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2-040-0075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七十五集)  2012/12/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7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頁,倒數第五行,從第二個字看起:

  「行謂六度四攝等大行」,六度是佛法行門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科目。佛法出現在世間,這個參考資料我們從第二看起,「廣戒」,從這個地方看起。在第十二頁,廣戒,戒是戒律。釋迦牟尼佛出現在這個世間,為的是什麼?他要做的是什麼?這是我們必須要了解的。現在社會對佛教產生很大的誤會,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依照中國宗教這兩個字的說法,那佛教真的是宗教。這兩個字,宗在中國的意思,有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這三個意思;教是教育、教學、教化。宗教連起來,就是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那佛教當之無愧,這是全人類的,全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外國這個宗教傳到中國,中國人用這兩個字,用得太好了,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既然是主要的教育,它教什麼?目的何在?這教育的宗旨是什麼?是離苦得樂,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你說這個多重要!苦從哪裡來的?樂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有苦?為什麼有樂?這樁事情只有佛知道得最清楚、最明白。苦是從迷惑來的,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知道,所以對宇宙人生我們就看錯了、想錯了。看錯了叫見惑,想錯了叫思惑,就是見思煩惱。這想錯、看錯了,當然你就講錯,你也做錯了,結果是什麼?結果就落到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本來沒有,就是從一切眾生把事實真相搞錯了,所以才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真苦,苦果就現前。所以佛陀的教育,它的宗旨就叫破迷開悟,破迷,苦就離開了;開悟,樂就現前。你看,真幫助人離苦得樂。這是個離苦得樂的教育,是破迷開悟的教育,你說這個東西多重要!確確實實、道道地地的,全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它得搞清楚、搞明白。如果它是迷信,我們學這個幹什麼?我不會學這個東西。

  這些都是早年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的。原來我們也是以為佛教是宗教,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多神教、是泛神教,低級宗教。我們腦子裡這麼些觀念,佛的寺廟我們從來不想進去。在方老師的一堂課「佛經哲學」,我們才真正了解、明白了。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從這兒進門的。老師特別囑咐我,今天的佛經哲學不在寺院,在哪裡?在經本,教我要研究經典。他說古時候寺廟裡面的出家人,都是真正有德行、有學問,帝王師。他說現代出家人他們不學了,這些經典束諸高閣,所以你到寺院去看不到了,必須自己從經典裡面去探索、去發掘。

  佛的教學分四個階段,叫四科:信、解、行、證。首先你相信,我們從老師那裡學來,信了,真正相信了。信了以後要求解,解,沒老師教你,你得去摸索,你要懂學習的方法。基本的是文字,要去讀經,要懂得去找參考資料。這些李老師教給我們很多,特別關照我們,佛經從哪裡學起?從真誠恭敬心,就能學到。以後我們讀《印光大師文鈔》,印祖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曾經提到過六祖惠能大師的故事,五祖沒有把衣缽傳給神秀,傳給惠能,惠能不認識字,說明這於認識字不認識字沒關係。佛學妙了,真妙!不認識字也行,不讀經也行。

  佛教全在戒定慧三學,它主要教你開智慧。讀經要開智慧,不讀經他也開智慧,開智慧就行了。所以讀經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持戒、修定。修定是什麼?佛經上常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那個制心一處就是修定。你只要心不散亂,把它放在一個地方,它就會開智慧。跟孟子所說的完全相同,孟子給我們說,他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學問之道,也不是讀很多書,也不是有什麼高深研究,不是的,是什麼?把放在外頭那些心收回來,那就叫學問。那收回來不就是制心一處嗎?孟夫子出世的時候,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他生在戰國時代,周朝的末年。跟佛講的完全相同,就是戒定慧。可見得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這五個字可重要了!這五個字,讀書不讀書沒有關係,只要你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心地平等沒有高下。清淨心是定,平等是大定、深定,心定了就開智慧,就覺了。覺,那就是無所不知,沒有接觸過的,只要一接觸就明瞭。

  惠能大師開悟了,《大般若經》他沒學過,逃難的時候,路途當中遇到無盡藏比丘尼,這都是無意的。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受持《大涅槃經》,她誦經,惠能大師在旁邊聽到了,等她念完之後,他把這個經的大意講給她聽。比丘尼非常歡喜,講得太好了,捧著經本向他請教。他說我不認識字。不認識字怎麼會講得這麼好?這與認識字不認識字沒有關係。在印度、在西藏,有很多祖師大德沒念過書,不認識字,像惠能大師一樣的,給我們做證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佛講的「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為什麼不把心放在一處?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難,哪一個不想把心放在一處?放在一處就是禪定。沒有法子,你想放,它就妄念那麼多,一個接一個來,又是妄想、又是雜念,就是定不下來。不修禪定的人定不下來,修禪定的人也定不下來。

