡子的現相;止水,水沒有染污、沒有動盪,跟鏡子一樣照見,這是觀,止跟觀是一不是二。「故止與觀者,不二一體」,止觀不二,止觀是一體。我們今天用更好的例子,就是電視的屏幕,屏幕是止,現相是觀,止跟觀離不開,是一不是二。定慧一體,回歸到自性上來,就是定慧。人心要常定,定就有智慧,你就照得很清楚、很明白。妄想多了,雜念多了,擺在你面前,你什麼都看不到。世間高人,高明之人,他高明在哪裡?沒有別的,就是心如止水,一念不生。你問他的問題,他隨手就給你解答,他照見了,照見事實真相。你在迷,他在覺,這就不一樣。迷的時候會做錯事,覺的時候不會做錯事,能把很多錯誤都給它解開、都給它化解。這種智慧,人人皆有,個個不無。佛並沒有說智慧只有他有,除他之外別人都沒有,不是的。佛說一切眾生是平等的,都是從法性生的,只要你回復到本定,自性智慧它就現前。換句話就是,水它能照,起波浪、受染污的時候它照不見了;染污消除,動盪停止,它立刻就恢復照,照是本有的。

  定慧是本有的,寂照是本有的,只要你能夠放下萬緣,它就現前。不要為外頭境界所轉,隨緣不攀緣,自己沒有念頭。在這個世間不隨緣不行,隨緣就得自在,大家心裡都歡喜。根本不要想自己,想自己就不能隨緣,把自己放下,能隨一切眾生緣。隨緣只有利沒有害,害的東西到面前也變成善的,為什麼?心善,就是境隨心轉。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心隨著外頭境界轉,這是凡夫,這就是六道人。境隨著我心來轉的時候,這個就是佛道,就是佛菩薩。我們得學會這個本事。落實在哪裡?落實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飯,工作應酬,得大受用,得大自在,這是真修行。真修行不能離開境界,就在境界當中修,修什麼?修定、修慧。不會修行,在境界裡面生煩惱、造業障,他就不一樣。佛法對我們最大的受用,無過於是。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