  淨宗的方法妙,教你定在哪裡?定在阿彌陀佛上,這個好辦。為什麼?你有個依靠,我能定在這一個地方。其他的,光是一處,哪個一處?這一處是很抽象的,你真有這一處的時候就不行,你心就不清淨。定在空、定在有都不行,空有二邊都不著也很難。現在定在阿彌陀佛,好辦!所以淨宗從有門入,不是從空門入。禪定從空門入,難,空不了。有門是什麼?有阿彌陀佛、有極樂世界、有三輩九品往生,到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幫助你證得一心不亂。這是個諸佛之中,智慧、德能、善巧方便無與倫比的一個大導師,我們找到他就有辦法了,他知道我們生生世世的根性。所以到他那個地方,很快就開悟、很快就證得圓滿了,我們決定不能放過。今天孟子所說的「求其放心」,咱們把心收回來,那就是萬緣放下,收回來,把心放在阿彌陀佛名號上,這不可思議。所以,對名號的功德、名號的道理要搞得很清楚、很明白,為什麼?信心堅定了,真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無事不辦。現前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我們一般所說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無事不辦。其實,佛力就是性德裡面的般若智慧,自性裡面的戒定慧,這不是外頭的。真肯放下,真的能肯定,問題就解決了。

  行門裡面,不多,我們淨宗的五個科目足夠了。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第二個科目六和敬,第三個科目戒定慧三學,第四個科目六波羅蜜,第五個科目普賢十願,夠了。這五個科目,任何一科,一科裡面的一科,都圓滿含攝一切德目,叫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在中國古人教我們,說世間法四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科。依照這個科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真正不可思議。

  「廣六度行」,第一我們學過了,第二我們沒有學完,我們把它念一念。「二,廣戒,戒,律也。戒品雖多,不出身口意之三業,謂或見眾寶珍琦,凡諸可意之物」,這個可意是什麼?中意,你很喜歡的。「身雖貧乏,不妄貪取」,這持戒的人,雖然看了我很心愛的,不取,那不是我的。看看,不敢貪取。「或見細妙之色」,這是講美色,特別是男女,你看到喜歡。佛教給我們「內觀朽爛」,你細心去觀察,你看他五臟六腑,你看一個死屍,你那個貪戀的心,立刻就消失了。人活在這個世間,長得再好,行屍走肉。你真懂得觀,一觀的時候「生厭離心」,貪戀的念頭立刻就斷掉。你想到這個人很快就老了,很快就衰了,很快就死亡了。乃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這是身戒,身口意三業,這身。

  下面,「或以惡言加己」。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每天所遭遇的,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緣是人事,境是物質環境,總不外乎這四種。遇到惡言相加,這就是惡緣,討厭我的人、憎恨我的人,見到他就會罵我幾句,毀謗、批評甚至於陷害、障礙。我們遇到了,修廣戒的人,仍然是「以善言和語至誠而答」,答就是回答,回報他,沒有一點惡意,不能把這個放在心上。這是人最難忍受的,持戒的人可以做到。為什麼?真正持戒學佛的人知道,我們跟諸佛菩薩、一切眾生乃至於三途的人都是一體。這個人為什麼這麼對我?他不了解事實真相,他迷。好像一個人,好人,喝酒酒醉了發酒瘋,你要原諒他,他清醒過來,他就很正常。他現在迷惑顛倒,不能怪他、不能責備他,等待他慢慢清醒過來,他就恢復正常了。

  「復能思惟生死,常懷解脫」,常常想到生老病死,慢慢我們對於六道裡頭的真相就覺悟了、就明瞭了。常懷解脫是什麼?我得要脫離六道輪迴,再到六道裡面來那是菩薩,不是業報。我們現在在六道是業報,完全不自由。我要離開六道,再回來幫助六道苦難的同胞,那個時候我是清醒的,不迷了,我才能回來。迷而不覺不可以回來,回來就又繼續搞六道輪迴,這就麻煩了。我們今天常懷解脫,就是常懷求生淨土這一念,一定要抓住阿彌陀佛,要求生極樂世界。「乃至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皆口戒也」,身口意這三樁事情,這是口。堅持不妄語,不騙人;不綺語,不花言巧語去引誘人;不兩舌,不挑撥是非;不惡口,這口戒。

  又能思惟生死,常懷解脫,「又能修習道品之要」。道品之要是我們現前真正能得利益的,也就是說要適合自己程度,太高了我們做不到,要適合程度。程度得從最簡單的下手。道品的代表就是三十七道品,它一共分為七個科目,三十七樁事情,七個科目。第一個四念處,第二個四正勤,第三個四如意足。我們今天這個程度,這十二個道品是最重要的,要從這裡下手。如果這三種沒有,你就從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你修不成功的。《彌陀經》上是說了五根、五力,他從這兒下手,為什麼?你到極樂世界,你前面這個三科決定修好了。為什麼?要不然你去不了。

  「四念處」是智慧,我講的時候把它講作看破,四念處是看破。「四正勤」是教我們選擇,善法要修行,惡法要遠離,要懂得斷惡修善,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四如意足」是放下,放下就如意了,如意是自在;你不放下,你不得自在。我用這個講大家聽起來好懂。這是道品之要,最重要的。比這個更重要的,就是基礎的基礎,那是淨業三福第一條,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那基礎的基礎。有這個基礎之後,真的,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他真幹。

  「深入無為之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深入經藏。深入經藏不是指《大藏經》,是指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深入是修行的方法,這個要懂得。要藉這個方法什麼?藉這個方法修清淨心,就是制心一處。一部經、一部論你專攻它,你一生專攻它,我們相信,十年你就成為這部經論的專家。今天學佛沒有老師了,老師在哪裡?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是老師,你懂得這個,問題就解決了。古人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就開悟了,意思就懂了。一千遍是什麼?你的心定了,你的心定在這上面,它就開悟了。這是智慧,這不是知識,智慧是從自性的,一定要跟性相應。戒定慧跟性德相應,所以它產生不思議的能量,真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幫我們破迷開悟。我們自己離苦得樂了,才能幫助別人離苦得樂。

  看到別人所作所為,他有一些不如法,他自己不知道。有時候他自己發現,覺悟了,他回不了頭,他不能解決。如果有善知識來指導他、幫助他,這好,這不容易,難得!今天哪裡去找善知識?找善知識有找善知識的條件,沒有這個條件,遇到善知識也等於零。我們這一生走過來了,章嘉大師,善知識,方東美先生,善知識,李炳南老居士,善知識,親近的人多少?真正得利益的幾個人?這是什麼原因?心態不一樣。印光大師說得很明白,你信心不一樣。你對於所學的東西懷疑、對老師懷疑,對老師的德行懷疑、對老師的智慧懷疑、對老師的善巧方便懷疑,所以遇到好老師等於沒有遇到。

  真正遇到好老師,就是我唯一的一個依靠,我不能離開他,這樣的心才行。有人批評你的老師、毀謗你的老師,你動不動搖?你聽了一動搖,完了。我這三個老師,都有很多人在我面前批評他們。方老師,我們同鄉批評他、毀謗他,他是很年輕十幾歲就離開家了,說他在家裡訂了婚,原配的他不要了,到外面去娶個太太,說這些話來毀謗他。我們聽了要一生懷疑,完了。我們一定要曉得,古人所說的,一個讀書人,他真的是勇猛精進,「士別三日,刮目相看」。他那是年輕時候,現在是什麼時候,不一樣了!那個時候你知道,現在的方老師你知道嗎?你沒有跟他接近過,你怎麼會知道?我親近他,常在一起。我說你當然不相信,但是你說的我也不相信,不能受這個謠言,一受謠言傷害,我們自己毀掉了。台中李老師,人家罵他四寶,嫉妒障礙;章嘉大師,人家說他是政治和尚。這些話我們都聽多了,絲毫都不動搖。你們說話的這些人,你跟他不常見面,我常常見面,跟你們所說的不一樣。

  對老師的那個尊敬跟父母一樣,但是今天這個比喻不恰當了,他對父母不孝順,找不到比喻!現在人心都是妄心,交得再密切,虛情假意。男女相愛,幾天結婚了,又過幾天離婚了,這不是假的嗎?不是真的。為什麼不是?他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愛,他那是感情一時衝動,他哪裡懂得什麼叫愛?愛這個字的意思多深,對這個字根本就不認識。所以你也就不必責備他,看到這種情形一笑了之,不要放在心上。

  所以,必須有這個基礎才能入,深入無為之理,然後不貪、不瞋、不痴,這是意戒,身口意三業。「修行之人,於此三業之戒,自既堅持不犯,復能展轉化他,廣弘戒法,故曰廣戒」。自己沒有做到不能教人,還有的人自己認為做到了,做得很好了,態度驕慢,瞧不起別人,你說他有沒有做到?他沒做到,那是假的。誰說他是假的?孔老夫子說的,夫子《論語》上有句話,雖然是假設,確實這種人很多,「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矣」。持戒持得很清淨,瞧不起別人,這是驕;你再看他是不是吝嗇,他捨不得布施,那全是假的。他這種持戒,持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有驕慢怎麼能得定?戒持得再好都等於零。為什麼?戒的功德不能出現,功德是清淨心跟平等心。這個意思深,你不能不懂。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大悟,就是覺就出現了,覺。小定有小悟,大定有大悟,甚深禪定就是大徹大悟。持戒、修定目的是開悟,所以修定是手段,持戒是手段的手段,為的是要開悟,開悟是一切通達、一切明瞭。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自度、度他,我自己離苦得樂了,我也能幫助別人離苦得樂。自己真有成就,就全心全力幫助別人,這是誰?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自己問題解決了,全心全力為別人服務。

  第三個「廣忍,忍者,耐也」,要耐煩,什麼都得要忍,「謂菩薩修行之時,若人罵詈,知其從聲,而出於此,觀了言語性空,意亦如是,視諸慚辱,空無所有,如此則瞋恚不生,忍行可進。身既能爾,復能展轉化他,令行忍耐,故曰廣忍」。忍辱波羅蜜,別人罵你,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方法,罵你那個聲音是從空中傳過來的,怎麼樣?這個音聲不是真的。六根、六塵加上六識,根、塵、識都是生滅法,剎那生滅。聽到這些話,正好回光返照,音聲空性了不可得,你的心就平了,你就能夠忍受了,若無其事。像前面一樣,乃以善言和語至誠而答,總是以誠意和顏悅色去回答別人。身口如是,意亦如是,以清淨的念頭,真誠心,純淨純善,看這一些慚愧、侮辱空無所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金剛經》上這兩句話一提起,所有問題全解決了,如此瞋恚不生。

  我也常講,這三毒煩惱貪瞋痴,三毒有核心,有它的中心點,毒中之毒。貪毒裡面,毒中之毒是情執,最難斷的。真正修行人,一定從最難的下手,三毒自然化掉了。瞋恚的核心就是傲慢,愚痴的核心就是懷疑。情執、傲慢、懷疑,哪個人沒有?都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這個是真的叫煩惱的根,貪瞋痴是煩惱的本,這是根。要把根本給斷掉,我們才得大自在,我們在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只要有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常常找麻煩,常常來擾亂你;換句話說,障礙你精進,障礙你的戒定慧。所以,忍辱波羅蜜要有進步,我們想想這一點,我這個忍耐的功夫一年跟一年比有沒有進步?有進步好事,沒有進步,麻煩就大了!忍人之不能忍,然後才能為人之不能為,為人之不能為是大事,大善事。

  身既能爾,復能展轉化他,我自己能做到就是給人做榜樣,我教人他會接受。為什麼?我這不是書本上學來的,我是自己在生活當中鍛鍊出來的,別人相信。沒有通過真的鍛鍊,人家很難接受。能布施、能忍辱你決定有成就,六波羅蜜裡頭這兩條最重要。心量要大,要廣施。布施,菩薩布施,廣施,結的緣大、結的緣多,將來成佛度眾生多,跟你有緣。不肯跟人結緣,不肯施捨,你學得再好,人家跟你沒緣,你說得天花亂墜他也不來聽。法緣的殊勝在你要結緣,不結緣,法緣從哪來!

  第四個「廣精進,謂菩薩修行道品,當勤精進,節其飲食,除於睡臥,晨夜惺惺,莫令怠惰」。精進是對治懈怠的,人品德、才華再好,如果懶惰就不行了,就不能成就。所以,六度是對治我們六種大病,修行上最大的障礙。布施是度慳貪,吝嗇,自己有的不能給別人,自己沒有的總希望能夠貪得,這是對修行人最大的障礙。第二種就是自己的惡業、惡念、惡行,這是無始劫累積下來的,佛用持戒波羅蜜來對付,斷惡修善,用這個方法。忍辱對治的是瞋恚,精進對治的是懈怠,禪定對治的是散亂,般若對治的是愚痴。這六種病,佛出的這六個方法治這六種病,這六種病是修行最大的障礙。你為什麼不能成功?你這些病沒治好,佛給我們這些藥方,要真正會用。所以修行道品,這個道品,廣義的,我們講中國傳統文化,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人間的道品;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出世法的道品,要真精進、要真幹。

  飲食要節制,世尊在世,日中一食。我們今天體力不如古人,要懂得節飲食,不要吃太飽。飲食的消耗,飲食是能量的補充,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念頭多,三次補充還不夠,還得吃點心。人心是定的,真正制心一處,消耗量很少,一點點東西就夠了。所以一天一餐飯足夠,能量足夠,他真飽了,他不需要了。所以,我們體力像那個汽車一樣,有耗油的、有省油的,修行人是省油的,世間一般人是耗油的,所以他要吃很多。現在很多還浪費了,那造的業就更重。採取素食,不吃眾生肉,這個很重要。吃眾生肉跟眾生結冤仇,這個冤仇搞不好是冤冤相報,很麻煩的一樁事情。所以,衣食住都要節儉。除於睡眠,佛陀在世,規定睡眠時間中夜,中夜是現在晚上十點鐘到兩點鐘,四個小時,出家人睡眠四個小時。所以,晨夜惺惺,晨是早晨,夜是夜晚,他不迷惑、不昏沉,惺惺是精神很好。莫令怠惰,不懈怠、不懶惰。

  「乃至為人,廣說法要,不以為煩」,教化眾生很有耐心,不怕麻煩。「開教愚頑」,你開導、教化愚痴的人。這樁事情,我們是看到李老師。我跟李老師那年,他老人家七十一歲,我跟他十年,離開他的時候他八十歲。看到他對這些大專學生,大專學生年輕人,剛剛學佛,問題太多。在慈光圖書館,我住在那邊,我們看到這些學生問老師的問題,一問二、三個小時。老師那麼大年歲,這些年輕人不懂得,我們都替老師難過,學生無知。可是老師沒有一點精神疲倦這個樣子,歡歡喜喜的,很有耐心解答。我們旁邊人實在是看不慣,我們覺得他們是在折磨老師,老師在那裡慈悲教化。這個現象在那些年當中我們常常看到,老師若無其事,我們看到難過也不敢講。

  從這個地方體會到,李老師的確精力非常充沛。他一天一餐,吃得很少。我在台中跟他學,我也每天吃一餐,但是我的一餐比他多。他一餐,台灣錢只要兩塊錢,我一餐要三塊錢,我比他吃得多。生活非常簡單,一天兩塊錢,一個月六十塊錢。六十塊錢合美金多少錢?一塊多,不到兩塊。那個時候大概台灣錢兌美金,一塊兌三十六塊的樣子,三十六塊台幣。所以,六十塊錢還不到美金兩塊。我們怎麼趕都趕不到,這是什麼?功夫,他心比我清淨。心愈清淨消耗能量就愈少,心不清淨就消耗能量大。我是學了八個月,我跟老師有一天專門談飲食起居的事情,我把我的體會告訴他。我說我在我想像當中,應該是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應該是妄念。老師肯定。於勞心勞力消耗都少,並不妨害你工作。只是你心愈清淨,消耗的就愈少,身體愈健康。所以,教化眾生「不辭勞倦」,不疲勞、不疲倦。「自既能爾,復能展轉化他」,自己做到了,可以教化眾生,勸導大家精進,叫「廣精進」。

  第五,「廣一心」,一心就是禪定,他這裡沒有說廣禪定,廣一心。「一心者,心不離亂也」,這句話重要。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欲望,不但對世間七情五欲這個願望沒有了,對無上菩提也沒有願望,真清淨。如果對無上菩提有了希望,你只是把世間法換成佛法,還是染污。世間法要離,出世間法要修,但是心清淨,斷惡修善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清淨。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斷惡著斷惡的相,修善著修善的相,全變成達摩祖師說的福德,沒有功德,積功累德他沒分。所以我們總結了一句,這叫見思煩惱,見思就是執著,斷惡修善不執著是功德,執著是福德。

  梁武帝一生護持佛法,在歷史上是第一護法,為佛教建築道場四百八十座,護持出家人十幾萬人,自以為功德很大。達摩到中國來見了面,在達摩祖師面前誇耀自己的功德,希望達摩祖師讚歎他。我做這麼多好事,你看功德大不大?沒想到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梁武帝就受不了了,發脾氣了,送客,就不要再談話了,送他走,送客。都沒有把心靜下來,請教為什麼沒有功德?這時候就好了,他就得利益了,沉不住氣,傲慢心太重。若干年之後,達摩在少林寺閉關,他也想到那個時候他是真的是有過失,但是礙於面子,不好再請他來。面子害人!功德、福德差別就是著相、離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功德。這是叫「離諸散亂」。

  「於孝事父母,尊敬師友,斷愛遠俗,空閑寂寞,皆當專一其心」。工作的時候專心工作,譬如說孝養父母,你要專心去做,尊敬師友也要專心,專心、不著相都是功德。功德在哪裡修?日常生活當中,日常工作當中,待人接物之處,全是功德。做得很認真、很負責任,不著相。心裡面,心裡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阿彌陀佛絕不妨害你工作。《華嚴經》上所說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用在淨土宗完全相應了,淨宗念佛法門確實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正在做事情的時候,他阿彌陀佛沒忘掉,不必念在口上,心上有。而且心上是看父母是阿彌陀佛、看師友是阿彌陀佛、看一切眾生是阿彌陀佛、看一切事都是阿彌陀佛,你看這做得多好!你要問達摩祖師功德大不大?達摩一定說功德很大很大。問題你會不會!

  「乃至多欲」,這不是好事情,「多諍」,爭論,「多作、多惱,或譽或毀」,或是人家讚歎你、或者是毀謗你,「或利或失」,利益、或者是喪失掉這利益,「於是等處,並當專一其心」。我們今天都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不撓不動」,不被外面干擾、不被外面動搖。「自既能爾,復能展轉化他,於一切時處,皆一其心。故曰廣一心」,這是真禪定。尤其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的社會,現代社會說實在話,不把心放在阿彌陀佛上你就造業。善業,三善道受報,惡業,三惡道受報,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觀察清楚。六道,我們來生能在三善道嗎?自己好好問問自己。在三善道,著相修福,五戒、十善、六波羅蜜有沒有修?五戒十善是引業,引導你來投胎的,上品十善欲界天,中品十善人道,下品十善修羅、羅剎。

  告訴諸位,那個下品修善的,他們修的善跟上品的幾乎沒有兩樣。為什麼叫做下品?因為他帶著傲慢的心,貢高傲慢,出風頭的心。燒香要燒第一炷香,第二炷香就不高興,幹什麼都站在人前面,絕不會站在人後頭,處處稱老大,他修的上品十善變成下品。為什麼?帶著這個惡的習氣修善,果報是阿修羅、羅剎,他到這一道去了。無論他在哪一道他都有大福報,為什麼?他滿業修得好,就是貢高我慢瞧不起人,自以為是。福報大,可是他福報享完之後,沒有不墮三惡道的,這佛法叫三世怨。阿修羅、羅剎享福他造業,殺盜淫妄他比別人嚴重,因為他有大福報。別人殺人要償命,他殺人不要償命,他能夠挑動戰爭。所以修羅、羅剎死了之後都是無間地獄,很可怕!這引業,要知道。滿業就是修六波羅蜜,喜歡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修這個,那你福報就大了。這是因果報應,我們要很清楚。

  我們今天把這些統統放下,斷惡修善、念佛求生淨土,這叫修淨業。把斷惡修善的功德統統迴向求生淨土,我不求別的,不求人天福報,更不求現前的享受。所以印光大師教導我們,那是真實智慧,教我們建道場小,小道場,住眾不要超過二十個人。為什麼?簡單,很少的費用就能維持,二、三個護法,你生活就能解決。如果附近有一點土地,自己種一點糧食,可以自給自足。古人所謂五畝地能養四口之家,二十幾個人,有二、三十畝地就足夠了,能維持小道場了。這是廣一心,就是廣禪定。

  第六,「廣智慧」,智慧是般若波羅蜜,「智慧者,照了萬法,通達無礙也」,佛法真正要求的就是求智慧,智慧從禪定當中得來的。「謂菩薩修行之時,若墮見聞,則有一切塵境所蔽」。這句話非常非常重要!今天修行人,十之八九都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麼?研究經教,廣學多聞,以這個為榮耀,以這個為成就,這糟了!這是什麼?所知障。佛給我們講,不能明心見性,兩種障礙,前面講的是煩惱障,這是所知障。煩惱障斷盡了,有所知障也不能見性。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表演的,我們要會看。他十九歲離開家庭,捨棄王位繼承,捨棄榮華富貴的生活,這叫放下煩惱障。示現給知識分子看,他出去參學,十九歲出去參學到三十歲,整整十二年。這十二年當中,印度所有的宗教、學派他統統親近過,廣學多聞。但是他把這個放下了,學了十二年,不學了,放下了,在菩提樹下入定,叫放下所知障。兩種障礙都放下,他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開始教學的生涯。從三十歲到七十九歲,他教學四十九年,到七十九歲圓寂,我們中國人說八十歲。兩種障都放下了。

  這一句是所知障,學佛千萬不要墮在這裡頭,就大錯特錯了。廣學多聞,你看,則有一切塵、境所蔽。塵,六根六塵,境是外面的境界,你被它所障礙了,你被它蒙蔽了。它不是智慧,它是什麼?知識。學佛的人最容易犯這個錯誤,為什麼?用世間學術這種心態、方法來學佛,全走的這個路。我們在英國看到的,幾個大學我們去參觀,這裡面學生研究漢學,我們看到歡喜,不能不佩服,不能不讚歎。有能力讀中國的古文,用中國古著來寫博士論文,現在中國人做不出來。但是他學的是知識不是智慧,不是從廣一心當中得來的,他沒有一心,他心還是散亂的。是知識,把聖賢的心性的智慧變成了知識,變成知識就有侷限性。今天社會動亂,災難頻繁,他有沒有方法?沒有辦法,這是我們參與聯合國和平會議上看到的。那些參加的開會的人員都是專家學者,都是廣學多聞,看到今天社會一籌莫展。這不是我們在理想、在想像,我們親自看到的,真的是事實。什麼能解決問題?智慧能解決問題,沒有後遺症。他們是知識不是智慧,知識解決問題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沒完沒了。所以我們去參學獲益良多,一定要親自去看到,你才能覺悟、才能明瞭,我們應該怎樣學,應該怎麼樣做才能真正收到效果。

  「當以智慧一一照了」,了是明瞭,「觀其所起,察其所滅」。這個觀就是智慧起的作用,叫看,它不叫看,它叫觀。觀是用智慧,看是用感情,看裡頭有情有愛,觀裡頭沒有,觀是智慧。你看萬事萬物,看它生起,看它消失,你把它看清楚。「處愛欲中,心在道品之藏」,在愛欲裡頭,愛欲是事,可是心呢?心在道品。道品之藏,藏是像倉庫,現在講的儲藏室,這裡面是什麼?裡面是道。心在道上,心不在愛欲當中,愛欲是什麼?愛欲是隨緣;心在道品之藏裡頭,妙用。有沒有例子?有,釋迦牟尼佛是最好的例子。你看看,他出生在王宮,享受的是愛欲,宮廷的生活。可是他心在道上,他能放下、他能捨離,毫不留戀,這個可以。可是一般人心不在道品之藏,他在愛欲當中,他就回不了頭來。多,太多太多了。從愛欲當中能回頭的有幾個人?不多,歷史上寥寥可數。安世高是的,安息國的太子,父親死了,他做了國王,做了半年,把國王讓給他叔叔,他出家修行了,這個真能捨掉。晚年在中國弘法,成為中國初期譯經最著名的大師。心在道上,心不在愛欲,他能夠示現在愛欲裡頭脫離愛欲,這是勸人,表演給別人看的。你們都貪、都要,你看,我到手了我都放下。暗示這個道比愛欲還要高,這種享受不是世間享受能夠相比的,這含的意思很深。

  「寄濁惡界」,這個濁惡界就是五濁惡世,「心遊清淨之鄉」。我們現前身體在這個五濁惡世,可是心不在這裡,心在清淨之鄉。我們最好心在極樂世界,心在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哪裡?就在這部《無量壽經》裡頭,只要天天不離開《無量壽經》,念念想著經典裡面的教訓、經典裡面的境界,你就快樂無比。心想事成,要真想它。天天念著極樂世界、天天念著阿彌陀佛,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見到了、想到了,決定不落空。對於這個世間一切都別去想它。

  入險道,我們走路,現在險道很多,山崩地陷,到處都有災難,「心思方便之道」。險路,六道真的是險路。菩薩道是難路,很難行,為什麼?要斷煩惱、要消業障。斷煩惱、消業障我們今天做不到,這路行不通。我們是過去生中,跟阿彌陀佛有非常密切的緣分,所以這一生你能遇到,遇到能生歡喜心,這不容易。我常講,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能遇到這部經,為什麼?這部經講得最清楚、最明白,我們完全能看得懂。加上這部註解,黃念老整整用了六年時間,蒐集這麼多的參考資料,真叫取其精華。一百九十三種來註解這部經的經文,所以是集註,集佛經論、祖師大德註疏之大成,讓我們對這部經有深入的體會。這個經跟註合起來,就是末法時期大圓滿的大教,確實能保證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往生不退成佛。

  稀有難逢,我們前一代的人沒遇到。這部經,抗戰勝利之後,夏蓮居老居士才會集成定本,所以看到的人很少。當初,我們在台中看到這個本子,那是剛剛完成,第一次印刷流通,分量不多。律航法師帶了幾本,他從山東濟南帶了幾本到台灣,看到的人不多。雖然李老師講過一遍,但是有些佛門大德對這個不了解,對這個經有批評,李老師也不願意多事,就不講這部經了,把這個本子交給我。交給我的本子,是他老人家在台中講經的時候用的筆記。他把這些註解、段落勾出來,就在寫在書上,毛筆寫的,行楷,寫得很好。那個時候老師六十多歲,不到七十歲。

  這個本子交給我了,我看到非常歡喜,早年我講過十遍,都是用李老師的本子,眉註。一九八四年好像是,黃念老到美國,我們才遇到。那時候他的註解剛剛完成,沒有出版,油印了幾十份,帶了一套到美國,就送給我了。我在台灣把它印了一萬冊,這是最初印的本子,這個本子很值得紀念,現在用這個本子是他又不斷改訂了好幾次。那個本子是很有紀念的本子,是他的初稿完成,現在流通這是定本。所以,我們想方便之道,就是這部經、這部註解、這個一心專念的法門,這是方便之道。「故能絕三界之妄想」,欲界、色界、無色界全放下,別去想它。「證涅槃之真空」,我們到極樂世界就能夠證得涅槃的真空,真空是自性,真空是常寂光。「自既能爾,復能展轉化他,令修智慧」,這叫廣智慧。

  這後面還有個表解,都值得做參考。這個表解是李老師編的,大專佛學講座裡頭介紹佛法,這就是他的教科書。他一共編成十四個表,叫《佛學十四講》。每一個表解,在那時候對大專學生介紹,因為他們是剛剛學佛,所以一個表解是一個小時,總共十四個小時。講的總題目就是「什麼是佛教」,讓你認識佛教。這個很簡單、很清楚,介紹六度。六度,第一個是布施,布施有三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功德,你修三種布施是功,這是因,修因一定有果報,果報就是德。這個德跟你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你得到的是什麼?第一個「除怨」。怎麼除怨?中國諺語有所謂,你這一家富有,別的貧窮人家看到你起怨恨心,古人的話叫「一家飽暖千家怨」。有錢的人布施,大家就歡喜了。這個富貴人家不肯布施,吝嗇的,他周圍的人對他都不滿。他家裡要遭小偷了,偷得好;如果說遭水災、旱災、火災的時候,燒得好,沒人去救。如果常常布施的話,你有災難,他們統統都來保護你,為什麼?你對他有利益,你愈富愈好,你可以施捨給他,幫助他們。而且愈施愈多,就是「不乏」,絕對不會貧乏。這個道理要懂。

  這些功德,這都是人事,不是佛的目標。佛的目的是什麼?布施是去貪慳的障礙,布施目的在此地。人有貪心、有吝嗇,慳是自己有,捨不得給別人,貪是沒有,希望得到,這個念頭是煩惱的根。用什麼方法把它斷掉?用布施,布施可以斷慳貪。對世間人來講,他除怨,他修財布施,財富愈多。這一套,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的,真有效,我修了六十年,真的,不是假的,效果卓著。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真有效果,佛真的不欺騙人。

  持戒,有「律儀」戒,這是律藏的。三藏,經藏、律藏、論藏,這是屬於戒律,有文字,必須要遵循的。另外兩種沒有文字,「善法」。善法是什麼?對自己有利益,佛戒律上沒有。譬如說抽煙,戒律上沒有,所以有些出家人抽煙,我不犯戒,戒律上沒有。吸煙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肯定沒有好處。不吸煙是善法,佛沒有制定你也應該要懂得。不是說一定要等佛制定我才遵守,佛不制定的我就不守了,這錯了!對我們身心有幫助的,佛不制定我們也要做。後面這個「益眾」,饒益有情。佛沒有制定這個戒,但是這個事情對眾生有好處的,要不要做?要做。所以這個叫饒益有情戒、攝善法戒。佛沒有明文,你自己要知道,斷惡修善。懂得佛所說的戒律的精神,戒律的利益,能夠符合精神得到利益的,佛沒有說都要做,惡都要斷,善都要修。

  功德,現前得到「清涼」,就是身心放下。成就,成就的是「解脫」,解脫是自在。去障,是「惡業」,記住這個原則,持戒的目的是要斷惡業的。惡業,自私自利是惡業,貪著名聞利養是惡業,執著七情五欲是惡業,貪瞋痴慢疑是惡念,殺盜淫妄酒是惡行。有這些東西你心不清淨,你不會自在,所以必須要遠離。不能說是戒律裡頭沒有,我就可以為欲所為,不可以的。佛教我們開智慧,自己能有能力、有智慧辨別善惡,辨別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